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對於消化道手術後的病人,用力咳嗽、咳痰後胸腔震動、腹腔內壓增高引起傷口疼痛不敢咳嗽、咳痰,同時術後限制臥床不能下床活動,因此肺活量減小,肺張力下降,抵抗力減弱,導致排痰不暢,易引起肺內感染,所以術後病人的有效排痰很重要。
術 前 護 理
1、對患者相關信息評估(是否並發肺氣腫,是否有吸菸史)
禁止吸菸;術前對吸菸排痰較多者可遵醫囑給予患者霧化吸入,以淨化氣道,稀釋痰液,減少術後痰液增多。指導患者吹氣球,增加患者肺活量。
2、給予術後呼吸系統併發症危害性講解;使患者對排痰產生主觀能動性,克服對疼痛的恐懼。
3、教會呼吸訓練方式
胸式呼吸:肋間外肌舒縮引起肋骨和胸骨運動,引起胸廓前後徑、左右徑增大,表現以胸部活動為主。
練習方法:仰臥或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放鬆全身。 觀察自然呼吸一段時間。 吸氣時,慢慢地、最大限度地向外、向上擴張胸部,以使肺泡獲得充分擴張,腹部儘量不動。 呼氣時,慢慢地放鬆胸腔,感覺胸腔向下、向內收縮,腹部儘量不動。
術 後 護 理
1、有效咳痰指導:有效咳痰增大呼氣流速以提高咳嗽的效率,指導患者進行深而慢旳腹式呼吸3~5次,然後深吸氣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氣3~5s,繼而進行縮唇,緩慢的經口將肺內氣體呼出,再深吸一口氣屏氣3~5s,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3~5次短促稍有力的咳嗽,咳嗽時同時收縮腹肌,雙手輕壓腹部傷口,幫助痰液排出。對於疼痛劇烈時可遵醫囑給予止痛劑,30分鐘後進行有效咳嗽。
2、氣道溼化:包括溼化治療和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具有一定的溼化治療、稀釋氣道分泌物的作用。在臨床中痰液黏稠咳出困難者,施以霧化吸入治療較常見,在術後24~72h進行霧化吸入。
注意事項:
(1)防止窒息:乾結的分泌物溼化後膨脹易阻塞支氣管,霧化吸入後幫助病人翻身、拍背以及時排出痰液;
(2)避免霧化時間過長:可引起黏膜水腫和氣道狹窄,使氣道阻力增加,誘發支氣管痙攣,也可導致體內水瀦留而加重心臟負荷。所以霧化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0~20分鐘為宜,霧化後清水漱口,避免藥液在口腔內存留引起口腔內感染、口腔潰瘍。
3、翻身拍背:術後一天(或霧化吸入後)協助患者側身,指導患者縮唇呼吸慢運痰,輕叩胸背部以震動排痰治療,深吸氣,淺咳嗽 ,拍背震動後,將痰液從支氣管運到主支氣管以利咳出,同時雙手輕壓腹部傷口或兩側減輕傷口疼痛。(叩擊者兩手指彎曲併攏,使掌側呈杯狀,以手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迅速而有節律地叩擊胸壁。)對能離床活動者,協助早期下床活動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併發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同時促進切口癒合,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4、病房溫溼度:病房維持合適的室溫18℃~20℃和溼度50%~60%,使病人保持舒適體位採取坐位或半坐位,有助於改善呼吸和咳嗽排痰。
5、給予患者情志疏導,使其放鬆,聽取患者需求,取得患者配合,有利於更好地排出。
指導患者的有效排痰,可以減少患者術後併發症,為患者減輕病痛負擔及經濟負擔,增強治癒的信心,促進早期康復。
來源:河北省中醫院
責編:仇家興
-THE END-
現代護理報
中國護理第一報 最權威護理公眾號
河北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