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心機」,解決孩子抗拒刷牙的苦惱,讓刷牙變得有趣

2020-12-23 曉菲育兒筆記

導語:每個媽媽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孩子長到六七個月大的時候,小牙齒還沒冒出來,我們天天盼著,生怕出牙晚是發育不良的表現。可真等孩子出牙了,新的煩惱又接踵而來:孩子刷牙不配合,怎麼辦?

前幾天,朋友就發信息跟我吐槽,孩子不愛刷牙,每次給孩子刷牙就哭鬧,弄得像打戰似的,她說,雖然也知道刷牙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接二連三這樣,她最近乾脆都不給孩子刷牙了,怕了。

一、關於孩子刷牙的幾個誤區

a,認為孩子還小,牙床嬌嫩,不用牙刷,漱口就行

b,反正乳牙是要換的,等以後換牙了再開始刷

c,孩子刷牙不需要用牙膏

以上三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刷牙情況普遍存在的誤解。有些父母對兒童口腔護理常識沒有樹立正確的觀念,覺得孩子還那麼小,牙床又嬌嫩,用不著刷牙,別把牙床給刷壞了。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當孩子萌出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要刷牙了。而對於牙膏問題,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3歲以下孩子每次使用極少一層(大概米粒大小),3歲以上大概豌豆粒大小的牙膏劑量就可以。另外,兒科醫生建議,直至孩子6歲前,最好都由家長幫助刷牙,這樣才能真正完成牙齒的清潔。

其實,越早給孩子刷牙,孩子也越能適應刷牙,越往後孩子越難接受,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

二、孩子抗拒刷牙的原因背後,父母可能存在的三個錯誤操作

文章開頭我說到的朋友,她倒是知道給孩子刷牙的重要性,可抵不過孩子每次刷牙總哭鬧,不知如何是好。孩子抗拒刷牙,有時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一些錯誤操作導致。

忽視孩子內在的感受看似相同的問題,每個孩子內在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孩子排斥刷牙,與ta的內在的發展也有關係,這需要家長的察覺。

a,自我意識的萌芽,尋求掌控權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2歲前,給ta刷牙還都好好的,可是2歲過後,伴隨著Terrible 2的到來,好像一切跟之前都不一樣了,刷個牙,孩子要求很多,有時甚至不配合,鬧脾氣。事實上,不是孩子故意和你作對,也不是孩子出了問題,是因為他們進入了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反抗期」,而他們的「反抗性」行為只是想鬧獨立。此時的孩子期待向別人表現「我能行,我長大了」的一面。

b,不喜歡「入侵感」

有的孩子則是對味道比較敏感,不喜歡牙膏的味道,還有的孩子不喜歡牙刷帶來的這種入侵感,這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探索認知的階段,而這些探索最初是通過嘴來完成,就像孩子在口欲期的表現一樣,孩子看見什麼都往嘴裡放,吃手吃腳吃玩具,他們通過嘴來認識和體驗事物。但是,刷牙的動作是違背孩子的這個體驗的,把牙刷放到孩子嘴裡,是我們大人的意願,而非孩子自身的意願。

c,尋求關注

孩子刷牙時反抗,跟成人唱反調,也有可能是在尋求關注,通過看到別人為自己忙碌或者是激怒別人來得到特殊待遇。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得到特別關注或者特別陪伴,才有歸屬感,才能證明自己對父母而言是重要的。

孩子不配合時,父母強制刷牙有的家長在給孩子刷牙時,看到孩子反抗,哭鬧,採取了強制給孩子刷牙的方式,如此一來更讓讓孩子陷入不喜歡刷牙的惡性循環,特別是2歲後的孩子,他們喜歡挑戰成人的權威,家長如果用怒氣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會讓孩子把刷牙跟不愉快的經驗聯繫起來,還會讓孩子發現:看吧!我這樣做就能激怒他。

