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二年級老學姐,沉浸在寫論文的「快樂」裡無法自拔,回想漫漫長路,一路走來,有坎坷也有成功。在這裡談談自己考試的經驗,其實算不得經驗,應該是自己考博路上的感想,和大家分享,也希望給正在準備考博的同學們提供一些信息。
先說說我的個人情況,我出生在一個三線城市,就是地級市的那種,高中屬於摸魚型學習,還不知道為什麼學習的那種,高考就上了一個二本類院校,在就業中沒有什麼競爭優勢,大三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考研究生,人貴自知,在綜合了自身的能力之後,決定還是考本校穩妥一些。不是985,也非211,但學校的氛圍和導師都很好。我是文科類的學生,沒有每天泡實驗室那麼辛苦,但是發論文也很頭疼,而學習中發現自己挺喜歡科研道路的,所以決定繼續深造,這一決定也得到導師的支持,自然這一次要向更高一級的學校衝擊,提升的空間更大些。
一.選擇院校
準備考博的時候就是選擇院校,當時是準備三個學校,兩個985類學校,最後一個雙非類院校。我上網反覆查發現這兩所985學校和我的專業都非常合適,但是不幸的發現這兩所學校是一天考試,所以只有選其一。之前參加學術會議時認識了一個學姐,她正好有考博的經驗,便大膽向她諮詢。這裡有必要提一句,有認識的學長學姐很重要,如果大家找不到的話可以去新祥旭考研,他們的老師都是直系學長學姐,可以提供很多幫助。學術會議是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如果有心走這條路的,建議多多參與,可以了解眾多資訊,認識許多同行。她幫我分析了一下兩個學校的英語難度,要我好好考慮。我本身英語並不是特別優秀,而且其中一所985的導師那裡是要學另一門語言的。之後又報名了四川大學和河北師範大學兩所,想著多試試機會。
二.準備工作
通過學術會議認識的人,要到了導師的郵箱,我分別給三個導師發了e-mail,簡單說說我的學術成果,一篇c刊,兩篇學報,還有一個校級的科研項目,不算優秀,但是能夠競爭一下。我主要報考的這個大學把老師的聯繫方式和是否招收在職學生都列出來了,非常貼心,於是先發了郵件,老師回答的很客氣也很細心,說認真備考,要多看書之類的。看到網上有人說有些就是委婉拒絕,但我總覺得博導還是真心歡迎我報考的,可能有點小自戀。之後四川大學導師沒回信,河北師大聯繫得導師也是回答認真備考。
之後就是準備材料,自薦信,計劃書,政審表,真的是特別繁瑣,有一刻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別人在忙著跑雙選的時候,我還在搞這些不知道結果的東西。多虧了男朋友的鼓勵支持,自己才能夠堅持。報名完後就是準備考博,這個時候已經是12月底了,時間不多。每天六點起床去圖書館學習,首先是英語,在某寶買的考博題,發現和考研差不太多,真的沒有特別難。就是每天背些單詞,做做閱讀。至於專業課,上網了解了一下這個學校的博士點有幾個導師,大概研究領域是什麼,基本上就有些把握了。所幸報考院校的題目比較中規中矩,推薦把專業課書籍看一遍,認真備考,剩下的就看平時的學術積累了。
三.初試結果
3月底考博結束,之後沒多久就去了四川考,然後就是等結果。後來成功進入複試。
四.建議
考博真的是一場智力和毅力的較量,其實我在決定考博前也有些猶豫的。首先自己是個女生,讀完博士快30歲了,這個青春值不值得。好在有了男朋友,男朋友的意見是堅決支持我想做的,而且提出願意工作來資助我念書。我家境相對不錯,沒有什麼家庭的壓力,但是年紀不小了一直花父母的錢也不好意思。開始的時候媽媽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念不念都可以。但家裡的其他親戚是七嘴八舌的提一堆的反對意見,就是朋友圈說得那些,「學習好不如嫁得好」的觀點,真是不勝其煩,尤其是你在備考的時候,這種聲音不絕於耳。期間我的表姐姐和發小相繼嫁給有錢人後,我的母親也被成功策反,使我每次回家都被圍攻。這個時候我爸爸挺身而出,認為女孩子讀書多些總是好的,幫我擋住了家裡所有人的反對,包括我媽媽,讓我不必回家,在學校安心備考。
選擇一個好的導師,碩士導師在我寫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包括學術思想上給我的幫助非常大,幫我修改論文,並且帶我去參加學術會議,認識一些圈內的老師。
還有就是男友,在我學習累的時候陪我逛一下,開導我,有時候買個小禮物哄我開心,校園的愛情真的是非常簡單和美好。
所以給想要考博的同學們的建議就是:
(一)堅定信念。我看到網上的一些言論說考上不容易畢業,很痛苦,不適合。但我覺得有些路自己走了才知道合適不合適,而且我們努力過才有資格說這些。所以尤其是女生,決定後就不要猶豫,對於不想幹的人的看法更不必理會,但是至親的人的支持還是很重要的。
(二)考慮一下經濟問題,我們有個同學比我要優秀,但是家裡負擔比較重,需要賺錢給念大學的弟弟,這樣只有邊兼職邊複習,效果不太好。所以讀博確實要考慮一下,倒不是說有經濟壓力就沒有資格追求,只是要想好如何平衡的問題。
(三)多參加學術交流,我在讀研期間參加過一些學校組織的研究生學術交流論壇,認識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對考博是一筆不小的資源,大家都是學生,還比較簡單,沒有社會上的什麼對等資源之類的,還是很願意交流分享的。
註:內容僅做學術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權等行為,請先與微信號xuezhang600聯繫刪除,萬分感謝!公號推薦
☟
社會學院
名校社會學博士團隊!
以社會學視角看社會,在微觀體察與宏觀結構之間發現社會真諦;匯聚社會學人,培育和發展社會學想像力,這裡是學術人的精神家園和充電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