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同志逝世18周年紀念

2020-12-13 央視網
胡耀邦同志逝世18周年紀念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6日 17:02 來源:人民網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他於1980年被選為黨的總書記。

    人民網:4月15日胡耀邦逝世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胡耀邦自青少年起參加革命,長期在黨和軍隊中從事黨、團工作,在「文革」後的撥亂反正和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中有顯著成績,1980年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黨的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布訃告稱,胡耀邦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隊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長期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的領導人。

    4月8日胡耀邦在出席中央政治局會議時,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經全力搶救無效,於4月15日逝世。4月22日,胡耀邦同志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楊尚昆主持追悼會,趙紫陽致悼詞,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以及各界人士、幹部群眾數千人出席。

    出湖南省瀏陽市向東方向行駛,進入一片丘陵地區,地勢漸漸升高。距離瀏陽市區40多公裡的中和鄉蒼坊村就是胡耀邦的故鄉。在這個村子,「西嶺胡氏」安身立命,世代農耕,已經有超過400年的歷史了。

    蒼坊村「西嶺胡氏」所居,為湘贛兩省相交處的羅霄山餘脈。山嶺自羅霄山蜿蜒而來,至瀏陽河南,復又聳起,為「雲居山」。此山之南逐漸開闊,稱「陽穀」。沿著陽穀南行五六華裡,有一座小山嶺,名叫「西嶺」,胡耀邦的故居,就坐落在西嶺的山腳上,背靠山嶺。房前有一條寬約數米的溪流,叫敏溪,終年不絕,叮叮咚咚。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確實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胡耀邦故居是典型的湖南農家建築,坐北朝南,小青瓦,磚木結構,據說始建於清朝鹹豐年間,如此算來已經有140餘年的歷史了。此房自建造以來經過多次修繕,以1995年的修繕最為精工細作。目前所存的房屋是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鍾和哥哥胡名鏡當年所共有的,共計19間房,總面積約450平方米。中間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當年名鏡、名鍾兄弟供奉其父親胡中泮牌位的地方,為兩家共有,作大客堂。經兩代相傳,屬於胡耀邦父親胡祖侖家的房子為7間半,約200平方米。

    胡耀邦在世的時候,這座祖居已經破舊不堪,瀕於倒塌。20世紀80年代的一年,胡耀邦的哥哥胡耀福到北京去,告訴他祖居就要倒了,怎麼辦?胡耀邦說,年代久了,倒就讓它倒吧,外邊倒掉了,人就搬到裡面去住。總之,胡耀邦堅決反對修復故居。

    1995年是胡耀邦誕生80周年,瀏陽市決定修復胡耀邦故居。這項工作於1995年2月開工,7月基本竣工,修復了胡耀邦童年時代的住房、父母與兄長的居室,以及正廳、橫廳、客廳、廚房等。當年9月,胡耀邦夫人李昭曾回這裡參觀故居。12月,胡耀邦故居對外開放。到現在已經接待10多萬人。眼下來的人越來越多。有人在留言簿上寫道:「路雖然難行,我還是來了。」那是因為中和鄉遠離瀏陽市區,靠近江西,道路等級低,從瀏陽開車下來,需要兩個小時。還有人留言:「胡耀邦,是您救了我。」看來這位落筆者當年一定經歷過冤假錯案的煎熬。

    1998年,湖南省決定撥款20萬元,在胡耀邦故居旁修建與故居連成一體的陳列室。這筆資金先到位了10萬元。在資金未能全部到位的情況下,瀏陽市文管所每個職工集資1萬元,於當年完成了陳列館建設。陳列館由瀏陽市設計院設計。當時的計劃還要做得大些,要挖去故居後面的山。後來對設計作了修改,只建了3個房間的小小的陳列館。

    1999年春,為解決胡耀邦故居的地面返潮問題,繼續對地面進行了技術處理。胡耀邦故居紀念館館長尋建農說,來這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了。

