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吉林媒體報導,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多名家長質疑接種部門用原本18個月齡接種的麻腮風疫苗替代麻風疫苗,給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接種。家長們表示,打完疫苗後,多名孩子出現發熱、出疹、嗜睡等症狀。
12月24日,四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平市衛計委」)疾控監督科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四平市的麻風疫苗短缺,而從技術規範上講,8個月齡的孩子接種麻腮風疫苗替代麻風疫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麻腮風疫苗就是多了一個針對腮腺炎的功能」。
對於家長們所提出孩子的種種身體不適,該工作人員認為「應該都是正常的不良反應」。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四平市衛計委、疾控中心有關人員均已介入調查,至於具體調查進展,需由鐵西區政府有關部門回應。
隨後,鐵西區委宣傳部新聞科魏姓科長告訴澎湃新聞,事件仍在調查中,之後會發布調查通報。
接種方:考慮到麻疹疫情才替代
吉林媒體報導稱,多名四平市鐵西區家長表示,他們在英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給孩子打完疫苗後,發現疫苗接種證上的疫苗竟然不是原本預約的麻風疫苗,而是麻腮風疫苗。
有家長查詢網絡信息認為,麻腮風疫苗只能給18個月齡大的孩子接種。另有多名家長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指責接種部門「打錯疫苗」,稱孩子打完疫苗後均出現發燒、出疹、嗜睡等症狀,並擔心疫苗對孩子的潛在影響。
12月24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以家屬身份致電英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一名負責人介紹,四平地區常年存在麻疹病例,這次用麻腮風疫苗替代麻風疫苗,恰恰是考慮到冬天是麻疹流行期,所以才給孩子接種了麻腮風疫苗。
「就是多了一個預防腮腺炎的成分,這是允許的。如果產能充足,我們本來都有意向用麻腮風疫苗替代麻風疫苗……如果有麻風疫苗必須打麻風,因為麻腮風疫苗也很緊張,而且價格是麻風的四倍。」上述負責人稱。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孩子在打完疫苗後的48-72小時內出現發熱和皮疹,均屬於該疫苗的正常不良反應,如果有更嚴重的不良反應,他們會及時上報疾控部門。
據該負責人介紹,麻風疫苗已於本月19日配送到該服務中心。
四平衛計委回應:替代沒問題
24日下午,四平市衛計委疾控監督科一名工作人員證實了關於麻風疫苗短缺的說法,「全國都缺麻風疫苗,現在四平市也不夠,具體什麼時候有,要看省衛計委統一採購,再根據各地需求情況分發。」
他向澎湃新聞解釋稱,「從技術規範上來講,8個月大孩子接種麻腮風疫苗替代麻風疫苗,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比如浙江省已經替代了,麻腮風疫苗(比麻風疫苗)就是多了一個針對腮腺炎的功能」。
對於家長們所提出孩子的種種身體不適,該工作人員認為「應該都是正常的不良反應」,並且表示,「一般有反應都會給接種部門反映,現在了解的情況是一直沒人第一時間給接種部門反映過」。
現行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說明》顯示,麻腮風疫苗可以針對8月齡兒童接種,並視為完成麻風疫苗接種,而18月齡兒童應儘早接種該疫苗。
一名疫苗專家告訴澎湃新聞,之所以規範中會出現18月齡的概念,只是因為18月大的孩子大多已自然感染過麻腮病毒。
此外,多名家長曾反應在打完疫苗後才發現是麻腮風疫苗,事前並沒有醫護人員進行提醒。
對此,上述四平市衛計委疾控監督科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可能是工作人員向群眾宣傳工作做得不夠好,但其實每個人都要籤知情同意書,家屬卻說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