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4日電 「我們文山積厚流光,蕩漾著悠悠歷史之情;民族眾多,散發著文化多元之魅;山水瑰麗,盡展著如詩如畫之美;資源富集,承載著厚積薄發之力;區位優越,彰顯著開放包容之勢……」
6月22日上午,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品出山」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現場搭建的拼多多直播間裡,文山州委副書記、州長張秀蘭化身「帶貨達人」,向鏡頭前的網友推介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利用電商直播,藉助「文品出山」區域公共品牌,提升文山州農特產品知名度。
當天的直播,張秀蘭和文山州副州長馬忠俊一起,帶領文山州8位縣市長,組成10人的「豪華版帶貨天團」,輪番上陣亮相拼多多直播間,化身「導遊」和「導購」,以「文品出山、電商助農」為主題,帶領網友把文山八個縣市深度「逛吃」了一遍。
在12個小時的直播中,七十多萬網友深入了解了文山三七、硯山的玫瑰花茶、西疇的紫皮洋蔥、馬關的芒果木瓜、廣南的八寶貢米、丘北的辣椒幹、富寧的剝隘七醋、麻慄坡的咖啡茶葉等六十餘種文山州地方特色農特產品,新註冊不到一個月的文山農特產品店鋪「漲粉」接近1.5萬人。
面對直播的好成績,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狄拉克表示,以此次文山州「農、特產品線上大聯播」為起點,拼多多將持續助力文山州政府開展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助力當地農特產品上行和脫貧攻堅工作。
▲文山州委副書記、州長張秀蘭在「文品出山」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後上直播間向網友推薦文山好貨。
70萬網友趕「文品出山」大集
「老百姓的日子要過得好起來,就要靠我們地方的農產品賣得出去,要賣出好價,在這個過程中,區域品牌的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就必須突出出來。」張秀蘭在直播中表示,「以前好的東西走不出去,現在主要靠線上渠道進行銷售,通過此次『文品出山』區域公共品牌的發布和在新型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展直播,達到助推農產品上行、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全力衝刺扶貧攻堅決勝之年的目的。」
文山州地處雲南省東大門,與越南接壤,是雲南乃至中國通往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全州下轄8縣市,有11個世居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當地物產富饒而且獨特。全州8縣市都有自己的特產:既有享譽全國的文山三七,也有馳名中外的丘北辣椒;既有來自「中國八寶米之鄉」廣南的八寶貢米,也有香飄四溢的馬關草果和富寧八角,還有西疇的陽荷,麻慄坡的老山茶。特別是文山的三七、硯山的蔬菜、廣南的高峰牛還入選了雲南省的「一縣一業」,成為了當地的特色名片。
據了解,「文品出山」品牌堅持嚴進寬出,首批品牌授權企業只審批了18家,在當天的直播中,這些認證企業的產品逐一亮相,加上州長、縣市長的積極宣傳,網友們熱情點讚,當天超過70萬人湧進直播間,互動留言超過2萬條。
▲70萬網友趕文山「大集」,副州長馬忠俊在拼多多直播間用一盆三七花,現場教學「什麼是好三七」。
兩州長八縣市長接力「直播馬拉松」
張秀蘭州長拉開了這場長達12小時的「直播馬拉松」。
文山州副州長馬忠俊在直播間向全國網友講述了文山三七的生長環境、七彩粽子原生態的製作方法;文山市副市長鄧月文帶著富有地域特色的佛手瓜等農產品走進直播間;西疇縣縣長黃明勇為紫皮洋蔥、小米辣和雞蛋代言,已經參加過一次拼多多直播的他,被網友認出來,紛紛要求黃明勇縣長再表演一次生吃小米辣;富寧縣副縣長吳韜為家鄉的黑木耳、生態醋等農特產品「吆喝」;廣南縣縣長王榮聰在現場用風趣的語言講解曾為皇家貢品的八寶貢米,憑著專業的講解和細心準備的各種輔助菜餚道具,贏得點讚無數;丘北縣長楊波憑藉花米飯、菌湯包和辣椒幹,成為了網民們最喜歡的普者黑代言人;馬關縣縣長何昌娥推薦貧困戶的芒果、木瓜、香蕉,被網友們封為「最質樸縣長」;硯山縣副縣長楊波親自為網友泡上蒲公英茶、玫瑰花茶;麻慄坡縣縣長王樹忠讓網友了解到,雲南除了有冰島普洱茶,還有老山的綠茶……
州長、縣市長親自「帶貨」,網友們紛紛表示,在網上趕了一場文山農貨「大集」,都「饞哭」了。
在直播過程中,紅包和免單不斷,讓不斷湧入直播間的寶寶們剁手、剁手再剁手。「先給自家下了一單,然後給爸媽下了一單,給嶽父母又下了一單,還邀朋友拼了一單。」網友「老貓貓」對丘北的菌湯包和辣椒幹念念不忘,也被實惠的價格吸引。
網友們留言為這場直播點讚:「看了縣長也吃這個三七,我放心下單了。」「縣長們少了官場氣,多了煙火氣。」「這樣的領導幹部接地氣,我要給州長刷『火箭』!」
▲兩州長八縣市長接力「直播馬拉松」。
農產品原產地有上行後發優勢
當天12個小時的「直播馬拉松」,吸引了七十多萬網友關注文山「好貨」。張秀蘭州長評價:「優質的農貨能不能賣出去,如何用好直播電商等新銷售渠道助農增收,這是文山各級領導幹部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商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
據了解,對於文山州來說,在拼多多上直播帶貨已不是第一次。自新冠疫情發生後,拼多多就一直與當地政府、企業聯合開展電商培訓、直播培訓、電商下鄉等舉措。
5月31日,西疇縣縣長黃明勇就曾為當地滯銷的紫皮洋蔥、小米辣上過一次直播,當天四十多萬網友觀看,銷量增加620%。
西疇商家宋雅男介紹,她在拼多多開店兩個多月,銷售兩萬多單洋蔥,目前洋蔥已基本售完,當地不少人向她請教如何開店。
文山三七商家合月曉夏介紹,今年因疫情影響,原本每月兩噸的銷量跌了一半。通過電商,現在已恢復到月銷1.2噸,經過這次州長帶貨,店鋪增加了大量粉絲,諮詢的消費者比平時多了三倍。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狄拉克認為,對不少欠發達地區而言,農產品上行還是新事物。文山開展的這場直播,體現了地方政府構建區域品牌的決心,也表明農產品原產地因為更懂農貨,在這一輪農產品上行中有後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