    悠遠的耕讀之家,家境越來越苦

    胡耀邦的先人世代居於江西高安縣的浯塘(今龔坊鄉浯塘村)。約在明朝萬曆年的晚期(16世紀末),一個名字叫胡允欽字建十的農民,攜家眷離開江西故土,來到湖南瀏陽的中和鄉定居。這位出生於1569年的胡允欽,被他在瀏陽中和鄉的後人尊為這一支「西嶺胡氏」的先祖,在族譜上稱他為「建十公」。以此算來,到21世紀來臨的時候,這一支胡氏宗族的歷史就有400餘年了。以世代計,胡耀邦是這位胡允欽的第12代孫。

    來到瀏陽定居之後,這一支胡氏家族人丁漸盛,乃幾修家譜,胡允欽的始祖地位也確定了下來。在清朝末年修的胡氏家譜中載有「賞戴頭品頂戴、兵部侍郎、太子少保、欽命湖北巡撫」譚繼洵所作的《一世建十公贊》,在20句贊語後有詩云:「哲人雖往名未終,典型就徵田舍翁。仰瞻遺像契我衷,願肅冠裳拜下風。」這位譚繼洵是「戊戌變法」中「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父親。譚家算得上清代瀏陽第一大家庭,譚氏故居「大夫第」至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能請出譚繼洵為胡氏先祖寫贊,可見胡氏在瀏陽影響之一端了。

    胡允欽的子孫在清朝年間繁衍起來,有的人家世代祖居,有一支遷徙附近的攸縣,也有一支遷到瀏陽東部的小河,還有一些人搬到了文家市、山棗、巖前等地。而胡耀邦的祖上,則世代居住在西嶺。

    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鍾,字秀卿,號毓源,生卒年不詳。大約是清朝道光年間(1840年後)生,光緒中期(1885年前後)卒。胡名鍾最小的兒子胡成瀚,字海文,就是胡耀邦的祖父,生於1858年,卒於1896年,年僅38歲。胡成瀚幼年時好讀書,因稼穡維艱,發蒙後不久即棄讀歸農了。1896年,胡成瀚的第三位妻子邱氏病故,胡成瀚憂傷不已,於同年秋去世。這一年,他的長子胡祖侖(即胡耀邦之父)才14歲。

    胡成瀚夫婦同年逝世,對剩下3個孩子的家庭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變。這時,胡祖侖的妹妹12歲,弟弟祖淮僅8歲。因此,胡祖侖由叔父胡成檻收養,弟妹兩人由伯父胡成杓撫養,總算長大成人。

    由於胡氏族中重視男童啟蒙學習,對貧困家庭有予以資助的傳統,胡祖侖得以上鄉塾,識文斷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繼續深造的可能。那時三湘男子成婚很早,胡祖侖也不例外,在與文家市的農村姑娘劉明倫結婚後,就離開撫養他長大的叔父,回到祖居立戶了。

    成家以後,胡祖侖夫婦始終在貧困中生活。此時家中的田地已經很少,壯年的胡祖侖主要靠挑煤販賣為生。胡祖侖在大革命時期即投身於農民革命運動。此後常年在家鄉務農。1950年,時任中共川北區黨委書記、行署主任的胡耀邦派秘書林成漢回鄉,將胡祖侖夫婦接到四川南充一起生活。以後他們又隨胡耀邦到了北京。1954年5月,胡祖侖在北京病逝。

    胡耀邦母親的一個夢:出生與起名

    當時,胡祖侖夫婦的子女一個接一個來到人世,但在貧困的鄉間,夭折者甚多。據族人回憶,胡祖侖夫婦生育了12個子女(一說10人)。長子胡耀芬早夭,次子胡耀襄於20歲時患骨髓炎病逝,三子胡耀馥(即胡耀福)、四子胡耀邦活了下來,五子胡耀傑、六子胡耀英也都夭折了。

    胡祖侖夫婦還生了6個女兒。長女胡石英長大後與劉裔文成婚,在分娩後死去。次女胡菊華叫「三妹」,大概是胡祖侖的第三個孩子,成年後嫁曾令倩,後改嫁黎先釗。三女胡建中長成後與王朝遠結婚。還有3個女兒不可考,可能在出生後不久就死去了。因為按照胡氏族譜的規定,凡年滿16歲的男性,在世系錄中寫明生卒年,即學歷簡歷,還可以列名於宗祠,享受祭奠。如果16歲以下未成年即死去者,只在母親的名下書「第几子某某殤」,不記生卒年。因此,早夭者的情況多不可考。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祖居中父母所住的大房間裡一張掛帳的大木床上。與中國傳統古書中凡有大人物降生必有異兆的說法相似,胡耀邦成為「大人物」之後,在故鄉蒼坊村亦流傳一件異事:說是其母劉明倫於分娩之日凌晨,夢見一位穿紅袍的人走進了堂屋。這天中午她生下了一個男孩。

