俄頒布最新指令,士兵擁有獨立開火權利,美自由航行受到挑戰

2020-12-16 圖說實事

在去年11月底,俄國防部門表示,進入到2019年之後,所以通過北極航道的國外軍艦,只要是想要經過這裡,都必須要提前向俄方進行通報。按照俄方當時的說法,將會對有關北極航道,將會有新的法規進行修整。現如今俄方正在部署中,相關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而隨著時間的推力,如今俄方這一關鍵性的指令馬上就要生效。當然對於俄方的巨鼎,一直都是以自由航行的美方,自然是不會輕易通過。

近期美方表示,今年夏天就海軍就會再次派出軍艦,然後在整個北極航道上行駛。從當時美方的表態中就可以看出,其口氣相當強硬。美軍提出要提高在北冰洋的適應能力,按照美方說法,如果在夏天進行航行的話,屆時美俄對抗,局勢必然也會升溫。面對美方的挑釁,其實俄方也是準備的很周全。除去之前提交的法令之外,在去年年底,俄北方艦隊也率先恢復對這裡的定期巡邏。

之後北方艦隊發言超功能,如今現代化儀器佔據比例,已經超過56%。之後俄方還表示,S400飛彈的測試已經進入到尾聲。這些經過改進之後的S400飛彈,配有全套的設施。據俄媒體表示,經過改進之後的S400飛彈,即便是在零下60-70度的環境下,還是可以順利的啟動,同時還可以進入到正常備戰中。之外還有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對於俄方未來,還會面臨其他挑釁。

另外俄方已經有消息表示,通過調整之後,俄軍隊已經有了特別行事權利,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用申請,直接對潛在敵方進行開火。有消息稱,一線俄方官兵,已經在上級允許的情況下,對於硬闖進者擁有直接開火權利,而這對於美方來說,無疑也是新的挑釁。這種情況出現之後,不得不讓美方陷入曾經的噩夢中。

在1992年期間,蘇聯剛剛解體,然後俄方軍隊相應薄弱,美軍就曾長期派出潛艇進入到俄方附近收集情報。對此俄方不斷提出抗議,驅使對方從那裡離去,但對方一直都沒有任何相應。為此在當年2月11日,俄方就果斷下命令,駕駛954型潛艇直接撞向正在刺探消息的美核潛艇。就是因為這次撞擊,所以導致美方艦艇出現裂痕,後期維修也是付出巨大代價,在事發後三年,就早早退役部隊。

