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王爽:嫦五若取回月壤...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王爽:嫦五若取回月壤 有望填補月球研究一大空白

  嫦娥五號將承擔什麼「職責使命」?它將取得哪些技術突破?對我國具有怎樣的意義?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羊城晚報: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主要步驟?

  王爽:一是助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從地球起飛;二是軌道器負責動力推進和軌道修正工作,讓嫦娥五號進入繞月飛行軌道;三是著陸器攜帶上升器,與軌道器分離,並在月球表面著陸;四是著陸器在月球表面採集月壤,並把月壤樣品封裝到上升器內部;五是上升器攜帶月壤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六是上升器在環月飛行軌道上與軌道器對接,並把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內部;七是軌道器攜帶返回器返航,進入繞地飛行軌道;八是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帶月壤樣品返回地球。

  羊城晚報: 嫦娥五號如果取樣成功,這對於中國航天來說具有怎樣的意義?

  王爽:嫦娥五號任務是人類在時隔44年後,再次嘗試獲取月球土壤樣品。一旦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能把月壤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

  羊城晚報:當前,科學家在月壤研究中已經取得哪些成果?

  王爽: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月壤和巖石樣品,支持了月球起源的撞擊說。此外,對於這些月壤樣品的研究也揭示,在39億年前內太陽系遭遇了小行星的大規模撞擊,這就是所謂的晚期重度撞擊。

  羊城晚報:美國和蘇聯已經從月球帶回月球樣品了。中國再去月球上「挖土」,意義何在?