    當地有生子「三朝」(即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天)請親朋鄰裡吃飯的習俗。據鄉鄰傳說,母親將生子當天的夢告訴了孩子的三伯父胡祖儀,並請三伯父為新生兒起名字。胡祖儀是鄉裡出名的讀書人,又是私塾先生,當下就說,此夢應兆「文曲星」臨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語云:「觀國之光,首在君王。邦國安定,人民斯樂。」《詩經?大雅?文王篇》亦云:「周離舊邦,其命維新,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為此,胡祖儀就為孩子起名胡耀邦,字國光。胡耀邦小時候父母叫他「九伢子」,由此可判斷,他是家中第九個出生的孩子。

    胡耀邦的母親是否在臨盆之晨夢見過紅衣人,從來沒有得到印證,胡耀邦後來的經歷也說明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曲星」。但胡祖儀確實為胡耀邦起了名字,並在日後始終關心胡耀邦的成長和學習,在胡耀邦5歲時就將他收入胡氏私塾發蒙,以後又帶他到文家市的裡仁小學上學。胡祖儀深刻地影響了少年時代的胡耀邦,也是可以肯定的。

    二萬五千裡的求學路:聰明與頑皮

    對胡耀邦的童年,故鄉的人們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文字上的記錄。養育這孩子長大的蒼坊村只是個十多戶人家散居的小村子。除了父母,那時也沒有什麼人會注意山村伢子胡耀邦。如今去訪問,村民只能大概地說,胡耀邦自幼家貧,很小就跟著父兄上山拾柴,長大一點之後,曾經用樹枝在門前的平地上寫字。

    但人們確信的是,胡耀邦自幼聰明,從小就有勤奮學習的勁頭。他的兩個哥哥是上過私塾的,幼年胡耀邦看到哥哥放學回家寫大字,也曾拿起樹枝在門前的泥上比劃著寫字。

    西嶺胡氏家人,世代以農耕為業,無人靠讀書做官。但是,重視男童的啟蒙教育,卻是這個家族代代相傳的古訓。大約在清朝時期,胡氏宗族就開始設立公益性質的祀田,由族長管理,將收入專用於族裡的兒童教育。再窮的胡氏人家男孩,也能保證得到啟蒙教育。

    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鍾,曾經在房前小山坡上建「種桃書屋」為學館,被同治丁卯年的一場洪水衝毀。兒童教育不可中斷,胡氏館學遂遷入胡氏宗祠,距離胡耀邦的家不過一裡地。延請館學先生的錢和孩子們的學費,都是族中專款支出的。值得注意的是,從設立小學起,女孩也可以上學讀書,這在鄉間是一場深刻的移風易俗。而給胡耀邦起名的三伯父胡祖儀,就是興建小學的倡導者之一。

    1921年,滿了5周歲的胡耀邦入胡氏私塾,在私塾中讀書約一二年,約於1923年進入胡氏小學就讀。1925年9歲,他離開蒼坊村,去20華裡外的文家市上高小。因為設在胡氏宗祠中的興仁小學是一座初小,而當地唯一的高小,就是文家市的裡仁學校。

    裡仁學校的校舍原為一座文廟,創建於1841年,後為文華書院,辛亥革命後改作裡仁學校。

    文家市不是「市」,而是當地群山環抱中的一個集鎮。胡耀邦漸漸懂事以後,家境越來越困難了,除了種地,父親胡祖侖靠挑煤為生,一大早趕到文家市去挑出煤來到東鄉去賣。胡耀邦到文家市讀高小,早出晚歸,清晨往往和父親結伴而行。到學校去的20裡山路,是對胡耀邦的最初鍛鍊。整整4年,至少1200個來回,堅於求學的胡耀邦默默地走了一天又一天。在投身紅軍、參加二萬五千裡長徵前,他已經在求學的山路上先走了一個二萬五千裡。

