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牧:來自沙漠的一滴有機奶—新聞—科學網

2020-12-19 科學網

 

「今天已經講了三回了,但是每當看到大家遠道而來以及想了解聖牧的那份神情,我還是會詳細講解。」內蒙古聖牧盤古第二牧場辦公室主任王玲所在牧場的牛存欄量約11000頭,是內蒙古聖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下稱聖牧)在烏蘭布和沙漠的23個有機牧場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7月盛夏,沙漠中的牧場迎來了一年中訪客最多的時候。對於很多人來說,若不是親自來沙漠裡走一走、看一看,很難相信不到8年時間,20多萬畝草場和23座牧場就在沙漠中建成,也很難想像一杯有機奶是通過怎樣「苛刻」的全程有機生產從沙漠走向餐桌的。

有機環境:沙漠黃金奶源帶

烏蘭布和沙漠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基本為流動沙丘,是亞洲中部荒漠區與草原區的界線。談起紮根沙漠建綠洲,聖牧奶業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馬小傑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是源於聖牧創業團隊當初的一個承諾。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讓國人對乳品質量失去信任。那一年,聖牧創始人姚同山還在乳企任職,面對「中國企業生產的牛奶還能不能喝」的追問,他作出了一個承諾:請大家給幾年時間,我們一定讓中國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牛奶。

一諾千金。歷經了散養散收時代、奶站時代的中國奶業,想要做好奶、重塑消費者信心,必須從源頭入手,做好源奶品質的管控。一杯「放心」奶的源頭品控,意味著要自己種草、自己養牛、自己生產加工。為了實現承諾,聖牧創業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全國各地考察,最終停步於烏蘭布和沙漠。

黃沙遍布的烏蘭布和沙漠正處於北緯40~43度的黃金奶源帶上,環境純淨,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人跡罕至,可以有效隔離和過濾外界汙染,形成天然環境保障和病毒隔離帶。此外,地肥、水足是聖牧選擇烏蘭布和沙漠建立有機農業鏈的關鍵因素。

王玲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烏蘭布和沙漠由黃河故道千年衝擊形成,沙土之下有十幾米厚的紅膠泥層,俗稱「沙蓋樓」,涵水保肥;沙漠四周有大大小小的湖泊200餘個,加之烏蘭布和沙漠整個地勢低於黃河水面,所以有優越的引黃灌溉條件,黃河水陰滲彌補了降雨少、蒸發量大、乾旱缺水等不利因素。

獨一無二的條件讓聖牧創業團隊選擇了這裡。2009年年底,聖牧的治沙者正式走進了烏蘭布和沙漠,植樹、種草、養牛、加工的有機產業鏈就此展開。

有機草業:好奶是種出來的

儘管條件優越,但想要將沙漠變綠洲也並非易事。在蒙古語裡,烏蘭布和意為「紅色公牛」,在這裡,狂風肆掠、黃沙漫天是常有之事。對這些試圖改造沙漠面貌的人們,沙漠也在考驗著他們的決心。

內蒙古聖牧高科生態草業有限公司基地總經理黃勇強還記得剛來到沙漠建設草業基地時面臨的惡劣環境——無人、無水、無電、無路、無通訊、無住房……一切從零做起,開路、打井、架電、支帳篷。

當時沙漠經常刮著七八級大風,草種下去,風一吹,就被連根拔起。最嚴重的一次,2000畝地全部絕收。一遍遍地吹走,一遍遍地種,在與風沙的較量中,聖牧創業團隊的400名員工在草場周邊種植樹木,用年復一年的種植抵擋住了肆虐的風沙。

7 年後的今天,綠色的噴灌圈一個接一個地鋪開,正一點點將沙漠的邊緣推遠。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草業基地符合有機種植的條件,據黃勇強介紹,目前草業基地主要種植有機青貯玉米、有機苜蓿、有機燕麥草、有機向日葵、有機小麥等牧草飼料作物。

收割的牧草將被運往分散在沙漠中的聖牧的各奶業基地,三畝地的草養一頭牛;同時,一頭牛的糞便可以還三畝地,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據統計,聖牧有機牧場每年可生產數十萬噸優質有機肥料,總體積達50萬立方米,按照1釐米厚度鋪於沙漠上,可覆蓋5000公頃的土地。通過這樣的種養循環,實現了沙漠內自給、沙漠內循環的重要一環。

有機牧業:只為一杯優質有機奶

除了食用有機草,聖牧牧場的牛群還擁有極為舒適的生活品質和高規格的動物福利。「有機養殖的一大特徵就是遵循牛群生理學特性及自然習性。」王玲說。

比如飲純淨水——通過反滲透技術淨化,定時化驗,相當於給牛喝礦泉水,具有自動恆溫功能的水槽可使水冬夏均保持在0~10攝氏度;寬敞的臥床和活動場——牛舍養殖密度小,每頭牛平均生活面積約為60~80平方米,牛舍內設有電風扇、降溫噴淋器、自動牛體刷等設施,牛群可在活動場自由活動,享受「日光浴」。

