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三校合作 探索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12-10 法制網

圖為三校籤訂合作協議。 尹建峰 攝

圖為為教師頒發聘書。 尹建峰 攝

圖為開展憲法宣傳活動。 尹建峰 攝

本報訊 記者蔣安傑 為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2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二中、東城區史家小學舉行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籤約儀式,積極探索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新路徑和新方式。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李雙辰、司法部法治督察局副局長王磊、北京市第二中學校長薛麗霞、史家小學校長王歡、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與法制工作處調研員範新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賈美華、東城區教委主任周玉玲等出席啟動儀式。三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啟動儀式。

王歡表示,在校園中開展法治教育要把握兩個關鍵點:一是領會法治思想的深刻內涵。給青少年上好法治課就是在建設中國法治的未來,只有實現大中小法治教育的持續和系統推進,才能讓青少年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優越性;二是深刻理解法治教育的道德底線。充分發揮法治的育人作用,使青少年理解法治和道德的關係,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

隨後,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二中、東城區史家小學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和教師互聘儀式,李雙辰、薛麗霞、王歡分別代表三校籤訂合作協議。

薛麗霞表示,此次三校開展合作是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項紮實舉措。促進師生法治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提升師生的法治素養,是建設法治學校的必然要求。要把師生法治教育作為學校立德樹人的一項重要舉措,學校將繼續積極同家庭、社會、司法部門等開展多方面的合作,加強協作,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李雙辰表示,青少年法治教育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工程,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三校合作,通過優勢資源互補,協同推進,有助於探索大中小學貫通式培養、一體化發展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路徑、新模式。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也是法大師生的優良傳統,法大始終將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宣傳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部分。他強調,法大師生要全員參與、全方位參與、全過程參與,創新方式方法,用中小學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中國的法治故事,立足於不同學段特點出實招,讓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裡紮根,同時積極助力中小學法治教師和思政隊伍的建設。

隨後,周玉玲和範新棟為受聘於史家小學、北京二中的法大教師代表頒發證書,本次由來自憲法、行政法、民法、民訴、刑法、刑訴、馬哲、思政等各專業學科、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十餘名法大青年教師,組成「全明星」陣容,為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及思政課建設提供法大智識。

李雙辰代表法大為史家小學、北京二中的老師頒發研究生實習實踐指導教師證書,同時,史家小學和北京二中還聘任了法大研究生作為校外法治輔導員。

聘任儀式結束後,史家小學和北京二中舉辦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公開課,法大師生和小學生們一起通過詩歌朗誦、憲法宣誓、視頻微課等形式開展了憲法宣傳活動。