    在家鄉的懷抱裡,胡耀邦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根據鄉人的回憶,童年的胡耀邦喜歡在正月裡跟隨兄長們耍龍燈,10歲時已可以加入到龍燈隊裡去了。而胡耀邦自己則對小時候的一次惡作劇記得很清楚。有一年,胡耀邦隔壁鄰居辦喜事,胡耀邦和幾個七八歲大的孩子,見到大人喝酒喝得那麼高興,不知道為什麼酒竟有這般神奇。於是他們上前偷了一壺,躲起來一頓痛飲,結果一個個醉倒在天井溝裡,被大人們發現,挨了一頓打罵。從那以後,胡耀邦對酒有了認識,從此終身不多喝酒。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第一次見到毛澤東

    當時,經過「五四」新文化的洗禮,小學課程已與過去大不相同,開設了國文、算術、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等新式科目。隨著大革命高潮漸起,學校裡又開出了「三民主義」課。裡仁學校的校長陳世喬是當地知名的知識分子,此時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文家市黨支部書記。裡仁學校裡還有一位教師甘恩藻也是中共黨員。

    胡耀邦到文家市上學時,湖南農民運動漸漸高漲,各種革命活動在學校裡公開進行。瀏陽是湖南農民運動聲勢最大的地區之一。「四大」以後的中共逐漸重視農民問題,為在湘東開展農民運動,中共湘區委員會於1924年冬先後派遣潘心源、田波揚、夏明瀚等人到瀏陽建黨。1926年,瀏陽建立了青年團組織。這年夏天,瀏陽已經有300餘名中共黨員、200餘名團員,各鄉出現了農民協會。隨著大革命浪潮的高漲,瀏陽農民協會領導了減租減息鬥爭。

    到1927年,瀏陽的團員已經增至2300多名,其中就有日後新中國的高級領導人王震、宋任窮、王首道、楊勇、張啟龍、李志民、張翼翔、李貞等人。

    1927年北伐軍進入瀏陽,當地農民運動蓬勃發展。1927年5月21日,國民黨在湖南發動「馬日事變」。下旬,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柳直荀組織長沙周圍各縣農軍圍攻長沙,瀏陽農民協會組織起了數萬人的武裝隊伍,參加攻打長沙的戰鬥。後來雖然沒有打下長沙,瀏陽農民軍力量之強也可見一斑。

    進了高小的胡耀邦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被校長陳世喬指定擔任少年先鋒隊隊長和宣傳組組長。胡耀邦的表兄楊世俊(楊勇)也在同一個學校就讀。楊勇的母親楊世珍和胡耀邦的母親是堂姐妹,胡耀邦和楊勇的關係也很親密,經常在一起玩。楊勇比胡耀邦大兩歲,於1927年4月在裡仁學校加入青年團。

    1927年秋,大革命失敗,裡仁學校一度被查封,校長陳世喬、教師吳千晉、尤清風受通緝,避難於江西九江,不久都被國民黨當局探悉,均遭殺害。噩耗傳來,胡耀邦曾約同學冒險去教師家中悼念。不久,裡仁學校複課,胡耀邦回到了學校。

    當年9月9日,毛澤東組織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部隊被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共3個團,其中的第3團由毛澤東指揮,於9月11日從江西銅鼓來到湖南瀏陽。另兩個團也朝瀏陽趕來。9月19日,全師3個團在文家市會師。這就是中國革命史上有名的事件―――「文家市會師」。

    會師當晚,毛澤東在裡仁學校後棟教室裡召開了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議,討論了起義部隊的進軍方向問題。參加會議的有總指揮盧德銘、師長餘灑度和各團營級以上幹部。毛澤東指出,此時總的形勢是敵強我弱,攻打中心城市已不可能,建議放棄攻打長沙的原議,改而沿著羅霄山脈南下,開闢農村根據地。毛澤東的建議遭到師長餘灑度的反對,卻受到總指揮盧德銘等大多數人的支持,因此通過。