在聖牧第二牧場,記者看到,除了多座整齊的牛舍之外,還有獸醫室、青貯窖、有機糞肥處理廠、機械庫等。王玲介紹,牛舍的功能也有區分,如專門的牛犢室、待產房等。每一間牛舍都有專門的營養師和專業的保健體系,如果某一頭牛被發現有生病跡象,那麼它就會被隔離至專門的牛舍中進行治療。

每天3次,奶牛會在固定的擠奶時間自行到擠奶區擠奶。據王玲介紹,當奶牛去擠奶區「工作」,添加飼料、打掃圈舍的工作也要同時進行,做到「牛走、料到、糞清」。

擠奶區安裝了80位轉盤式自動擠奶設備,6名工人同時操作,每小時可完成400頭奶牛的擠奶工作。「擠奶的流程每個企業大致相同,但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差別的。」王玲說,在奶牛進入擠奶設備後,工人會仔細進行消毒、檢查、擠掉前三把奶、乳頭擦拭等工序後再擠奶,擠奶完成之後再進行藥浴。

上述種種,目的只有一個:生產安全、健康、營養的有機奶。王玲說,在聖牧牧場,每一頭奶牛都有自己的「識別碼」。通過在系統裡輸入識別碼,牧場可以隨時查詢奶牛的身體狀況、飼餵情況、產奶情況,確保加工成產品之後做到全程可追溯。

有機奶業:培育世界高端有機奶品牌

12個小時之內,第二牧場生產的有機原奶就會被運往奶企,進行進一步加工。聖牧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建設的牛奶加工工廠引進國際領先的瑞典利樂A3無菌灌裝設備,目前有16條有機奶生產線,日處理鮮奶能力1000多噸,用以生產液態奶產品的所有原料均來自其專屬有機牧場。

當灌裝完畢的奶走下聖牧奶業公司的生產線時,聖牧全程有機產業鏈完成了「草場—牧場—工廠」的全封閉有機循環,實現了從原料到商品的轉化,再從工廠最終走向市場,由此創造性地建立了沙漠沙草有機循環產業鏈。

「聖牧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沙漠全程有機產業鏈基地。」在馬小傑看來,聖牧有幾個紀錄頗值得自豪,「還是中國唯一百分之百用自產有機原料奶生產有機乳製品的公司,以及中國唯一符合歐盟有機標準的有機乳品公司。」

下一階段,聖牧將沙漠改造面積翻一倍,達到40萬畝,新建10萬頭肉牛養殖基地。

今年6月29日,聖牧發布公告稱將由公司非執行董事邵根夥出任新一屆董事長。而此前邵根夥大舉投資聖牧,也被認為大大助推了聖牧的發展。據了解,聖牧將著力把資源優勢最大化地轉化成市場勝勢,實現更大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真正培育出有世界知名度的有機奶品牌。