孩子反抗,父母怕麻煩,沒有堅持就像我開頭講的朋友的例子一樣,因為給孩子刷牙就像打戰,孩子一點也不配合,還弄的家長身心俱憊,於是就想算了,等過幾天再說吧。沒有給孩子養成堅持的習慣。

三、改變思維,五個「小心機」,讓刷牙變成得有趣

自編刷牙歌、故事,幫助孩子放鬆,消除緊張感女兒最近也出現了刷牙不太配合的情況,我的方法是——自編兒歌。隨便哪首兒歌的旋律都可以,只要代入孩子的名字,孩子會覺得很好玩。比如用小星星的旋律:有一個小朋友她叫xx,每天刷牙真開心,上刷刷下刷刷真乾淨,牙齒健康又美麗。有時同樣的「詞」我會套在另外的兒歌旋律裡,女兒每次都覺得很新奇,專注聽我在唱什麼,不知不覺中就把牙給刷好了。同理,自編故事也是一樣。「牙刷小火車啟動了,它要去哪裡呢,嘟嘟嘟……火車經過左邊的牙齒大山,現在火車經過右邊的牙齒大山……」

前幾天和孩子一起讀了《牙婆婆》這本書,我立馬現學現用,把「牙婆婆」請出來。「哎呀,牙婆婆來了,她說要來給牙齒洗澡呢,寶寶要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哦,我們一起來給牙齒洗白白」,女兒一聽我這麼說,馬上把嘴巴張大,我趕緊把牙刷伸進去,「哦!牙婆婆說右邊這裡有點髒,得好好洗洗」……在歌曲和故事中,孩子不知不覺把牙刷了,還豐富了詞彙量呢。

親子遊戲:一起來刷牙,你幫幫我,我幫幫你,讓刷牙變得好玩有一句話說:沒有不愛玩遊戲的孩子,只有不會玩遊戲的父母。把刷牙變成一個遊戲,父母和孩子一起來刷牙,刷牙的過程中,可以請孩子幫媽媽刷幾下,然後再輪到媽媽給孩子刷幾下,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無形中也增加親子間的互動。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孩子晚上不想刷牙,媽媽講了很多道理都沒用。但又不想靠命令強迫。後來,這位媽媽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她發現了孩子不願意去刷牙背後的原因:原來孩子認為,刷了牙就意味著要上床睡覺了,可她還沒玩夠,所以總是拖延著不想去刷牙。

原來是這樣!看到了孩子抗拒、拖延背後的原因,這位媽媽想了一個辦法,每天晚上和孩子玩刷牙大魔王的遊戲,兩個人輪流當大魔王,抓對方去刷牙。

這個遊戲設計得很巧妙,無論孩子扮演哪個角色,最後都要去刷牙。母女倆在遊戲中追跑打鬧,玩得特別開心。孩子想讓媽媽陪伴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滿足,也就遵守遊戲規則,痛痛快快地去刷牙了。問題迎刃而解。

善用「工具」,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直觀了解牙齒的知識除了自編兒歌和故事,家長也要善於藉助外力,藉助一些「工具」,比如:

a,巧用行為習慣繪本、看相關的科普動畫片引導

俗話說,一百句嘮叨抵不過一個好故事。而繪本就是引導孩子行為習慣的一個很好的工具,用生動的圖片和故事情節告訴孩子如何刷牙,以及不刷牙有可能帶來的後果,關於刷牙的繪本有很多,像《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牙婆婆》等。另外看科普動畫片或者記錄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像大多數孩子們都很喜歡的《小豬佩奇》就有講關於保護牙齒的內容。

b,準備一個小沙漏,轉移注意力。遇到孩子閃躲、不配合的情況,父母還可以準備一個計時沙漏,將小小的計時沙漏貼在牆上,既可以用來提醒孩子每次刷牙的時間,還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利用「同伴效應」,調動孩子刷牙的興致對於刷牙不配合的孩子,家長們不妨試試「同伴效應」。