    9月20日清晨,起義部隊1500餘人在裡仁學校的操場上集合,聽取毛澤東向湘南進軍的動員報告。毛澤東在這次講話中有一句名言:「我們這塊小石頭總有一天會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

    這時候,一群小學生爬在學校的圍牆上,親眼看到了這個歷史性的場面。胡耀邦就在其中。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澤東講完話以後,帶隊向江西進發。胡耀邦隨著表哥楊世俊(楊勇)等同學在紅軍身後一直送到高升嶺。這時,胡耀邦12歲。

    作文,英語,體育,從「九結巴」到演說家

    1929年夏,胡耀邦高小畢業,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當時瀏陽縣唯一的初級中學―――瀏陽縣立中學。他在語文畢業考試時,寫了一篇描述農民艱辛生活的作文,教師批為第一名。後來胡耀邦本人也感到遺憾的是,這篇作文沒有保留下來。

    瀏陽縣立中學是一所遠近聞名的學校,校長吳記猷主張宣傳新思想、新文化、一天,他在學生作文欄中看到了胡耀邦的一篇文章,讀後非常讚賞,親自在全校師生中介紹。胡耀邦的各門功課都相當優秀,不僅數理化成績突出,常令農村孩子感到為難的英文也沒有難住他,胡耀邦的英文成績總是全班第一。當時的英文老師喻科盈常在胡耀邦的英文作業上批寫「VeryGood(很好)的字樣。對這位老師,胡耀邦一直是記得的。1981年,後任冶金部安徽馬鞍山礦山研究院理化室主任的喻科盈已經退休,胡耀邦曾親筆致信老師,邀請他到北京旅遊。次年7月,喻科盈如約而往,受到了胡耀邦的接待,一起吃了晚飯。

    胡耀邦生來好動,雖然個頭矮小,卻喜歡體育,常和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同學同場競技。除了喜愛體育,胡耀邦還喜歡作鼓動演說。他從小有些口吃,因此父親叫他「九結巴」。然而因刻苦地練習演說,胡耀邦漸漸矯正了口吃,成為一位口若懸河的演說家。

    胡耀邦在瀏陽中學的生活是短暫的,不到一年。

    一個少年開始成為職業革命家

    瀏陽農村被秋收起義的火種點燃了。1929年11月,中共湖南省委派王首道回到瀏陽秘密工作,恢復和發展黨團組織。12月,夏明瀚到瀏陽恢復了縣委。逐漸在瀏陽全縣建立了13個區委,有黨員2400人。縣委還組織了「瀏東遊擊隊」,開展武裝鬥爭。

    胡耀邦的家鄉,是中共活動的中心地帶。紅軍走後的1928年,文家市恢復了中共組織,成立了僱農協會。胡耀邦的父母雙親和哥哥姐姐都參加了革命。胡祖侖是鄉蘇維埃政府的土地委員,劉明倫當上了鄉婦聯主任,哥哥胡耀馥(福)是兒童團長,後任團支部書記。大姐也參加了蘇區的婦聯,還有許多親屬先後投身革命。

    親人們的行動影響了胡耀邦,1929年12月,回家度寒假的胡耀邦積極參加革命鬥爭,由時仁鄉少共書記楊國英介紹,他在家鄉秘密加入青年團。胡耀邦的表哥楊勇,則先一步投奔紅軍去了。

    1930年4月,瀏陽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經中共湘鄂特委部署,瀏陽縣的赤衛隊武裝在東鄉組織暴動。此時,由軍長黃公略率領的紅6軍由東而來,一度攻佔瀏陽縣城。

    紅軍前鋒將到,瀏陽全城戒嚴,學校停課,瀏陽中學的學生被強制疏散。胡耀邦隨同學到了長沙。家鄉人得知後找人把胡耀邦接了回來,擔任鄉少年先鋒隊隊長兼兒童團團長。胡耀邦從此告別學校,開始了自己作為職業革命家的一生。因離校時走得匆忙,胡耀邦還有一箱書放在學校沒有帶回家。這箱書始終留在他的印象中,很久以後還不斷說起。

