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佳能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不同意歐盟委員會的法律評估,這違反了法律的基本原則」,佳能將對歐盟委員會的罰款提起上訴。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佳能公司周四被歐盟委員會罰款2800萬歐元(約合3200萬美元),原因是該公司在尋求歐盟併購批准前推進了對東芝醫療系統部門的收購。
據國外媒體報導,作為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家日本成像公司採用了一種名為「倉儲」的策略,旨在繞過必須申請歐盟批准的要求。
據悉,歐盟對不嚴格遵守其併購規定的公司採取了嚴厲措施,比如之前對美國臉書公司開出罰單,原因是該公司在2014年對收購移動聊天工具WhatsApp的審核中提供了誤導性信息。
去年,歐盟委員會還對Altice公司處以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在獲得歐盟批准之前實施了對「PT葡萄牙公司」的收購。對於歐盟的罰款,這家公司已經在法庭上提出了挑戰。
周四,歐盟委員會介紹了佳能公司對東芝醫療設備收購交易存在的問題。據稱,作為第一步,一位臨時買家以800歐元的價格購買了東芝醫療設備部門95%的股權,而佳能則以52.8億歐元的價格購買了剩餘5%的股份。佳能只有在行使100%收購該部門股權後才需要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歐盟委員會表示,上述第一步導致了此次收購,佳能未能向有關部門提交收購申請,違反了歐盟有關併購交易的監管規定。
周四,佳能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不同意歐盟委員會的法律評估,這違反了法律的基本原則」,佳能將對歐盟委員會的罰款提起上訴。
據報導,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曾在2016年警告佳能在尋求監管機構批准之前不要實施東芝交易,但日本政府沒有對該公司處以罰款。
2016年,佳能公司達成了斥資59億美元收購東芝公司醫療設備業務的交易。
在過去幾年中,東芝公司陷入了財務困境,甚至面臨從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摘牌。東芝開始對外轉讓業務籌集資金,希望改變資不抵債的窘境。比如東芝將電視機業務和白色家電業務轉讓給了中國的兩家家電企業,東芝還把筆記本電腦業務轉讓給了中國富士康集團。
另外,東芝也以將近200億美元的價格轉讓了快閃記憶體晶片業務「東芝存儲公司」。
佳能是全世界有名的數位相機製造商。眾所周知的是,在智慧型手機的取代效應下,數位相機銷量大幅下跌,佳能被迫開始了業務轉型調整,準備通過併購東芝公司資產擴大醫療成像設備業務的實力。
(來源:騰訊科技 審校: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