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震教授課題組因科研工作需要,招聘專職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和博士後各一名。
一、崗位描述:
崗位一:單細胞分析技術及其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研究任務獲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項目的資助,擬發展出能檢測和定量分析活體單細胞中的低拷貝數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新穎單細胞分析技術。該研究任務目前進展順利,已發展出基於活體免疫微萃取和等離激元增強拉曼光譜的單個活細胞蛋白質檢測技術(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3215–13218),而且擴展至單個活細胞內的microRNA的檢測。活體免疫微萃取技術主要利用抗體、分子印跡聚合物(課題組自主優勢技術)、核酸適配體(課題組自主技術)和核酸互補探針為親和萃取配基。本項目採用的檢測技術為基於等離激元學的光譜和質譜技術。該技術可望在重大疾病診斷、細胞質量分析、個性化藥物篩選和神經科學研究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
崗位任務:1)獨立或協同課題成員完成儀器系統的構建;2)單細胞分析新技術研究(活體微萃取與光譜、質譜聯用);3)單細胞分析技術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研究(完成其中2項即可)。
崗位二:仿生識別及生命分析應用
研究任務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資助,擬發展仿生分子識別材料,應用於親和分離、疾病診斷、癌細胞靶向識別和仿生催化等應用。已有代表性成果:1)Nat. Protocol. 2017, 12, 964-987;2)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0211-10215 (金領);3)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6173–6176;4)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0386-10389; 5)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7451-7454。
崗位任務:1)新穎分子印跡材料的設計、合成和應用研究;2)酶的識別與催化功能的仿生模擬及應用(完成其中1項即可)。
二、應聘要求:
1、具有分析化學、材料化學或化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具有光學儀器或裝置搭建、單細胞分析或化學生物學研究經歷者優先。
2、熱愛科學研究,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能力,在JACS、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Adv. Mater.等專業或綜合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1篇以上或者在Anal. Chem.和Chem. Commun.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過研究論文多篇。
3、年齡在35周歲以下。
4、吃苦耐勞,具有團隊協助精神,有良好的中英文寫作能力。
三、工資待遇:
本崗位為南京大學專任科研崗位。博士後聘期為兩年,副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的聘期為三年,可延聘三年。年薪12-30萬,具體面議;同時享受南京大學專職科研人員的福利待遇。具體相關政策詳見人力資源處網站《南京大學專職科研系列崗位聘任辦法》文件。副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在聘期結束後,業績者,可申請應聘副教授;特別者可直接申請南京大學「登峰人才支持計劃」B層次(參見:https://hr.nju.edu.cn/83/4a/c5977a164682/page.htm)。
四、劉震教授及課題組簡介:
劉震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本課題組主要從事仿生識別及其在生命分析中的應用的研究,通過篩選和合成核酸適配體和分子印跡聚合物,與色譜、質譜、光譜和納米技術相結合,發展新穎的親和分離、疾病診斷、單細胞分析、個性化藥物篩選及仿生催化等新方法和新技術。已經在Chem. Soc. Rev.、Angew. Chem. Int. Ed.、Nat. Protocol.和Chem. Sci.等高水平雜誌上發表系列論文。
五、申請程序及提交材料:
申請者可通過電子郵件,提交個人簡歷(pdf格式,包括科研成果目錄),郵件主題請註明「應聘專職科研崗位」或「應聘博士後」。確定正式申請後再按規定提交其他材料。來信請註明申請崗位和預期到崗時間。
六、該招聘廣告長期有效。
七、聯繫方式
通信地址:南京市仙林校區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郵政編碼:210023
聯繫人:劉震
電子郵件:zhenliu@nju.edu.cn
原標題:南京大學劉震教授課題組招聘專職科研人員和博士後
(責任編輯: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