    胡耀邦到時仁鄉之前,鄉少共組織已有兩名工作人員,都是胡耀邦的小學同學,如今迎回了組織能力特別強的胡耀邦,他們非常高興,即決定創辦一所「少共列寧學校」,開設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課,胡耀邦擔任政治和文化教員。這個學校辦得新鮮,引起了鄉裡農民的注意,因此得到瀏陽少共兒童總局的表揚。

    在這段日子裡,手提一個石灰桶走村串鄉,在牆壁上書寫大幅標語,是胡耀邦經常從事的工作。待到建國以後他當了團中央第一書記,還曾多次回憶起自己的這番經歷。

    這年10月,胡耀邦被調到18區委做宣傳工作。他剛到區委不久,就碰上中共湘東特委派人到瀏陽挑選青年幹部,胡耀邦入選,前往江西。他從此離開了自己家鄉,離開了生他養他的胡氏祖居,走向一個遼闊的天地。

    告別的那天,母親拖著小腳為兒子送行。這時,胡耀邦距自己的15歲生日還差一個月。(摘自《南方周末》作者:錢江)

責編:趙旋璇

相關焦點

  • 駐馬店市第二小學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44周年活動
    武會娜 司淼 文/圖今年9月9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逝世44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中共駐馬店市第二小學黨支部舉行了紀念活動。今天,在紀念偉人逝世44周年之際,二小全體黨員重溫開國大典,再次感受那一神聖而又偉大的時刻。
  • 保山創作歌曲《春天的人》紀念楊善洲同志逝世10周年
    今年是楊善洲同志逝世10周年,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好楊善洲精神,充分激勵全市上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決心,鼓足幹勁拼勁,奮力推進保山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 【錦繡記憶】陳南崗:鐫刻在心中的偉大豐碑—— 獻給胡耀邦同志
    2015年11月20日是尊敬的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如此偉大的人物由我來寫篇紀念文章實在是不夠資格,但耀邦同志確實是我們家的恩人,是他親自平反了我父親的冤案,親手打碎了壓在我們全家身上長達21年的精神枷鎖,給了我們重新在陽光下生活的權利,如此的恩情怎能忘懷,又怎能不在他100年誕辰之際代我們已經逝去的父母向他獻上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來源:澎湃新聞】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多地在12日均舉行了相關悼念活動。 據新華社消息: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簡短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復旦大學紀念蘇步青逝世周年     本報訊 昨天,復旦大學舉行蘇步青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會。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聖坤,市政協副主席、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民盟市委副主委謝遐齡,著名數學家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潛、洪家興院士等蘇步青先生門下桃李等出席了紀念會。
  • 胡氏宗親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燭光裡的媽媽 - 毛阿敏3月12日,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故居,五嶽控股集團主席胡鎮已從信陽來京沉痛悼念胡耀邦夫人李昭
  • 紀念胡耀邦105周年誕辰丨陳侃章:歷史地看待「真理標準討論」問題
    1979年,胡福明在南京大學給哲學系學生講課 2008年,為「真理標準討論」三十周年。開年以來,各種紀念文章紛紛發表,包括當事人的回憶,參與者的心路,乃至記者文人的描述,亦撲面而來。其實,早在1985年1月,針對愈演愈烈的《實》文作者爭議問題,楊西光主持《光明日報》社相關人員,整理出《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寫作和發表經過》,作出如下結論:「綜上所說,這篇文章是胡耀邦同志支持並審查同意的。光明日報和中央黨校的上述幾個同志(即楊西光、馬沛文、王強華和吳江、孫長江)支持和參加了撰稿和編發,作了多次重大修改。」
  • 法國在疫情中低調紀念戴高樂逝世50周年
    中新社巴黎11月9日電 (記者 李洋)11月9日是戴高樂將軍逝世50周年。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官方當天舉行規模很小的紀念活動。今年不僅是戴高樂逝世50周年,還是戴高樂誕辰130周年,以及他發表《告法國人民書》80周年。因此,今年是名副其實的「戴高樂年」。
  • 紀念毛澤東逝世44周年 重溫毛澤東經典詩詞
    武會娜 文/圖 2020年9月9日10時許,在李燕校長帶領下,駐馬店市第十三小學全體教師齊聚大會議室,共同緬懷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我們將永遠銘記,毛澤東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集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革命家、軍事家、詩人和書法家於一身的偉大人物,更因為他改變了中國、發展了中國、強大了中國。
  • 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紀念孫中山逝世94周年
    中新社臺北3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今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臺灣多個政黨、團體當天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致敬。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4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排右)前往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黨主席鬱慕明、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分別向孫中山銅像敬獻花圈。臺灣福建總商會、藍天行動聯盟等多個民間團體也前往致意。
