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曾一度大門緊閉的各類公共文化機構,紛紛在雲端開啟新入口,投身於數位化大考中,藉助網際網路之力,以雲遊、雲互動的形式為觀眾帶來不同尋常的文化體驗。
近年來,酷狗音樂以大文化為切入口,將「網際網路+」模式延續至文博、非遺、文旅等領域,挖掘嶺南文脈,並為網際網路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演繹和傳播、賦能傳統文化產業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文博華麗轉身,「走」進直播間
「夕照對岸,會聽著粵韻輕唱,霧散見朝陽,高聲走貨出港……」9月25日,一首展現廣州港繁華景象的國風歌曲《風伴廣州港》,在位於永慶坊內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中唱響。
這是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客戶端、酷狗音樂聯合推出的第四季「雲遊博物館」系列直播節目首場表演。本季活動,酷狗主播和南方+主播一同循著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個文化地標,開啟一場探索與品味嶺南文脈的雲端文化之旅。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通過金牌講解員的專業導覽,觀眾「雲觀賞」了馬師曾等粵劇名家的精美戲服,近距離感受民國戲單的趣味歷史,讓眾多票友和粵劇小白齊呼過癮;在廣東省博物館,來自故宮博物院等多家國內文博機構的荔枝主題文物,在高清鏡頭下一一呈現,無論是畫卷中顆顆飽滿的荔枝果實,還是以荔枝為原型的玉雕作品,都勾起了嶺南人獨特的甜蜜回憶和濃鬱的故鄉情懷;在東莞可園和佛山順德清暉園,主播趁著秋意漸濃步入嶺南四大名園中,讓觀眾通過直播鏡頭,「身臨其境」般遊遍清雅的園林,感受嶺南先人卓越的建築智慧……據統計,第四季「雲遊博物館」系列直播累計吸引了260多萬觀眾收看,網友刷屏式留言互動。
對於「直播+文博」組合方式,酷狗在不斷地探索與嘗試。今年國際博物館日,酷狗推出了系列文博直播,包括廣東主會場雲展播,以及北京大鐘寺、智化寺及廣州陳家祠博物館等探訪節目。與傳統的線下導覽相比,這類直播在傳播載體、表達語言及講解互動上都有較大突破,改變了慣常的觀展習慣,賦予觀眾更大的自主性。
此外,網絡直播在為傳統博物館提升線上曝光量、擴大輻射範圍的同時,還帶來了諸多全新玩法與想像空間。「雲技術給展覽提供了更立體化的傳播。」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陳邵峰在調研中發現,接觸過線上展覽的觀眾更有意願到館內參觀,如同人們出遊前都會先做攻略。
非遺煥新,「破圈」擁抱年輕一代
網際網路不僅為文博院等傳統文化機構賦能,還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舞臺。只需一塊電子屏幕,網友們就能足不出戶地了解和感受傳統非遺。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酷狗聯動旗下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兩大數字平臺,為非遺文化與年輕一代牽線搭橋。
在文化和旅遊部重點項目「非遺影像展」活動中,酷狗作為唯一承辦的音樂平臺,上線了「聽見非遺 音樂留聲機」專區,並聯合策劃「非遺影像展」「非遺在身邊」等社交媒體話題,以類型各異的新媒體內容展現與傳播非遺文化。活動期間,酷狗累計推送1萬多個音頻,播放量超過7000萬次。此外,酷狗還聯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了《酷狗非遺音樂圖鑑》,以大數據的方式呈現「非遺新音樂」這股新興文化潮流。據統計,酷狗站內的非遺音樂累計播放574億次,時長約32億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月都有1億以上的「90後」和「00後」網友收聽非遺音樂。
在直播領域,酷狗攜手廣東粵劇院推出《周末睇大戲(線上版)》系列直播,四場直播共吸引了74萬觀眾「雲看戲」。在「非遺日」當天,來自酷狗直播學院的主播帶領網友們探秘粵劇院的後臺,展示粵劇的行頭、唱腔、樂器、妝容等諸多細節。當場直播,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空降」直播間,與粵劇迷們在雲端私夥局中展開互動。