「同伴效應」利用的是孩子對周圍人的行為的好奇以及一定的從眾心理的影響,在行為上有所模仿,並且接收到意志力的傳染,進而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說白了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給孩子找一個榜樣,比如家裡的哥哥姐姐,讓孩子每天跟哥哥姐姐一起刷牙,孩子自然會模仿他們的樣子。或者製作一個刷牙表,找一個孩子平時玩的好的同齡夥伴,一起打卡刷牙,每次見面就把刷牙打卡錶帶上,對比大家刷牙的情況,看看誰做的更好。

定期帶孩子到兒童口腔醫院檢查,藉助權威樹立刷牙觀念這個我自己深有感觸,女兒10個月大的時候,萌出4顆乳牙,從那時我就開始帶她定期塗氟。上個月,她就讀的早教機構組織去兒童口腔醫院參觀,我們參加了,順便給她第三次塗氟。在口腔醫院,牙醫給孩子們講了保護牙齒的知識以及不刷牙的後果。檢查牙齒的時候,牙醫誇女兒的牙齒很健康並表揚她有認真刷牙,還送了套牙具給她當做獎勵,女兒很開心,回來後一直念叨,對刷牙也更配合了,甚至一吃了東西就自己主動要求刷牙。

寫在最後:孩子刷牙的問題雖然讓人苦惱,但為人父母,若願意思考,解決的辦法總是比問題多。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刷個牙還得搞這麼多「花樣」,實在麻煩。但換個方式想一下,孩子的行為問題背後,正是一些我們平時沒注意的問題,需要我們去察覺,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正確的刷牙習慣,不僅僅只是為了牙齒健康,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意識到對自己而言有意義和重要的事,這個過程便是成長。

