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上海企業復工記:餐飲會展入寒冬 ,上市公司金融機構「花樣」復工保生產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超鳳 楊柳 胡金華 上海報導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這個2020年的農曆春節變得非常特殊,而隨著各地2月10日復工期的到來,各行業的復工情況如何呢?
為此,在復工一周後,《華夏時報》記者對上海地區各類型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實地探訪。
餐飲會展企業受重創
上海作為服務業佔據大頭的城市,一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今年的春節後的復工潮來的特別緩慢。許多小餐飲點關門倒閉,公關、會展業也受到重創。
「目前在家上班,具體復工時間沒有通知,但所有員工薪資全部減半,如果疫情超過3月還沒有結束,則停發薪資。3月底之前的項目全部取消了,其他活動要麼順延,要麼叫停。現在會展、公關公司基本上都是這個狀態,十幾人的小公司可能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即使是帳面過億的大公司,也就勉強撐幾個月。」2月17日,上海一家會展服務公司的部門負責人範女士告訴本報記者。
而一家做酒店會務的公司負責人陳麗華則對記者表示,年前接到的業務單子全部取消,在春節期間上海的大多數酒店都拒絕大型活動的業務,相比年前接不過來的單子,現在的情況可謂更糟糕,而酒店方面何時給許可的時間也未定。至少要等到三月中旬以後才會好一點,她的團隊現在都賦閒在老家。
2月18日,上海從事藝人經紀的公司負責人潘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公司全部藝人活動都已經取消,大部分藝人自己在家隔離,復工時間待定,藝人們工作性質特殊,為了避免大規模的活動聚集,保守估計最早也要等到3月結束才能復工。
「受疫情影響,由於公司及合作方的開工日期無限制推遲,公司一季度的業務難以按預期正常開展,這就有可能無法保障公司一季度的收入及利潤。同時,疫情還影響公司的正常回款,短期還貸壓力增大,公司資金較為緊張。如果3月底還不能正常復工,那麼公司很有可能會砍掉一部分業務,先保住整體再說。」潘玉表示。
事實上,在疫情尚未消散的時刻,對於上海來說,受影響最嚴重的當屬餐飲業。
「復工時間不確定,老闆現在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預定的酒席全部取消,還有準備高檔菜餚都不能用了。廚師、員工工資還是要發一部分的,房屋租金雖然減免了,但是疫情之後餐飲行業的元氣肯定不會那麼快恢復,甚至相比其它行業,餐飲業恢復時間要更長,因為人們短期內肯定不敢大規模聚餐,對於野生動物的食用國家也出臺了嚴格的規定,我們作為餐飲機構必須要嚴格遵從。」2月19日,上海南京西路一家高檔粵菜餐廳的老闆梁華(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相比這些大餐廳,一些在上海中環以外的社區餐飲店,記者調查發現,很多都關門大吉,有些小餐飲店關閉的玻璃門上貼著轉讓的告示。
疫情相關行業加班加點
為支持前線供應,疫情相關企業是此次戰役的「排頭兵」。
「自從1月23日接到上級通知以後,緊急召回工人。本地職工加班加點,24小時投入生產供應疫區。」上市公司振德醫療董秘告訴《華夏時報》。
「目前公司的日均產值大概在70萬-80萬隻,全公司上下都在盡力生產,首先要保證供應前線。現在每天生產的口罩等防護產品已由政府實行統籌生產和供應,並作為應急物資由政府統一調撥分配,發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該董秘稱。
同樣已恢復生產的還有上海萊士,生產、質檢及供應鏈部門早已復工,加班加點完成任務。作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之一,醫藥領域公司上海萊士生產正加緊展開。
而除了疫情防控行業和服務城市運行及生活必需的行業,其餘行業的上市公司普遍響應政府號召,於2月10日復工。但是為穩妥起見,大部分上市公司仍決定以先居家隔離、遠程辦公為主。
「除了少數幾個人以外,我們全員在家辦公,具體到崗時間還沒有通知。」2月18日,上海上市公司二三四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上海主要網際網路企業復工時間
據記者了解,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除湖北、溫州返滬員工之外,全員已於2月17日復工,但是依然採用的是居家辦公的形式;科創板企業優刻得已經於2月10日起正式遠程辦公,2月17日視疫情情況,所在地與辦公地一致的同事可以到公司復工。
優刻得一位內部員工告訴記者,從1月27日開始了每天全員健康打卡,統計員工是否具有在家辦公的條件(硬體、網絡等)。之前由部門負責人在部門群內組織大家反饋,2月10日起,通過企業微信的健康上報功能,來進行全員健康打卡。
「目前主要通過企業微信來發起遠程會議和群內溝通,同事們可以在線協同辦公,分享會議紀要及進行任務跟蹤等;同時,大家也在思考利用各種線上方式,拓展業務組織活動,比如直播、公開課、短視頻等。」上述員工說。
而上市公司華燦光電錶示,目前各子公司已復工,材料庫存能滿足當前生產需要。為了應對可能出現了物資短期延遲,公司正積極協調,推進材料按需入場。
2月18日,華燦光電浙江分公司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由於公司總部在武漢,公司受影響非常嚴重,但是浙江分公司已經於2月10日錯峰開工,部分人員到辦公地上班,部分線上辦公,因為公司湖北員工較多,所以有湖北接觸史的員工目前還不能到崗。」