相關焦點

  • 聖牧:對有機奶的堅持,從沙漠的一棵草開始
    為了給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有機奶,聖牧始終堅守初心,從沙漠的一棵草開始,歷經艱辛,建立起了沙漠「綠洲」牧場,成為有機奶業的標杆品牌。聖牧創立於2009年,那年一群年輕人為了打造出高品質有機奶,挺進了烏蘭布和沙漠。
  • 喝牛奶選「有機」 聖牧有機奶脫穎而出
    (原標題:喝牛奶選「有機」 聖牧有機奶脫穎而出) 正如張文宏醫生所說
  • 有機奶的戰爭
    要是從奶源角度講,聖牧是有競爭力的。為什麼?理由有三。理由一:聖牧是目前所知的全球唯一的沙漠綠洲有機奶。理由二:有大企業一度想把聖牧收入囊中。理由三:蒙牛目前幾乎100%壟斷了聖牧的有機奶源。聖牧是率先通過中國、歐盟雙有機認證的有機奶企業。
  • 聖牧設立京東專屬有機牧場 618直供有機奶源
    近日,記者隨京東溯源檢查團前往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來到了有「中國最大有機乳品企業」之稱的聖牧集團,對其奶製品的上遊產地、生產環節、經營場所、倉儲物流等全鏈條環節進行了全方位監督檢查。到訪當天,京東同時宣布在聖牧集團的生產基地正式落地專屬有機牧場,與此同時,聖牧與京東商城聯合定製的3款有機奶產品也正式亮相,將在京東商城全網獨家發布。
  • 走進「綠洲」牧場 解讀聖牧中歐雙重有機認證的背後
    位於烏蘭布和沙漠「黃金奶源帶」的聖牧,則是為數不多通過中國與歐盟雙重認證的有機牛奶品牌之一,這不僅歸功這片沙漠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更源於聖牧人傾力打造的 「綠洲牧場」。 依託全程有機產業鏈,這片牧場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有機奶源地之一。聖牧全程有機奶是由內蒙古聖牧高科乳品有限公司研發的有機奶,產自北緯40°42′的烏蘭布和沙漠專屬牧場。
  • 增持現代牧業之後,蒙牛又控股做有機奶的聖牧
    中國聖牧宣布擬以 3.03 億元向蒙牛出售 51%股權。蒙牛控股了有機奶的公司聖牧。因為未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被伊利終止收購的聖牧,如今在深陷虧損時找到了蒙牛的投資。聖牧的營收等業績將併入蒙牛的綜合財務報表。
  • SAP攜手聖牧高科打造智慧牧場,數位化賦能中國有機乳業
    雙方將助力聖牧高科構建規模化、專業化的現代養殖和有機奶經營體系,為傳統畜牧養殖產業數位化轉型開闢全新思路、實現遠大發展。作為國內大型有機原奶企業,聖牧高科擁有國標和歐盟有機標準雙認證,奶源品質享譽中外。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聖牧高科在烏蘭布和沙漠腹地,締造了全球領先的「種、養、加」一體化沙漠有機循環產業鏈,生產出了全球高品質的有機原奶,創造了聖牧奇蹟。
  • 連虧的聖牧收購12牧場少數股權
    中國聖牧發布的公告顯示,收購內容有關公司、12名自然人股東與聖牧高科就收購12家牧場公司少數權益及根據特別授權發行代價股份訂立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根據股權轉讓框架協議,聖牧高科將於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的所有先決條件全部成就後至2019年11月30日前分期向12名自然人股東支付全部現金對價。
  • 有機奶認證管理存漏洞 小品牌渾水摸魚爭食高利潤蛋糕
    隨著乳業市場的發展,有機奶作為後起之秀吸引了各乳企的目光。除了此前蒙牛和伊利等老牌乳企涉足有機奶業務以外,近來聖牧和雅培等乳企也開始加入有機奶大軍。業內人士分析,有機奶確實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存在著渠道不暢和申請認證困難等問題。
  • 聖牧"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受質疑 開放牧場自證
    原標題: 中國聖牧"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受質疑 開放牧場自證戴著「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光環的中國聖牧(01432.HK)於7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不久的中國聖牧卻因這一新穎的概念惹來了業界的質疑。記者來到中國聖牧下屬的內蒙古牧場實地考察,公司管理層就市場關心的問題作出了回應。
  • 佛教百寺基金與聖牧集團舉行捐贈籤約儀式
    聖牧集團向佛教百寺基金捐贈有機奶150萬箱,價值人民幣一億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聖牧集團向佛教百寺基金捐贈有機奶150萬箱,價值人民幣一億元。慧明大和尚代表佛教百寺基金髮言,他說:「此次聖牧集團捐贈了價值一個億的牛奶,我用『四個憶』來表達此刻的感受,一是『憶出家的初衷』:慈善利人,回饋社會就是踐行出家時弘法利生的初衷;二是『憶師長的教導』:我們出家和修行中都得到師長們無盡的關懷和關愛,踐行慈善事業就是在傳遞這種慈悲的關懷;三是『憶佛陀的教誨』:《佛本行經》有云:『佛以慈善,教化一切』。
  • 中國聖牧利潤大降98% 幸虧伊利沒有收購
    然而,中國聖牧執行長姚同山卻十分樂觀。他認為下半年原料奶供過於求的情況會扭轉,市場上惡性價格戰9月後就會好轉。截止2017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期間,從有機奶牛群數量及有機原料奶產量來看,中國聖牧算是中國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
  • 攬獲中歐雙重認證 聖牧打造有機牛奶品質之選
    作為專注生產有機牛奶的品牌,聖牧以國內為數不多獲得中國及歐盟雙重有機認證的可靠保證,以及連續八屆奪得「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卓越實力,成為有機牛奶當之無愧的品質之選。聖牧奶源限定產自內蒙古巴彥淖爾的烏蘭布和沙漠,充足的陽光輻射、日照時間長、沙漠地區的晝夜溫差,有利於草料作物的生長;沙漠中有200餘湖泊,沙層下堆積可種植的土壤,形成「地肥水足」的自然環境。這樣的自然有機環境,為牧場建設提供了優越的生態基礎。
  • 有機奶「名不副實」:高端光環下是營銷概念(組圖)
    疑點1  有機奶生產環境:「只能做到相對有機」  北京向東的河北燕郊匯福路上,河北福成五豐有機奶生產基地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家有機牧場。  8月27日,新京報記者探訪該基地的福成五豐乳業一廠。門口宣傳板上顯示,福成五豐有機奶基地成立於2004年,2007年通過有機認證,是國內最早通過有機認證的奶牛場之一。
  • 聖牧:肩負大牌責任,打造「綠洲牧場」別樣風景
    ,聖牧用十餘年的時間,堅持在沙漠中打造「綠洲牧場」和全程有機產業鏈。為了將天然的有機牛奶帶到人們的餐桌上,聖牧用十餘年的時間,堅持在沙漠中打造「綠洲牧場」和全程有機產業鏈。如今聖牧也成為了中國有機乳業的代表,肩負起了作為大牌有機乳品企業的社會責任,不辜負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 谷歌地圖發現烏蘭布和人造「綠洲」 原來是聖牧有機牧場
    然而這並不是某個「治沙工程」,而是有機牛奶企業聖牧打造的專屬有機牧場。      有機循環產業鏈締造沙漠奇蹟  在得天獨厚有機環境基礎上,聖牧在此建立了覆蓋有機種植、有機養殖、有機加工在內的沙草全程有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