相關焦點

  • 美國戰艦又來自由航行!劇情大不一樣,最新行動卻猛打了日本耳光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長期以來,美國海軍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不斷侵犯別國領海。在大家印象中,這種「自由航行行動」(FONOP)基本上都是衝著中俄來的,在南沙和西沙,美國海軍更是隔三差五來「碰瓷」,然而,最近,美國海軍不同尋常地對自己最忠實的東亞盟友——日本,來了一次「自由航行行動」。據defpost網站援引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布的聲明。
  • 美海軍闖下大禍?美軍艦開火擊沉一艘不明船隻,俄專家說出實話
    此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海軍「底特律」號戰艦正在大西洋上執行任務,突然一聲刺耳警報響起,隨後美軍開火擊沉了一艘不明船隻。對此,美方稱,當時通過雷達發現這艘船隻後,美國戰艦曾對其發出過警告,但沒有得到回應,便以為是被遺棄的艦艇。
  • 士兵無聊按下一按鈕,俄核潛艇受到重創,維修後被印度視若珍寶
    印度為了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花費了約11億美元向俄羅斯租借了「獵豹號」核潛艇,一躍成為了世界上第6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本以為印度會憑此而大展風採,萬萬沒想到就在租借前期,卻因一名俄國士兵的失誤而致使核潛艇不得不回廠返修,一時間,該核潛艇的質量備受質疑,可印度似乎並不在意,仍舊不改租借之心,因此,大家紛紛稱印度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國家。
  •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美國「航行自由」的底色是什麼?
    美國的種種行動,充分體現了主導海洋秩序的企圖以及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的「美國例外論」思維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國防部發布報告稱,過去一年美軍艦機在世界各地開展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挑戰」了中國、印度、印尼等13個國家和地區「過分的海洋主張」。
  • 俄烏總統會晤「雞同鴨講」 俄稱士兵不小心越界
    談及政府軍和親俄分裂分子間的衝突,普京僅表示,「進一步的軍事衝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各方代表和平對話、將烏克蘭東南部的關鍵利益納入考慮,才能化解危機。」外界認為,波羅申科不會響應俄羅斯的「號召」,即實行聯邦制,大規模向地方分權,僅可能同意給予親俄地區更多的權力。此外,他反對就烏克蘭加入北約舉行公投。俄羅斯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烏克蘭會否加入北約。
  • 俄方稱可能使用撞擊手段嚇退美軍艦,美國霸權受俄斥責
    據了解,當發現美軍的侵犯行為後,負責監視美艦的驅逐艦立即通過國際通訊頻道向其發出警告稱,俄方不允許越界行為並可能使用撞擊等手段將其驅離俄領海,美艦在聽到警告後,立即返回中立水域。美方的「航行自由」自說自話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當天就公布了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附近的彼得大帝灣侵犯俄邊境的視頻錄像。美海軍第七艦隊隨後表示,「約翰·麥凱恩」號行使自由航行的權利,驅逐艦遵照國際法執行「航行自由行動」計劃。
  • 外媒:在俄方稱可能使用撞擊手段後 美軍艦立即逃離俄領海……
    原標題:外媒:在俄方稱可能使用撞擊手段後 美軍艦立即逃離俄領海……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據外媒報導,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驅逐艦,制止了美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對俄國界的侵犯行為。
  • 保護國際法規定的「航行自由」,美艦駛入越南領海,越南集體噤聲
    就在12月26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對外發布了一份聲明,稱「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在24號當天,駛入越南崑崙群島附近海域航行,第七艦隊宣稱這是為了保護國際法規定的「航行自由」,以及挑戰過渡的海洋主張。值得一提的是,「麥凱恩」號驅逐艦當時「自由巡航」的海域,恰好位於越南本土南部的領海基線內。換言之,美軍將用在中國南海的伎倆,原封不動地用到了越南頭上,直接將該國法律上劃定的領海認證成了公海。
  • 俄羅斯放言如有冒犯,先開火再報告,讓美國騎虎難下!
    據媒體日前報導,針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頻繁挑釁,俄方突然發出一道特別軍令,稱一旦有外國戰艦未經批准進入俄羅斯所屬的北極圈海域,可先開火再報告,如果敵艦有危險行為的話,可以不用報告直接開火擊沉,讓西方國家非常驚訝,認為這道命令讓美國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因為美軍剛對外表示,會加強在北極地區的力量部署,看來這一次美方高層已騎虎難下了
  • 美軍裝甲車隊遭敘利亞平民攔截,士兵開火射殺平民
