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廣泛的古代神話傳說,無一不展現著我國勞動人民對自然的認知和無窮的幻想,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聆聽先人留下的神話傳說不僅能夠豐富想像力,更有助於了解中國古典文化,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關於壽星的傳說吧。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本名恆星,為福、祿、壽三星之一,而關於壽星的傳說,無論在民間還是歷史記載中均有很多的版本,壽星主長壽之意,那麼壽星到底有多長壽呢。
據《華陽國志》記載,現四川眉山市彭山鎮,是彭祖的故鄉。在彭山人的心中天上的壽星就是彭祖,因為他保持著最為長壽的記錄——767歲,這種說法來自東晉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傳》。767歲的記載或許並不可信,但歷史上彭祖似乎確有其人,《史記·楚世家》中記載過他顯赫的出身,他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孫子。如此算來從夏朝至商朝一統,的確有800歲的歷史,同時關他長壽的故事在秦漢以前也已流傳。而且在屈原的長詩《天問》中,也曾提到過他,孔夫子和莊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將他視為長壽的典範。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教派,也是祖先智慧與幻想的結晶,道教追求長生,主張養生之道,自魏晉以來,道教的養生理論漸成體系,當時的人們託名彭祖的故事,著述多達數十部的著作,如《彭祖養性經》、《彭祖攝生養性論》及《彭祖養性備急方》等。對於彭祖的影響在當時深遠。
在壽星的形象深入道教傳說中時,其外觀也讓人無限的遐想,最大的特徵要數他碩大無朋的門頭,這種最早的形象出現在山西永樂宮壁畫,同時這或許也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
現湖南長沙的壽星街,大家或許曾經去過,正是因為此處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壽星祠而遠近聞名,據地方志記載,早在唐朝壽星祠已經建立,一直持續到了民國,據傳當年香火很是旺盛,老百姓不遠萬裡前來燒香祈求壽星庇護。
而與壽星聯繫最負盛名的地方當屬我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南嶽衡山,相傳最早衡山所供奉的主神為南極長生大帝,然而在民間傳說中往往會將南極長生大帝與南極老人混為一星,隨都主長壽之意,但在道教神仙譜系中,兩者地位卻是相差甚遠。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而這位神仙就是南極仙翁,這位大帝現階段應該被人們所熟知,尤其是在近期播出翻拍的《封神榜》中,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這位大帝的故事,他更是姜子牙的大師兄,法力無邊,備受敬重,或許這可能也是道教中正統的壽星吧。
同時還有很多其它壽星的傳說,如:傳說是河南濮陽縣徐鎮人的徐三亭,由於徐三亭樂於助人、愛幫助鄰裡,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徐三爺,徐三亭活了108歲,相傳他不食煙火,鶴髮童顏,平時種了一園桃樹,只吃蟠桃,不食飯菜。後歸仙界,被封壽星。更有傳說壽星是老子,或許是老子歷史中的地位太負盛名。
無論我們口中的壽星最終人選是誰,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那位壽星神明,人們按照自己的意願,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不但是一種信仰,同樣是一種文化,是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景與希望。你有什麼樣是想法可在下方評論中留言,有需要了解的神話傳說也可給小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