相關焦點

  • 解決孩子不愛刷牙的煩惱,父母需要這五個「小心機」
    有的家長在給孩子刷牙時,看到孩子反抗,哭鬧,採取了強制給孩子刷牙的方式,如此一來更讓讓孩子陷入不喜歡刷牙的惡性循環,特別是2歲後的孩子,他們喜歡挑戰成人的權威,家長如果用怒氣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會讓孩子把刷牙跟不愉快的經驗聯繫起來,還會讓孩子發現:看吧!
  • 小孩子不想刷牙怎麼辦?U型牙刷誕生,讓孩子從此愛上刷牙
    但是很多孩子不管怎麼說就是不喜歡刷牙,孩子一到刷牙時間就開始哭,大人確實很頭疼。為了解決孩子不愛刷牙的問題,小編也是想盡了辦法,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款刷牙神器,被小編發現了。它是一款U型的牙刷,專為不愛刷牙的孩子而設計,好評度非常的高,身邊不少朋友都用過,都表示的確挺好用,解決了一大難事,孩子邊玩就能邊刷牙,輕鬆解決刷牙問題。
  • 孩子總是不愛刷牙怎麼辦?佳潔士S7000K兒童牙刷輕鬆解決你的苦惱
    對於不少寶媽來說,孩子的刷牙問題可以說是她們的一大苦惱了。每當讓孩子刷牙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找各種藉口不肯去刷牙。但其實還是有辦法能讓孩子們乖乖刷牙的,例如一款外觀可愛且人性化的牙刷,或許能讓你家的寶貝從此愛上刷牙的感覺。
  • 寶寶不喜歡刷牙,爸爸媽媽很擔心,幾個小套路讓孩子愛上刷牙
    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不僅能讓寶寶擁有一口潔白堅固的牙齒吃嘛嘛香,還能讓寶寶在學習刷牙和保持刷牙的過程中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1.牙刷是否有趣爸爸媽媽不妨給寶寶準備一支卡通外形的牙刷,或者結合寶寶的某個偏好來買牙具,這樣刷起牙來才會覺得有趣。2.不喜歡牙膏的味道如果媽媽選擇的牙膏味道寶寶不喜歡,勉強刷一次後,下次他可能會開始抗拒刷牙。
  • 孩子不喜歡刷牙?五個家庭的成功方法
    2、充分利用「同伴效應」B媽媽家,小男孩也是不喜歡刷牙。暑假時,媽媽帶孩子到親戚家玩半個月。親戚家剛好有個差不多年齡的小姐姐,小女孩刷牙很認真,還收藏了好幾根漂亮的新牙刷。第一次在別人家刷牙時,小男孩收到了小姐姐送的一根可愛的小牙刷,還被很熱情地「邀請」一起刷。
  • 《出發,刷牙小火車》:刷牙看似簡單,對不少娃卻是噩夢,咋破?
    這個繪本也是解決了孩子害怕刷牙的恐懼感,讓原本不喜歡刷牙的孩子變得不抗拒刷牙,可以讓孩子作為旁觀者來看別的小朋友刷牙時候的樣子,去看到牙齒裡面的世界,在看過嘴裡牙齒後的乾淨或許就會覺得刷牙其實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用這樣的方式去教會孩子每天刷牙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刷牙的後果。繪本的作者是日本的久保真知子。
  • 「我家娃3歲就會自己刷牙了!」 刷牙這事千萬別讓孩子太早自理
    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的齲齒率為70.9%,也就是說每10個孩子中就會有7個孩子有齲齒,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認真刷牙是幫助孩子預防齲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牙齒「刷了」和「刷乾淨」根本不是一回事,刷不乾淨依然起不到預防齲齒的作用。
  • 三歲孩子不肯刷牙,家長巧妙應對,四種方法令孩子愛上刷牙
    朋友說,她的女兒快3歲了,乳牙已經全部長了出來,從孩子兩歲半開始,她就開始教女兒刷牙,可是,女兒卻一直不太喜歡刷牙。平時讓她去刷牙,她總是隨便刷兩下就算了,如果強迫她繼續刷,她就會生氣,逼急了她還會哭鬧。 孩子的奶奶每次看到孩子哭了,就會對朋友說,孩子還小,不要逼著她刷牙。
  • 如何讓孩子愛上刷牙?藍莓媽媽三招解決孩子刷牙難題
    刷牙也有,一提起刷牙,孩子就磨磨蹭蹭,十分排斥。每次刷牙就像在渡劫,為什麼這件簡單的事,對孩子來說卻很困難?每次提起刷牙都感覺是在完成任務,孩子自然會排斥。有個朋友和我說:「自己小時候特別不愛刷牙,一提刷牙都渾身難受。」
  • 刷牙多容易,可讓孩子認真刷,就特費勁
    ,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說:「刷牙很容易!」很多爸爸媽媽都苦惱,給兩三歲的孩子講刷牙的好處,簡直是無效的,孩子根本不聽,或許他本身也聽不懂。所以有的寶寶嘴裡不會含著水,會不自覺的咽下去。有的寶寶討厭牙膏的味道。有的一聽說刷牙就滿屋子老鷹捉小雞。有的能逃一次算一次。有的乾脆哇哇大哭!搞得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卻引發了很多家庭矛盾!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刷牙?關於幼兒刷牙的幾個常識,家長要知道