  王爽:之前帶回的月球樣品,大多來自月球正面中低緯度的月海區域,形成年齡集中在32億-42億年前。嫦娥五號的計劃登陸地點,是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附近。這個地區比較年輕,形成年齡大概是10億-20億年前。這將填補月球地質定年的一大空白。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專家稱嫦五意義不止在於取回月壤
    其中,美國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前蘇聯共取回月壤樣品總共330克。不過,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人類已經44年沒有獲得月球樣品了。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誠聘英才公告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 中山大學將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
    9月25日,中山大學黨委組織部正式發布《關於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以及國際商學院正式更名等的通知》。中大將以天文與空間研究院為基礎,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國際商學院更名為國際金融學院等。    9月25日,中山大學黨委組織部正式發布了《關於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以及國際商學院正式更名等的通知》。
  • 2020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是位於珠海校區的整建制學院,是珠海校區十三五規劃發展人文學科和理科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新建學院,積極推進「深空」發展戰略,以「天琴計劃」大科學平臺為重要依託,積極建設物理學、天文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三大學科,重點發展引力物理、天體物理、空間探測器設計、空間科學與技術、原子與分子物理、精密測量物理、理論物理等學科方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2017廣東廣州市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實驗室招聘1人公告
    因工作需要,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近代物理教學實驗室擬面向校本部公開招聘實驗室工作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本部事業編制人員和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用的合同聘用人員(原行政經費B系列)。二、各崗位工作職責及應聘條件具體內容請詳見附件1.
  • 2016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招聘1人公告
    招聘啟事編號:20162159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空間技術中心合同聘用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二、招聘崗位原B-2研究助理崗(待遇參照B-7教輔四級崗)三、基本條件和要求(一)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操守,
  •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虛擬天文觀測及天文數據處理教學實驗平臺...
    一、項目編號:中大招(貨)[2020]309號(招標文件編號:中大招(貨)〔2020〕309號)  二、項目名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虛擬天文觀測及天文數據處理教學實驗平臺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廣州景派科技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中666號1309室
  • 2016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研究中心(珠海)招聘2人公告
    招聘啟事編號:20162062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合同聘用人員(原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研究中心(珠海)行政人員2名,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合同聘用人員(原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
  • 嫦五成功返回 表示月壤不能種菜 網友的心態崩了
    「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對此,廣大中國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卻是......能種菜嗎???網友們表示,不種菜吃啥?種菜是種族天賦,早就刻印在骨子裡了,必須得安排。很遺憾,因為月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聽到這,充滿期待的網友們心態崩了:「這分明是騙人!那吳剛的桂花樹是怎麼長出來的?玉兔不吃草?」「對月球太失望了,以後都不想過中秋節了。」
  • 「胖五」發射成功,「嫦五」成功奔月,你知哪些大學再立新功嗎?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為嫦五「挖土」裝上「慧眼」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開啟「挖土」之旅,中國將實現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為何中國取回的月壤同美蘇取回的不一樣?讓西方態度出現微妙變化
    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示意圖11月24日開始,嫦娥五號從發射、著陸、挖採月壤、月面點火起飛到現在準備對接返回,全球人士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展開中國國旗讓關注達到了最高點託馬斯發出這樣的「希望」是因為中國此次取回的月壤的確與美蘇當年的取回的不一樣,中國取回的月壤「年輕」20億年,對研究月球的火山狀態及磁場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 2020廣東中山大學招聘物理與天文學院實驗技術人員1人公告
    因學校事業發展需要,擬面向校外公開招聘物理與天文學院實驗技術人員1名。現將招聘的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對象面向校外公開招聘二、招聘基本條件及要求(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忠誠教育事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 師者|物理大咖李淼跨界做「科普」,卻最喜歡被稱為「詩人」
    現在,李淼也在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任院長一職。其博士生、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王爽曾和他一起合作過《給孩子講宇宙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兩本書。「個人覺得李老師應該是中國學術界最好的科普作家之一。作為他以前的學生,現在的合作者,我最敬佩的是他的視野、眼光、品味,無論是做學術還是做科普,他很擅長看到一些長遠的東西。」王爽8月20日告訴澎湃新聞。
  • 中山大學2019物理與天文學院考研調劑信息
    1、申請調入我校的考生,下載並填寫《2019年調劑外校碩士考生審批表》(紙質),並須於2019年3月24日18:00前發送審批表電子版及個人簡歷發至鍾老師郵箱:zhongruf@mail.sysu.edu.cn(郵件請以名字+聯繫電話命名),由學院審核、確定擬調劑複試名單後,送交研究生院覆核。
  • 在微博上做了3年科普,「宇宙奧德賽」打開了新世界
    貼近生活的知識問題尚且如此,門檻看起來更高的天文、物理等內容理解起來就愈發困難。科普領域的範圍繁雜,內容難懂、消費門檻高,科普博主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王爽常常採用打比方的方式。7月24日,知名演員張若昀疑似告白唐藝昕的一條微博衝上了熱搜,王爽迅速就著張若昀的微博內容,寫了一篇名為《我們有沒有機會,在茫茫星海中與自己重逢?》的博文。這篇博文中,王爽首先結合了數學方面的知識,大量原子隨機組合成一個人的概率有多大?
  • 五專家齊登廣雅大講堂——上談天文物理、下啟人生選擇
    本次活動是我校首次在假前學習周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打包」走進課堂。5位專家學者來頭不小,包括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徐慨教授、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張宏浩、中山大學「天琴中心」副主任葉賢基教授、深圳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明星」教師何玲和東南大學優秀校友、廣州市建設監理協會副會長及廣雅中學家長許乙敏。
  • 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山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雲夏令營活動公告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雲夏令營活動公告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是位於珠海校區的整建制學院,是珠海校區規劃發展人文學科和理科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 嫦五「出差」帶回來的月壤不能種菜,那能幹啥用呢?
    由於沒有大氣,月壤被直接暴露在太陽輻射和微隕石的轟擊之下,組成和物理性質發生改變,科學家們將這個過程稱為「太空風化」,從而與地球上在大氣、水和生物共同作用下的「地表風化」相區別。「月壤」中都藏著什麼秘密?月壤中藏著太陽的秘密。由於月壤一直受到太陽的輻射,太陽的物質以太陽風的形式被注入到月壤顆粒得到保存。因此,從月壤顆粒可以提取、並分析太陽的樣品。完整的月壤剖面,記錄了長達30多億年的太陽輻射歷史和注入的太陽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