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致力於三農社會資訊與問題,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社會問題請點擊關注!
本期關鍵詞:開學季、幼兒園學費
時間:早上六點
「二丫、二丫……」
「快起床了,今天開學,起來吃早飯了」
「哦……」嘴裡答應著,繼續挺屍中。
時間:早上七點
「二丫、二丫,快遲到了」,習慣了晚睡的暑假,睡下已經半夜,早上習慣性的賴床。
一頓著急忙慌,總算洗漱完畢,匆匆喝了兩口米粥,拎著書包上了三輪車,去往闊別近倆月的學校。
二丫是小女兒,去年開始上幼兒園小班有一半時間在家裡度過,第一個學期不願意呆在學校,各種哭鬧,吵著回家,三天兩頭的不去學校;下學期更好,因為新冠肺炎直接不用去了。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今天又是上學的日子,小孩子愛玩,家裡總沒有學校的小朋友多。
但是今天並不是直接就上課,主要升到中班,主要報名交學費,見識一下大半年沒有見到的小朋友。
家裡到幼兒園很近,電動車五分鐘就可到達,路上都是送小孩報到的家長,雖然現在疫情解除,但是還是不少家長孩子帶著口罩,學校門口也設立消毒水,體溫計,家長的健康碼同樣也要出示。
不要小看我們農村防護病毒的決心和態度,並不比城市弱,甚至更注重防護,畢竟為了孩子家長可以更卑微。
猝不及防,學費上漲
自覺排隊,一米一人交學費,去年我們這裡幼兒園一人一學期600塊,對於農村家庭來說還可以接受,家長早上送,中午接,一日三餐在家裡吃,乾淨衛生也放心。
而輪到二丫交學費時才知道今年竟然漲價了:1000塊!
對於心理沒有預期的家長,一時間也有些懵,畢竟沒有心理準備,將近翻了一倍的水平。當然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說著「怎麼漲這麼多」也都交了錢,有些沒有帶夠錢的家長也都表示明天補上。
匆匆交了錢,報導以後,二丫和同學都去爭著玩滑梯去了,一點都有因為學費漲價而帶來的情緒,只能心裡感嘆一句:童年真好。
不覺晌午過半,帶著依依不捨的二丫回了家。
上學,學費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門檻,義務教育階段還好,只是繳納些學雜費之類,當然課外書就貴了些。而幼兒園其實沒有個標準,前幾年有五百的六百的,而現在則是一千兩千的,不知道是什麼漲了。
要說教師工資吧,還是那麼多,公立幼兒園場地也沒有房租,設備玩具變化的也不多。而經過疫情摧殘的我們則是收入下降,面臨失業的風險。
雖說1000並不是很多,但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開銷。畢竟還有其他的花項,就像新農合、人情來往的禮金、穿衣吃飯等等,一加十十加百的就開始捉襟見肘。
但是在農村除了種地有些收益外,需要花費就只能進城務工,而孩子老人只能留守在家,如此往復循環。
你們那裡是否已經開學呢?學費多少?是否合理?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