    美軍士兵向人群開火,發射煙霧彈和實彈。美國軍方發言人稱,駐紮在當地的美軍正在幫助庫德人打擊伊斯蘭國,美軍車隊在卡米什利鎮附近巡邏時候,遭遇不明人士的圍堵,美軍鳴槍示警後遭到不明人士的小型武器襲擊,隨後美軍進行了自衛反擊。
  • 同被英國殖民,美國人奮戰8年才獨立,加拿大獨立為何卻不流血?
    為了安撫法裔移民,1774年英國頒布了《魁北克法案》,承認法裔移民的諸多權利,並尊重他們的語言文字、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給予了魁北克相當大的自治地位,這個法案大大加強了法裔加拿大人對英國的忠誠度。法案的頒布,讓法裔享受到諸多的權利,因此不希望獨立後的美軍佔領加拿大,加拿大變成支持英國的一方。加拿大和十三殖民地的對立,奠定了加拿大和美國兩個國家形成的基礎。
  • 如何理解「自由」、「權利」與「基本權利」?
    不受強制意義上自由的關鍵在於,在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間設置了楚河漢界,而這意味著個人存在著獨立的、不受幹預的自由空間,意味著個人存在著不受侵犯的堡壘。這種空間和堡壘為個人提供了最後的「避難所」,如果沒有這種「避難所」,如果個人的一切都置於公共權威的控制之下,個人就不復存在了,因為獨立、隱私等構成個人的要素都被摧毀。
  • 俄否認鼓動烏克蘭東部「鬧獨立」
    烏克蘭東部局勢近日緊張,部分示威者要求地區獨立並加入俄羅斯。美國白宮10日說,一些分裂人員正實施一場精心安排的煽動和破壞活動,以破壞烏克蘭穩定,而這些人明顯受到俄羅斯支持。  「那裡沒我們的間諜」  但俄外長拉夫羅夫11日表示,俄方絕對沒有參與烏克蘭東南地區的事件。
  • 上次巡航 韓戰機對俄開火
    針對這件事,木叔來說兩個分析——  第一,中俄加強夥伴關係,共同應對挑戰的態度很明確。   上次也是中俄第一次聯合巡航還是在一年半以前的2019年7月份。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美國及其盟友在本地區的挑釁行動,已經讓全球戰略格局出現了不穩定狀態,因此中俄有必要對這個共同挑戰作出反應。
  • 新加坡 香格裡拉對話會:聚焦航行自由等 中方發言受關注
    中方代表團成員周波從歷史、現實角度圍繞航行自由、軍事化、島礁建設等議題發表講話。周波說,由於歷史原因,亞太國家之間存在海上領土爭議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一提海上爭端就說南海是不準確的。當前,各國都不希望激化爭端,亞太地區並沒有爆發海上大規模衝突的現實威脅。而減少和避免採取被對方視為不友好、甚至敵意的近距離軍事活動,是避免海上衝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 敢挑釁就開火,俄武器準備就緒,美緊急發聲:各退一步
    敢挑釁就開火,俄武器準備就緒,美緊急發聲:各退一步與中國的克制相比,俄羅斯作為傳統的軍事強國,面對挑釁時的態度非常強硬。美俄關係從來沒有改善過,二戰以來,美俄關係一直處於對立狀態。
  • 軍事專家:美國所謂「自由航行」違反國際法
    針對有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將於5日登上「羅斯福」號航母,通過馬來西亞附近的南海,再次宣示美要保障航行自由,中國軍事專家5日指出,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是美國依靠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對其他國家的主權、管轄權進行挑釁,是違反國際法的。據報導,美國防長卡特日前還重申美國將繼續維護「航行自由」,並要求各方立即停止在南海的開發和軍事化活動。
  • 敘俄攻下半個伊德利卜!土耳其裝甲師趕到攔截,警告再向前就開火
    敘俄聯軍在攻克叛軍最大城市邁阿賴努阿曼之後,最新宣告已收復伊德利卜一半地區。據中東半島電視臺英文網2月1日報導,成千上萬名武裝分子丟下大批西方製造的武器裝備,緊急逃進伊德利卜的荒漠深處。敘俄聯軍則暫時停止了大規模進攻,轉而開始清理新收復城市內的地雷和爆炸物,同時投入力量鞏固已攻下的伊省南部和東部地區。根據敘總統阿薩德發出的命令,聯軍將很快再次向北推進,欲一鼓作氣收復伊省剩餘的一半地區。
  • 烏克蘭突襲俄羅斯軍隊,打死50名俄軍士兵和軍官
    烏克蘭突襲俄羅斯軍隊,打死50名俄軍士兵和軍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23日報導,自從蘇聯解體,分裂了十多個國家,其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實力是最為強大的。但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卻不太好,雙方還爆發了不少的衝突和戰事。據悉,烏克蘭官方發出聲明,表示烏克蘭特種兵在3月20日完成了一次血腥復仇。當時,烏克蘭30名特種兵來到頓涅茨克地區,對著俄羅斯軍隊發起了一頓猛攻。
  • 聯合國紀念《兒童權利公約》頒布20周年
    聯合國紀念《兒童權利公約》頒布20周年 》頒布20周年紀念活動。  潘基文在開幕致辭中說,《兒童權利公約》首次確立了對兒童人權的保護,強調兒童應得到不同於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在過去20年裡,該公約一直在為保障兒童權利指引方向。如今,它已得到193個國家的批准,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廣為接受的人權條約。  潘基文指出,國際社會在實現該公約所規定的各項兒童權利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各國在當前世界面臨多重危機的時刻應更加關注和保護兒童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