  • 胡耀邦1915-1989
    100周年紀念日。  胡耀邦同志是我黨卓越的領導人,曾任黨的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縱觀胡耀邦同志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在舉國上下紀念胡耀邦同志的光輝事跡和歷史性貢獻之際,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推出了三卷本《胡耀邦(1915-1989)》,作為獻禮,以示紀念。
  •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中國民眾以多種方式紀念毛澤東逝世37周年(圖)      9月9日,遊客們在長沙橘子洲瞻仰青年毛澤東雕像當天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紀念日,中國民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懷念這位偉大領袖。毛澤東生於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中新社發 楊華峰 攝       9月9日,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外排起了長隊。2013年9月9日是毛澤東逝世37周年忌日,紀念堂也於當日調整了開放時間,延長半天開放,以便於民眾前來瞻仰、紀念。
  • 《人民日報》上的胡耀邦最後3年:較多涉送花圈
    有18名中央政治局委員、2名候補委員參加了這次會議。此外,與會的還有中央書記處書記4人;中央顧問委員會負責人17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人2人,以及「其他有關同志」。會議對胡耀邦同志進行了嚴肅的同志式的批評。《公報》稱,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同意胡耀邦辭去黨中央總書記職務,緣由是他「違反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在重大的政治原則問題上的失誤」。
  • 憶愛潑斯坦與《今日中國》西文版——紀念愛潑斯坦同志逝世十四周年
    愛潑斯坦同志無論是在講課時還是在與他人交談時,總是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善於對某些現象做出恰如其分和含義深刻的比喻。且不說他對英語應用或翻譯方面所列舉的諸多笑話,僅以我親身經歷,就碰到了如下幾個事例。1988年,我陪一位西班牙記者在京訪問。經愛潑斯坦夫人黃浣碧同志安排,我同記者到友誼賓館採訪愛潑斯坦同志,雙方進行了友好的交談。
  • 大慶油田紀念鐵人逝世50周年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雲普)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紀念日。當天,來自大慶油田各條戰線的人們齊聚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多樣的紀念活動,深切悼念鐵人,緬懷鐵人事跡,表達崇高敬意,凝聚起奮進前行的力量。
  •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
    宋美齡逝世10周年 臺灣圓山飯店辦紀念特展www.fjsen.com 2013-10-17 08:51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中評社劉冠廷攝)東南網10月1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北圓山大飯店為緬懷蔣宋美齡,正在飯店內舉行「蔣夫人宋美齡女士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活動,展出其珍貴照片,以及有關紀念文物。蔣宋美齡是圓山大飯店創始人,2003年10月23日病逝於美國紐約,「中華郵政」今年還為她發行紀念郵票。
  • 臺灣各界舉辦各種活動 紀念孫中山逝世90周年
    本報臺北3月13日電(記者吳亞明、王 平)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通過舉辦系列展覽、學術研討會、紀錄片發表會、兩岸合唱音樂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國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和島內各界人士,當日先後來到臺北的「國父紀念館」,向孫中山先生銅像鞠躬、獻花。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中新網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紀念日 紐約粉絲舉行緬懷活動 (1/3) "← →"翻頁
  • 九九的懷念——河北灤州三中紀念毛主席逝世44周年
    2020年9月9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44周年紀念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灤州市第三中學黨員、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合在我校延安廣場,深切緬懷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
  • 土耳其孔亞城舉辦魯米逝世747周年紀念儀式
    中國旅遊新聞網12月17日訊 賈拉爾·阿德丁·魯米(Jalāl al-Dīn Rūmī)逝世747周年之際,土耳其將舉行 「Seb-i Arus」 儀式來紀念這位以寬容和仁愛,無論宗教、教派和種族,用博愛擁抱全世界的偉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