金融企業:線上辦公、輪崗上班不停歇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疫情雖然嚴峻,但是國民經濟的生產並不能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而完全停滯,上海作為金融機構的聚集地,即使在疫情期間,仍然有諸多機構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助力其他行業復工生產。
「在疫情逐漸趨於平緩的整體利好下,中國平安按照集團黨委的要求,積極推動自身安全有序復工,多措並舉,實現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經營。其中,針對員工落地了九類人群分類機制,嚴格確保員工健康、安全,實現循序復工。同時,早在本月10日,集團下發相關通知,要求符合安全人群劃分的中級以上管理幹部進行現場辦公,以身作則,強化帶領效應。截至目前,平安上海職場復工率已接近半數,加之遠程復工員工,整體已完成幾近百分之百復工。」2月18日,中國平安一位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據其介紹,在上海,中國平安包括旗下分子公司各業務板塊的員工總數有8萬餘人,這些員工均已經在一周前實行輪候上班,中高層領導則早已經現場辦公。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平安體系內,從2月10日起就推出了十項措施,在快速復工的同時,也幫助其他行業復工:如平安產險宣布,為全國10萬家小微企業無償提供專屬風險保障,每家企業保額100萬元,總保障金額高達1000億元,幫助小微企業築牢堅實後盾,渡過疫情難關。
平安銀行針對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的個人及小微企業客戶,根據受疫性影響情況核實結果,給予延期還款、徵信申報協助等政策,對於全國其他地區企業,經客戶申請且核實為因疫情導致的逾期,給予減免一個月的罰息。平安普惠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其中500萬元用於幫扶湖北省全轄在抗擊疫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生產,助力疫後民營經濟快速恢復;平安資管將秉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體量大、久期長、追求穩健收益、投資方式靈活等特性,通過對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地區以及新一代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加大戰略投資,藉助精準金融服務持續向實體輸血;平安租賃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或行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中小企業,給予租金日整體順延的寬限政策,緩收租金,對湖北省全量約670戶小微客戶未到期租金整體進行順延,其他地區中小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優惠方案,幫助他們儘早恢復正常的經營狀態;平安壹錢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其「平安商戶」業務專項針對湖北全部商家及全國餐飲商家推出,支付手續費優惠、免費開通次日自動到帳、入網綠色通道、餐飲商家專屬優惠四大幫扶舉措,切實幫助商家經營減負,共抗疫情。後續,「平安商戶」還將聯合金融機構為商家提供更多金融保障服務,幫助商家共渡難關。
在券商行業,《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海通證券自2月3日起實行輪崗上班,從2月10日起實行錯峰上下班,春節假期離滬後抵滬員工必須執行相關隔離規定,居家隔離觀察14天,各單位靈活安排員工分批返崗。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海通證券停供了大廈中央空調。
國泰君安證券則在疫情期間以總分營三級互備建立應急預案+全業務上線、全員上線、全管理上線的完備線上服務。為應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公司發揮總分營的三級架構優勢,分公司備份營業部,總部備份分公司建應急預案。一方面國泰君安95521客服中心春節期間就已經準備增加另一辦公點為客服臨時辦公地,緊急搭建相應網絡環境和設備,建立臨時小型客服中心,實現兩地互備,成功應對了開市首日提升近3.5倍的話務高峰;另一方面,總分聯動,由總部及其他分公司託管疫情較嚴重地區的營運工作,保障客戶業務辦理不受影響。另外通過員工端統一入口管理平臺,「上線」管理工具,為員工提供了非現場辦公支持。員工居家就能處理客戶關係管理、價格管理、業務資質管理、績效管理、任務管理等管理工作,便於及時響應客戶需求並實現服務的留痕、評估和客戶滿意度評價。
「我們已經復工了,各部門必要人員正常在公司上班,一部分員工線上辦公。公司也考慮了後勤保障問題,給每位來上班的員工都發了口罩。經紀業務方面,我們通過APP、官網、公眾號、朋友圈等推送線上辦理業務通知,積極引導客戶通過非現場方式進行交易和業務辦理。分支機構以滿足基礎運行為目的,人員儘量精簡,並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嚴禁現場交易,避免人員聚集。」 2月19日,東吳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在上海的公募基金行業,本報記者也了解到,已經有部分機構的員工開始復工上班,但是尚未全員復工。富國基金一位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公司暫時還沒有發布全面復工通知,但是在後勤保障方面,已經為在公司辦公的員工配備了口罩。
此外,《華夏時報》記者還了解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