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指的是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孩子,他們就像牆角的小草一樣,雖然不起眼,但非常堅韌。」林峻丞告訴記者,10年前他回到三峽社區,發現當地中小學有很多來自貧困家庭或問題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往往是問題少年,不僅成績差,有時還會出現打架鬥毆、偷盜搶劫等行為。
如何讓這些孩子擺脫無人看管的孤獨,重新融入社區?2007年,臺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聯合三峽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體,啟動「小草書屋計劃」,希望透過青少年教育,幫助弱勢少年兒童。2015年,小草書屋正式落成,運營理念是「讓這片土地多一點正面能量,勇氣與陽光」,主要通過志工的陪伴,包括免費輔導課業、培養一技之長等方式,協助「小草」找到生存的價值。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走進小草書屋,一樓是閱讀空間、公共活動室、餐廳,二樓則是各年級的教室。據了解,小草書屋為三峽社區6所中小學的弱勢少年兒童,提供平日及寒暑假的課業輔導,並開展藝文課程與職業探索培訓。目前,小草書屋共有2位專職老師、30多名陪伴志工,服務的孩子達50多人,學費全免。
攤開課表,小草書屋除了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外,各種興趣課程也是琳琅滿目。低年級有繪畫、說故事、趣味體操,中、高年級則有陶藝、烹飪、遊泳、騎行及電影欣賞等。
「和學校教育不同,小草書屋開設的課程輕鬆活潑,以陪伴為主要目的,給予『小草』長期缺乏的愛與關懷。」志工洪浩中在小草書屋擔任音樂老師,在他看來,學校教育注重大班教學與課業學習,而小草書屋是要構建長期陪伴系統,一路陪伴孩子從小學、初中直到大學,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林峻丞說,小草書屋是社區營造的重要一環,以社區為單位,結合志工、社會各界的力量,給予孩子陪伴與支持,才使得處在困境中的「小草」得以健康成長。
讓夢想綻放在路上
這幾日,小草書屋的15個孩子格外開心,他們的「單車環島之旅」已經來到臺灣北海岸線,再過兩三天,他們就要順利完成11天環島1000公裡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