酷狗宣傳總監方圓說:「我們希望以創新姿態吸引到年輕受眾,並激活一批『非遺新青年』。非遺不但要被看見、被了解,還要被喜愛,而網際網路正在為這種城市文化提供全新的演繹方式。」
網際網路成管道,為線下文旅引流
今年8月,圍繞非遺主題打造的「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正式啟動,廣府「潮墟」文創市集向公眾開放。
酷狗主播前來趁墟、提前嘗鮮,在「最美城市名片」欄目中向網友介紹用「西關打銅」銅器煮出來的蜂蜜檸檬茶、明信片上的通草畫、繡在皮包上的土家織錦等。七夕期間,廣州塔下更是連開兩場「酷狗首唱會」,酷狗音樂人紛紛為歌迷獻唱,向網友推薦「嶺南之窗」系列文創空間。
一場體驗式直播、兩場戶外音樂會,讓更多省內外遊客認識了這個文旅新地標,成為他們旅行計劃中的一站。
「網際網路成為了線下文旅產業的人氣積蓄動力與引流渠道。無論是觸及的人群規模,還是內容推送的精準度,都比傳統推廣方式的效果更佳。」方圓介紹,「最美城市名片」節目的9場直播,路線覆蓋10多個省份,超過88萬網友跟著主播「雲遊」中國,邂逅城市美景、尋味地道美食。
「直播+」的模式讓人們更直觀和清晰地了解一座城市或一處景點的「好玩、好看、好吃」。而音樂則採用潤物細無聲的感性方式賦能文旅,讓傳統景點在國風歌曲演繹下煥發出新活力,以新姿態進入公眾視野。
在今年10月,酷狗與頤和園聯合打造國風數位音樂專輯《頤和風華》。專輯中9首歌曲,與頤和園9大景點相對應,從不同角度展現寶藏園林設計、藝術與歷史的美。據統計,該專輯銷售歌曲數超20萬首,在社交平臺的話題閱讀量突破5000萬,引發將近40萬次討論,掀起一股洶湧的國風音樂潮流。
此前,酷狗已在「音樂+文旅」模式上積累了成功經驗。2019年,酷狗音樂推出「五城記」特別企劃,以「風花雪月夜」為引,為北京、廣州、成都、南京、西安5座文化底蘊濃厚的城市量身打造了古風歌曲。在《風伴廣州港》這首歌中,珠江、越秀山、西關騎樓、粵劇、早茶等各類嶺南文化符號依次展現,並得到新鮮演繹……網友@上官以闕留言道:「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仔。我在歌裡聽到了極具特色的廣府文化元素,這些都是廣府歷史文化的沉澱。」
尋找星曜,
助力新一代創作者成長
文化產業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優質內容的帶動力日漸凸顯。對於網際網路文化平臺而言,只有將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兩手抓」,才能與產業共生共贏。這意味著,文化平臺在持續挖掘和滿足用戶新需求的同時,也要不斷地豐富自身內容生態。因此,扶持和助力新一代創作者成長,讓他們擁有更豐富的創作生產資料、更開放和廣闊的舞臺,是促進平臺發展、文化產業興盛常青的重要途徑。
作為國內數位音樂賽道的領跑者,酷狗專注於「音樂」核心,在近年推出眾多活動和扶持項目,旨在鼓勵和支持大眾創作,促進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的發展。
從音樂創作和生產環節切入,細分化推出特定音樂人群體的扶持策略,是酷狗的一大特色。比如,酷狗推出「星曜計劃」幫助獨立原創音樂人發展,讓好聲音被更多人聽見;面對日益興盛的國風音樂,則通過「國風音樂計劃」成功打造一批成熟的古風音樂人;酷狗還在近期推出了「後聲集計劃」,希望激活樂壇的「Z世代」新興力量……
源源不斷的項目挖掘和扶持資源,讓更多中國音樂人快速成長,實現產業上遊供給端的繁榮發展,並推動優質內容的多樣化。以「國風音樂計劃」為例,該計劃強調「聞樂有聲」,專注音樂人的創作能力成長。對此,酷狗聯合齊鼓文化、汐音社、酷米互娛三大垂直廠牌,為平臺及市場輸送高質量的國風人才及作品。在精細培育下,古風音樂人「等什麼君」的原創歌曲收穫1.3億的播放量,183.6萬粉絲競相關注,在古風音樂圈中打造出標杆效應。
縱觀今年,酷狗將文化擺在重要戰略位置,以「直播+」等數位技術助力傳統文化產業數字轉型和融合發展,承載起優質傳統文化的內容輸出作用,同時創新性地用音樂帶動文旅,以文化消費助力文化產業升級,凸顯酷狗的社會責任感和行業頭部帶動作用。未來,酷狗還將繼續立足廣東,輻射全國,以優質平臺培育優質音樂人,以創新模式助力文化產業邁上新臺階。
撰文:黃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