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雙11,雙12又要來了,隨著各種衣物的買買買,衣櫥已變成人們最為頭疼的收納地。堆積如山的各類衣物無處安放,很多人的衣櫥都陷入了「理-亂-理-亂」的循環中,尤其是換季的時候,更是混亂不堪。如何才能拯救衣櫥呢?【培考通】來分享小妙招!
第一步 斷舍離
首先一定要給衣櫥進行一次徹底的斷舍離,畢竟衣櫥不是一個倉庫,有進當然還得有出。
對於斷舍離困難戶,可以參考這份清單來處理多餘的衣物:
1、不再合身
2、變形、發黃、破洞等
3、一年沒穿過
4、穿著不舒服的
5、不喜歡的
斷舍離時,要避免以下三種思維:
1、以後會穿上的
其實就像工作沒有截止期就會被無限期拖延下去一樣,現在不穿以後更不會想穿。
2、瘦下來會穿的
人的審美會隨著時間、潮流、地位而不斷變化,瘦下來的你更適合買新衣服犒勞自己。
3、拿來當睡衣也好
把不喜歡或已經用不上的衣服做睡衣,不如換上一件稱心的睡衣,會讓你睡得更香。
斷舍離後你會發現,衣櫥終於成功瘦身了。當然,以後買買買時也要控制好衣物購買的數量,避免衣櫥無限爆倉。接下來就要對衣櫥進行收納整理了。
第二步 規劃區域
首先,你要對衣櫥進行宏觀規劃,明確各個區域的作用,才能保證每次都能物歸原處。
掛衣區(長衣區、短衣區)有多少?疊衣區有多少?這些區域目前使用情況是否合理?結合自己的使用習慣是否真的好拿取、一目了然嗎?如果沒有,那就說明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使用習慣對衣櫥進行合理的使用區域劃分。
一般是這樣對衣櫥裡的物品進行規劃的:
頂層和底層
由於拿取不方便,一般收納不常用的物品,如換季衣物和床品。
中層
存取物品最方便的高度,所以常用衣物一般收納在這個區域。
衣櫥門
若衣櫥門是非推拉式,門的內側可以收納配飾物品,如腰帶、絲巾、領帶甚至是首飾等小物件。
Tips:衣櫥每天開上開下會有許多灰塵進入,所以不常用的物品最好用有蓋的收納盒或帶拉鏈的收納袋來收納;床品可以用真空壓縮袋壓縮,以節省空間。
第三步 分類收納
衣服的收納要按類型區分。可以先按衣服的主人分類,將屬於孩子、先生、太太的衣服分開。
按色彩分類
如果衣服的色彩類別明顯,按照色彩區分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色彩搭配愛好者來說,也是最快配色的好方法。顏色分配的好,也是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按場合和常用度分類
按照場合做分類其實是更為實在和實用的。大家的日常場合一般都莫過於通勤、休閒和參加派對,所以服裝也可以大致分為幾類擺放。
按季節和服裝厚薄分類
按照季節分類可能是最普遍的方式。可以在按照季節分類完畢後,再按照服裝色彩和常用程度去做二次排列。對於空間有限的家庭來說,更推薦可變性強的收納格局。
對衣物進行分類後,還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達到空間利用和存取便利的最大化。衣櫥中的衣物,不外乎三種收納方式:掛、疊、藏。
能掛就不疊
適合懸掛的衣物:大衣、西裝等外套;易褶皺的衣物;當季就穿的;過季的套上防塵袋,放在衣櫃最左側或最右側;應季的懸掛衣物,從左到右依次懸掛較長、較厚、顏色較深的衣服。衣櫃中懸掛衣物,由厚到薄,由長到短,由深到淺排列。
Tips:不要在同個衣架上衣服套著衣服,因為每件物品都需要有呼吸的空間,它才能夠更長壽,而且這樣也不會遺忘了裡面的衣服,導致胡亂添置新衣。
用「折」容納更多數量
比較正式的衣服需要掛起來,避免破壞原先硬挺的版型,但像T恤、針織衫、毛衣等衣服可以摺疊收納,一是不會容易變形,二是可以容納更多衣服。
適合摺疊的衣物:針織衫、毛衫、T恤、牛仔褲等。
既然要摺疊衣物,就需要用到收納盒,那收納盒又該如何挑選呢?
第四步 添置收納盒
選購收納盒前,先用量尺測量衣櫥寬度、高度及深度,再進行組合或搭配。如果空間比較大,可以先購入大尺寸的收納盒,再進行小的補充。
要充分利用衣櫥深處的空間,選擇深度與柜子相仿的收納盒,不常用的放裡面,常用和當季的靠外面。知道尺寸後,就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收納盒。
比較小的衣物如襪子、內衣內褲等,可以選擇多格分隔收納盒,讓每一件小衣物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條。
各個收納盒表面最好貼上標籤,標明衣物類型和季節,使之一目了然。
直播預告
想了解更多衣櫥收納的技巧?
這場直播不容錯過!
12月5日晚20:00
日本收納鑑定協會認證專家
【培考通】收納課程講師王凜老師
做客「壹鼎大講堂」
直播教您做收納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