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護理性美容作業項目
(1)新車開蠟。汽車生產廠家為防止汽車在儲運過程中漆膜受損,確保汽車到用戶手中時漆膜完好如新,汽車總裝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在檢查合格後,對整車進行噴蠟處理,即在車身外表面噴塗封漆蠟。封漆蠟沒有光澤,嚴重影響汽車美觀,且易黏附灰塵。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銷售商在汽車出售前就對汽車進行除蠟處理,目前我國還很少有汽車銷售商實施這項工作。為此,用戶購車後必須除掉封漆蠟——俗稱開蠟。
(2)汽車清洗。為使汽車保持乾淨、整潔的外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汽車進行清洗。汽車清洗是汽車美容的首要環節,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它既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一種經常性的護理作業。按汽車部位不同,清洗作業可分為車身外表面清洗、內室清洗和行走部分清洗。車身外表面主要有車身漆面、車門窗、外部燈具、裝飾、附件等;內室主要有篷壁、地板(地毯)、座椅、儀表臺、操縱件、內部裝飾、附件等;行走部分主要指汽車底盤有關總成殼體表面。
對車身漆面的清洗可分為不脫蠟清洗和脫蠟清洗兩種。不脫蠟清洗是指車身表面有蠟,但是不想把它去掉,只是洗掉灰塵、汙跡。清洗方法主要是通過清水和普通清洗劑,採用人工或機械清洗。脫蠟清洗是一種除掉車漆表面原有車蠟的清洗作業。有些汽車原先打過蠟,現在需要重新打蠟上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洗車的同時將原車蠟除淨,然後再打新蠟。脫蠟洗車使用脫蠟清洗劑,該清洗劑可有效地去除車蠟。用脫蠟清洗劑洗完之後,再用清水將車身表面衝洗乾淨。
(3)漆面研磨。漆面研磨是去除漆膜表面氧化層、輕微劃痕等缺陷所進行的作業。該作業雖具有修復美容的性質,但由於所修復的缺陷非常輕微,只要配合其他護理作業,便可消除缺陷,所以把它列為護理性美容的範圍。漆面研磨與後面的拋光、還原是三道連續作業的工序,研磨是漆面輕微缺陷修復的第一道工序。漆面研磨需使用專用研磨劑,通過研磨/拋光機進行作業。
(4)漆面拋光。漆面拋光是緊接著研磨的第二道工序。車漆表面經研磨後會留下細微的打磨痕跡,漆面拋光就是去除這些痕跡所進行的護理作業。漆面拋光需使用專用拋光劑,通過研磨/拋光機進行作業。
(5)漆面還原。漆面還原是研磨、拋光之後的第三道工序,它是通過還原劑將車漆表面還原到「新車」般的狀況。還原劑也稱「密封劑」,它對車漆起密封作用,以避免空氣中的汙染物直接侵蝕車漆。還原劑有兩種,一種叫還原劑,另一種叫增光劑。增光劑在還原作用的基礎上還有增亮的作用。
(6)打蠟。打蠟是在車漆表面塗上一層蠟質保護層,並將蠟拋出光澤的護理作業。打蠟的目的:一是改善車身表面的光亮程度,增添亮麗的光彩;二是防止腐蝕性物質的侵蝕,對車漆進行保護;三是消除或減小靜電影響,使車身保持整潔;四是降低紫外線和高溫對車漆的侵害,防止和減緩漆膜老化。汽車打蠟可通過人工或打蠟機進行作業。
(7)內室護理。汽車內室護理是對汽車控制臺、操縱件、座椅、座套、頂棚、地毯、腳墊等部件,進行的清潔、上光等美容作業,還包括對汽車內室定期進行的殺菌、除臭等淨化空氣作業。汽車內室部件種類很多,外層面料也各不相同,在護理中應分別使用不同的專用護理用品,確保護理質量。
2.修復性美容作業項目
(1)漆膜病態治理。漆膜病態是指漆膜質量與規定的技術指標相比所存在的缺陷。漆膜病態有上百種,按病態產生的時機不同可分為塗裝中出現的病態和使用中出現的病態兩大類。對於各種不同的漆膜病態,應分析原因,採取有效措施,積極防治。
(2)漆面劃痕處理。漆面劃痕是因刮擦、碰撞等原因造成的漆膜損傷。當漆面出現劃痕時,應根據劃痕的深淺程度,採取不同的工藝進行修復處理。
(3)漆面斑點處理。漆面斑點是指漆面接觸了柏油、飛漆、焦油、鳥糞等汙物後,在漆面上留下的汙跡。對漆面斑點的處理應根據斑點在漆膜中滲透的深度不同,採取不同的工藝。
(4)汽車塗層局部修補。汽車塗層局部修補是當汽車漆面出現局部失光、變色、粉化、起泡、龜裂、脫落等嚴重老化現象或因交通事故導致塗層局部破損時所進行的局部修補塗裝作業。汽車塗層局部修補雖作業面積較小,但要使修補漆面與原漆面漆膜的外觀、光澤、顏色達到基本一致,需要操作人員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水平。
(5)汽車塗層整體翻修。汽車塗層整體翻修是當全車漆膜出現嚴重老化時所進行的全車翻新塗裝作業。其作業內容主要有清除舊漆膜、金屬表面除鏽、底漆和膩子施工、面漆噴塗、補漆修飾及拋光上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