王磊表示,「大中小法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程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對樹立憲法權威、樹立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三校聯合對創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模式、開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道路具有引領作用,可以在全國樹立榜樣,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三校合作探索新時代青少年法治...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傑為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新時代青少法治教育,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時值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12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二中、東城區史家小學舉行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籤約儀式,積極探索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新路徑和新方式
  •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啟動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
    今天是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於昨天啟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未來三校將通過「同上一節課」、共同備課等形式共同探討大中小學法治一體化教育。「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啟動儀式現場,伴隨著史家小學同學們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代表的宣誓聲,史家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王丹老師及法大研究生乞雨寧通過「雙師授課」方式,共同展示了一節法治微課《法治暢談》。
  • 橫跨大中小學,北京三所學校共建法治與思政教育一體化基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12月3日上午,為全面推進新時代青少法治教育,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時值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中國政法大學、史家小學、北京二中舉辦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籤約儀式,旨在以法治教育為突破口,尋找大中小不同年段法治教育的聯通點
  • 補足學校法治教育「短板」刻不容緩!
    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今天是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二中、史家小學於昨天啟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基地,未來三校將通過「同上一節課」、共同備課等形式共同探討大中小學法治一體化教育。
  • 中國法學會研究部與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合作籤約儀式在京...
    5月2日,中國法學會研究部與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合作籤約儀式在京舉行   2018年5月2日,中國法學會研究部與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合作籤約儀式在京舉行。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法學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係。要打破高校和社會之間的體制壁壘,將實際工作部門的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引進高校,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際工作者之間的交流。
  • 中國政法大學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全國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9年11月9日,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全國學術研討會」於北京召開。本次會議旨在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創新發展。
  • 大黑馬:北京市第十九中學、中關村四小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附屬小學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馬懷德在講話中代表學校向海澱區委區政府、海澱區教育系統對我校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並介紹了學校發展歷程以及在法治教育方面,特別是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此次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加掛中國政法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不僅是強強合作、互利共贏,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書記考察法大重要講話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
  • 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部校共建模式探析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光明日報社與中國政法大學共建光明新聞傳播學院正式籤約掛牌一年多來,在部校共建領域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本文立足高等新聞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從智庫建設、專業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面,總結了部校共建的經驗,並嘗試提出部校共建深入推進的意見和建議。
  • 大學系列|中國政法大學
    1982年,鄧小平同志提議將籌辦"中國政法大學"作為重要議題討論,在關於加強政法工作的指示中明確指出,"要抓緊籌辦中國政法大學,把它辦成我國政法教育的中心"。9月,司法部工作組抵達北京政法學院開展調研,經過兩個月的專題調研,司法部工作組離開學校,向中央匯報考察情況。中央認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的條件基本成熟,同意以北京政法學院為基礎建立"中國政法大學"。
  • 中國大學100強——第74位中國政法大學
    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闢昌平校區。截至2017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設有昌平校區、海澱校區,教學行政用房共計173722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9747.62萬元,館藏紙質文獻達246.6萬冊。
  • 深化校地合作 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南充市與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
    11月25日,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專題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市政府副秘書長王英明,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教授趙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詹承豫,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助理教授崔俊傑等參加會議。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任潔平主持會議。
  • 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未來小學,是志在家國、學無邊界的孩子生命成長主場
    、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 王歡教育關乎未來。在史家教育中,「三德」解決了「立什麼德,樹什麼人,怎樣立德,怎樣樹人」的問題,從而確保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與此同時,「三德」貫通了人的類性、群體性和個體性的發展,成為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史家教育中的和諧體現。
  • 中國政法大學念好「四字訣」全面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創新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以「學在前、幹在先、做在實」的責任擔當進一步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捍衛憲法權威,全面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工作。  念好「學」字訣,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義。
  • 做好新時代法學研究華東政法大學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推進和提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政基地建設,12月20日,華東政法大學舉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理論研討會。
  • 中國政法大學大健康法治政策創新中心揭牌暨第四屆全國老齡法律...
    中國政法大學大健康法治政策創新中心揭牌暨第四屆全國老齡法律論壇召開--法制網10月24日,中國政法大學大健康法治政策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暨第四屆全國老齡法律論壇在北京京儀大酒店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政法大學大健康法治政策創新中心、北京老齡法律研究會主辦,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社會法研究所承辦。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兼營運長劉挺軍,泰康保險集團助理總裁兼審計責任人周立生,泰康保險集團合規負責人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靳毅,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葉靜漪,北京老齡法律研究會會長陳洪忠,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馮世勇、時建中出席儀式。
  • 盤點北京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史家小學表演讓家長又笑又羞
    垂楊柳中心小學上午請來了三位來自交通系統的「北京榜樣」,給學生們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課。三位「北京榜樣」分別是北京市勞模、北京公交集團客二分公司41路駕駛員孟大鵬;北京公交集團物業分公司陳光;北京地鐵運三分公司十號線列車駕駛員王俊鵬。他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綠色出行,通暢北京。安全第一,從我做起。」孟大鵬首先為大家講述了一個「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的故事。孟大鵬有著本科學歷,以前曾在外地當過高中教師,並做到年級組長。後來因為要照顧年邁有病的父母,他回到北京。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家校之間「理念共識、教育共謀、管理共為、成長共享」,努力做到「講職責、少指責」「應到位、少越位」「倡等待、少替代」「多動腦、少動惱」「常對話、少對抗」。我們進而呼籲家長要重視家庭教育之外的新時代社會的發展和新時代教育的提倡,不斷推動家庭教育結構的調整與充實。
  • 瞭望丨西南政法大學校長 付子堂:薪火相繼 書寫新時代法治華章
    他表示,西政70年來的發展始終與法治中國建設同向同行,未來還將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薪火相繼,書寫新時代的法治華章。    「西政精神」歷久彌新    《瞭望》:2020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回望歷史,你如何看待西政今天的發展?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劉伯承是首任校長。
  • 中國政法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1954年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 瞭望|如何培養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專訪西南政法大學校長...
    近日,西南政法大學校長、知名法學家付子堂教授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就西南政法大學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答記者問,並闡述了學校未來發展的「危」與「機」。他表示,西政70年來的發展始終與法治中國建設同向同行,未來還將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薪火相繼,書寫新時代的法治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