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瀋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更有底氣。我的職業理想是將來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快遞分公司。」11月26日,瀋陽職業技術學院19級物流管理專業宋可新興奮地告訴記者。
2020年瀋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昨日圓滿收官。截至2020年,大賽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大賽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教的辦賽宗旨,高水平引領了瀋陽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效果十分顯著。」市教育局職成處副處長張金偉介紹說。
「大賽緊跟行業、企業發展需求。以前我們的學生只能參加智慧物流賽項,如今大賽新增了快遞、供應鏈等賽項,與我們的專業課程設置完美對接。」瀋陽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力峰表示。該校物流賽項領隊老師欒銳也表示:「以賽促學,經過大賽打磨的尖子生,對學校專業提升影響巨大,帶動全年級學生整體水平提升。」
2020年,瀋陽職業院校新批22個專業,包括物聯網、3D列印等9個專業對接城市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大賽也有針對性地增加了這些專業的賽項。
「大賽引領教育,技能改變人生。參加一次大賽,相當於學生一年的校園學習。」瀋陽艾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博介紹,「今年,作為大賽的賽企融合籤約企業,我們感覺到瀋陽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賽級別高,賽事標準高,很多方面可與國賽,與世界大賽對接。」
「大賽一年比一年成熟,參賽選手的完成度更是逐年提升。一場40分鐘的實操比賽,今年有職校學生團隊30分鐘就高標準完成了。」大賽評委、瀋陽工學院李松菲老師介紹。
「大賽讓我們看到了職校學生的光明前途。」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趙榕連續兩年擔任大賽評委,她表示,大賽提升了職校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樹立職業目標。
與此同時,大賽更推動了職校教師的成長。焊接賽項評委李兵,曾獲焊接賽項教師組一等獎。
李兵表示:「沒有國賽經歷的老師,培養不出國賽的金牌選手。各校參賽隊的帶隊教師一定是各校技術水平最高的老師。再加上大賽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教師組比賽,直接促進老師們技術能力的飛速提升。」
職業院校每年吸引大量外地年輕人來沈讀書。來自市教育局的統計:每年有三萬多名青年學生進入瀋陽的中職院校讀書,其中60%學生是非瀋陽戶籍的學生。而每年中職院校的畢業生中,85%會留在瀋陽就業……形成了「招得進來,育得好,留得住」的良性循環。
從2015年開始,大賽累計吸引瀋陽經濟區79所中高職院校參賽,還吸引到大連、遼陽等城市的職校參賽,真正了實現「師生同臺、中高職同步、經濟區同賽」的創新突破。承擔了大賽8個賽項的瀋陽職業技術學院,其教務處副處長李雲飛介紹:「早在開賽前,全省多所職業院校就已經在網絡上開展模擬對抗,促進了參賽選手的飛速進步。」就像首次參賽的二年級女生常瑩說的:「經過大賽磨鍊,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2020年瀋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設置52個賽項,共吸引1300餘名職校學生參賽,比賽項目、參賽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大賽還創造性探索與「1+X」證書制度相銜接,在6個賽項上與國家試點企業合作辦賽,促進各大企業爭相來大賽「掐尖」,參賽學生高品質就業。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封葑/文 王雁/攝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