    還記得當初給妞妞買了整套的兒童刷牙工具回家的時候,妞妞的姥姥就盯著我說:「孩子年紀還這麼小,刷什麼牙齒啊?」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寶寶在6個月左右會長出第一顆牙齒,在2~3歲長出20顆小乳牙。不過,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當寶寶長出第第一顆牙齒時,你就要準備給孩子刷牙啦!
  • 孩子不願刷牙,寶媽勸說不成,用肢體「暴力強迫」孩子刷牙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孩子不老實刷牙,寶媽勸說不成,隨後用肢體暴力強迫孩子,把孩子按在地上給他刷牙。更加牴觸刷牙。我女兒早在兩年前,就與其他孩子一樣抗拒刷牙,而我也像廣大家長一樣,去強迫孩子。可我發現我越去強迫,她越不會去刷牙,不僅會對我大吼大叫,還亂扔東西,最後跑去找媽媽哭訴。影響心理健康。
  • 如何讓孩子喜歡刷牙
    你的孩子一到刷牙的時間就無法抵抗,你軟硬兼施都沒用,更不用說他自己刷牙了。 每天早上起床就為刷牙吵鬧,晚上睡覺前刷牙,更是讓人仰臥。 哎呀~到底該怎麼辦向父母們提供簡單的把戲,讓他們不僅能幫助你,還能讓孩子自動自願刷牙吧。
  • 千萬別強迫孩子刷牙,試試這些方法,寶寶主動刷牙
    選對牙刷很重要在最開始給寶寶刷牙的時候,因為寶寶有點抗拒,所以買了一款兒童的電動牙刷,想著非常的方便,可以很好的清潔牙齒,但是事與願違。,以及說話做事的方式都是來自於父母,父母刷牙的時候,可以讓寶寶一起參與進來,比如說:讓孩子拿著牙刷去給我們刷牙,在孩子給我們刷牙的時候,儘量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刷牙姿勢,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學著去自己刷牙。
  • 好物|孩子一刷牙就開溜,我用了兩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刷牙
    有朋友為了讓孩子刷牙,氣得給孩子打一頓,打完心裡很後悔,又害怕給孩子留下陰影。其實我家孩子,之前也挺抗拒刷牙的,越是讓他刷,越是跑,我也很頭疼。為了讓孩子愛上刷牙,我也做了一些準備性的工作,從開始的買鏡子,到後來讓他自己選牙膏牙刷,都不怎麼管用,最近添了電動牙刷和相關的刷牙繪本,刷牙的頻率才逐漸提高。
  • 媽媽把孩子強按在地上刷牙引熱議!孩子不愛刷牙,試試這6招
    不愛刷牙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孩子的抗拒,家長能夠怎麼辦?強迫孩子刷牙,孩子卻根本沒張嘴,其實只是滿足了家長的控制欲,是家長內心的自我安慰而已。相比起形式主義的自我安慰,家長們擺正心態,耐心的了解孩子不愛刷牙的原因,尋找解決方法可能更重要。孩子不愛刷牙的原因,大體可能有以下幾種。
  • 《小七老師育兒說》:「熊孩子」不愛刷牙洗臉怎麼辦?
    自從孩子長出了小乳牙,我就給她買了小牙刷,讓她學著刷牙。最初呢,我也沒把刷牙太當回事,即便孩子已經長了14顆牙齒,但是因為孩子才14個月,我覺得她還小,只是培養刷牙的習慣,並不太關心她自己刷的是不是乾淨。
  • 堅持刷牙很重要,如果孩子不想刷,家長可以這樣做
    關於刷牙雖說也沒有什麼特別嚴格的要求,但是時間太短,肯定是刷不太乾淨的,所以,想要牙齒更健康,刷牙時間還是要稍微注意一點的。2、正確的刷牙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完裡面再刷外面。不可橫向來回用力刷,否則會損傷牙齦。坦白講孩子的牙齒小,豎著刷真的需要耐心與細心,弄不好也會弄疼孩子。
  • 孩子不願意主動刷牙,媽媽換一種說話方式就能巧妙解決
    通常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都不太愛刷牙,的確會讓媽媽很頭疼,每天到了洗漱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擔心了;孩子也是有畏懼的情緒,所以兩個人一言不合就開戰,孩子大哭,然後媽媽氣急敗壞的把牙給刷了,刷的也不徹底,不乾淨;然後情緒累積的越來越多,每天一提到刷牙,腦子裡首先就有情緒,就變成了惡性循環。
  • 讀完這套書,可以解決讓父母們頭疼的寶寶刷牙問題
    對於愛看書的寶寶,有趣的故事情節,萌萌的主人公,比媽媽爸爸「囉嗦絮叨式科普」有用多了。不僅容易感同身受,也更能引起共鳴,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就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思考應該怎麼辦。關於給孩子講保護牙齒愛上刷牙的繪本,應該首推《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講的是鱷魚和牙醫之間的心理較量,用簡單、反覆的語句刻畫了鱷魚和牙醫每時每刻戲劇性的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