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家名為「寶雞有一群懷揣著夢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帶領下會創造生命的奇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火遍國內網際網路,並且在9日持續傳播、在朋友圈刷屏。
這家名字長達39個字的公司,為什麼要取這樣「奇葩」的一個名字?公司的兩位合伙人是在炒作嗎?這家公司以後打不打算換名字?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找到了公司的法人代表黨永鋒,他為我們e公司官微,獨家提供了這家「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的辦公室場景……
那麼,這個「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以後主營業務做什麼?黨永鋒說,「目前是要銷售自己品牌的保險套。」以後還打算搭建電商平臺,比如說銷售一些縣域經濟中的土特產。
一開始接到記者電話,他其實是拒絕的……
工商資料顯示,這家「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黨永鋒,註冊地為陝西省寶雞市,註冊時間為2017年5月22日。
通過相關渠道,e公司記者聯繫上了黨永鋒,他開始卻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他對自己突然成為網紅感到很意外,說「公司的發展思路以後會確定,但會是以電商為主」。
工商資料顯示,除黨永鋒外,公司的主要人員還有自然人股東牛曉路和監事戎天真。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0萬元,分別由牛曉路與黨永鋒各出資50%。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子商務(不得從事金融類業務);計算機軟硬體的研究開發、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系統服務;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組織國內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服務;電子產品、文具用品、電子計算機及輔助設備、工藝品、日用品、土特產品、農副產品的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這家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得到了全國網友的高度關注,這讓黨永鋒很意外。他說,這個公司名字意外火了,而他還沒有心理準備。
兩個八零後的創業史 奇葩名字是這樣來的
6月9日,e公司記者通過熟人渠道跟黨永鋒溝通,後來他確定接受了我們的採訪。黨永鋒說,他和公司的另外一位股東牛曉路共同成立了這個公司,因為兩個人是好朋友,以前就計劃著一起做點事。
黨永鋒稱,他和牛曉路都是陝西人,巧合的是他們都是84年的。他從山西的一所高校畢業後,先後在上海、蘇州等地打工,在工廠裡做質檢員。在外漂泊十年之後,他又回到了陝西,決定自己創業。
據他介紹,而他的合伙人牛曉路,就是公司名字中的「牛大叔」,是一個「特別有情懷的人,」以前在酒吧裡做駐場的歌手,現在為了夢想,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創業不容易,還要承擔很多風險。
牛曉路以前在酒吧等地方做駐場的歌手,每個月有3萬塊的收入,而現在自己創業之後,每個月的收入才在一萬左右。為了鼓勵公司的員工,他給大家寫了首歌叫《創業》。
記者通過工商資料查詢發現,牛曉路此前還成立過一家叫「寶雞牛大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有兩個股東。牛曉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外地回到陝西後有人讓他投資理財產品,他投了40萬,結果他投得錢全部被騙光了。2016年又重新起步創業,目前他已經在創業項目投資上超過100萬了。這些錢包括了他這些年來的積蓄和賣房的錢。
那麼,這個「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以後主營業務做什麼?黨永鋒說,「目前是要銷售自己品牌的保險套。」以後還打算搭建電商平臺,比如說銷售一些縣域經濟中的土特產。
對於公司名字的意外走紅後,黨永鋒表示,「自己還是很意外的,也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當時大家一起商量起這個名字,他表示,是為了讓人覺得新穎。但是他表示,「公司確實沒有打算炒作自己。」
「你們這個公司,是打算註冊好一陣子就會改名字嗎?」很多網友也幽默地表示,這麼長的公司名字,會讓會計和填報銷單的人累哭。面對記者的提問,黨永鋒稱:「公司計劃接下來取一個簡稱。」
另外,這幾天在網絡上流傳著這家公司市場部員工的辭職信,黨永鋒表示:「那個辭職信是假的。」
扒一扒網上那些年流傳過的奇葩公司
面對「史上名字最長的公司」霸佔手機屏幕,各路網友紛紛表示不服。他們紛紛扒出了各路「名字很奇葩」的公司。比如:
上海打水漂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賺他一個億投資有限公司及N多「賺他一個億」系列公司
北京怕老婆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呵呵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這類公司也以其鮮明的名字特色,成功博取了廣大網友的眼球。
數數A股歷史上那些奇葩公司名
在大A股的歷史上,有不少名字起得非常奇葩的公司。
2014年8月,正和股份改名為洲際油氣(600759),直接走上了國際化路線,感覺內力頓時增加不少。據了解,正和股份原本是海南一家主營房地產的公司,後來通過收購馬騰公司等海外油氣資產逐步轉型為油氣開發類企業。
2015年5月,多倫股份決定改名字為匹凸匹,試圖蹭上P2P的熱點。此後,該公司因為奇葩名字及「最牛證代」鮮言而名動資本圈。如今公司簡稱已經成為*ST匹凸(600696)。而隨著國家加強了對P2P行業的管控力度,P2P行業的虛假繁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015年,海隆軟體改名為二三四五(002195)。公司官網介紹,2345.com創立於2005年9月,隸屬於上海二三四五網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於打造「網民首選的上網入口」平臺的網際網路企業。公司坐落於環境優美的世界級軟體產業基地——上海浦東軟體園,辦公面積8000餘平米,員工近千人。旗下18款軟體,覆蓋網際網路用戶超過2.6億,億萬級用戶平臺公司。
行業分析師認為,梳理上市公司變更名稱的動機可以發現三大類型,一是由於實施資產重組,導致主業變更,從而更換新名;二是為了突出主業或新業務的品牌而改變名稱;還有一種則是業務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卻先披上了時髦的「新馬甲」,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披上「高大上」的外衣,贏取市場關注,為了抬高股價。正所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抬高股價。」
事實告訴我們,上市公司應該扎紮實實做好經營、練好內功,用靚麗的財務報表向股東和投資者進行回報。而不是在更改名稱上去多花心思,畢竟,如果公司把業績做不好,名字起得再花哨也沒多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