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導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中,中醫藥表現突出,發揮了重要作用。後疫情時代,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中醫藥如何傳承創新,如何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課題。
11月27日,在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大變局 新使命」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悅康藥業、珍寶島藥業、海口市製藥廠、盤龍藥業等知名中藥企業代表就中醫藥的「戰疫」力量、發展瓶頸、傳承創新以及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海認為:「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傳承其治療效果,同時需要創新其基礎理論、研究以及應用。過去,中醫藥傳承的工作較多,但是在創新方面顯得不足。」
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偉仕
中醫藥的「戰疫」力量
對於此次中醫藥的「戰疫」力量,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偉仕說,在此次抗擊疫情行動中,中醫藥表現突出。中醫藥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製藥企業和製藥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其發揚光大並加以創新。
海口市製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俊紅
海口市製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俊紅認為,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中醫藥是整個公共衛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一種認識,它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具有特色理論和特殊技術的複雜體系。
王俊紅說,中藥如果離開了中醫理論的支持,就會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中醫理論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需要創新,要做好中醫藥知識的普及工作。同時,在學術推廣方面,可以學習國外藥企的好的做法。
王俊紅引述相關數據指出,我國有三千年的有文字記錄的疫病歷史。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43年「天下疫」始,到1949年止,中國發生過大小500多次的疫病。以前抗疫過程中沒有西藥,都是中醫藥發揮了抗疫的主力軍作用,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再次展現了中醫藥的作用和中國人的智慧。它的辨證施治和異病同治的理念在疫情抗擊過程中展現得非常突出。
陝西盤龍藥業集團副總經理黃繼林
陝西盤龍藥業集團副總經理黃繼林引述官方公布的數據指出,全國除湖北以外的地區超過9成的確診病例用過中醫藥,湖北地區中醫藥的參與率也達到了9成以上,這些數據體現了中醫藥在抗疫過程中的突出作用。
同時,黃繼林分析認為,目前中醫藥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中醫藥原材料的價格在不斷地上漲;第二,野生中藥材在規模化生產之後導致部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第三,既懂中醫又懂西醫的中西兼具的人才比較少;第四,中醫人才培養的過程比較艱巨。
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海
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海介紹,在此次抗擊疫情行動中,珍寶島藥業的雙黃連口服液、複方芩蘭口服液等產品在武漢兩個方艙醫院臨床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安排下,珍寶島藥業生產了10萬人份的清肺排毒湯,向武漢和湖北的醫療機構供應。
珍寶島藥業作為一家全產業鏈的中藥企業,不僅有豐富的中成藥製劑,同時在亳州還有完整的中醫藥產業基地。從最源頭的中藥材,到最末端的製劑,珍寶島藥業已經進行了全產業鏈布局。
陳海認為,過去中醫藥傳承的工作較多,但是在創新方面顯得不足。一方面,對中醫藥基礎理論的創新和研究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如何用現代的角度、認知和手段來使中醫藥更現代化,更「接地氣」,也存在不足。
傳承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國家層面對中醫藥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傳承是中醫藥的命脈所在,創新是中醫藥活力的源泉。
王俊紅認為,中醫藥企業要做好傳承與創新,打造中醫藥的精品,用精品來傳承經典,用價值來驅動市場。目前,對中醫藥的傳承做得比較好,但是在創新方面顯得不足。一方面是基礎的研究不足,這應由政府或者科研院所去全力推動。另一方面,中藥企業也應在中醫藥臨床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王俊紅指出,僅靠成品的檢驗,是有局限性的,無法全面地把控產品質量。要做好中藥,必須從源頭的藥材、中間一系列環節、最後到製劑全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想把中藥做大、做強,做成中藥的精品,必須要堅持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對於創新,於偉仕認為,作為一個製藥企業,首先要做好傳統醫藥,同時也要做好化藥、中藥,包括生物藥。企業只有創新,才有發展。仿製藥也有創新。
於偉仕介紹說,悅康藥業從化藥開始仿製,走仿創結合的道路。近幾年,悅康藥業不斷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和力度,已有多個1.1類新藥項目在進行臨床試驗,並且展現了很好的預期。
對於目前社會上部分存在的對中醫藥質量的質疑,陳海認為,不能把部分中藥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問題變成行業的普遍問題。
陳海說,之所以部分人質疑中成藥,關鍵問題是一部分中藥企業在生產藥品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過程控制。如果使用道地藥材,即符合質量的藥材,從源頭上把藥材的質量控制住了,那麼最終藥品的質量就有保證。恰恰是部分中藥企業在前端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導致產生了一些不合格的藥品,最後導致發生相應的醫療問題。
對於中醫藥的發展,與會企業代表均表達了積極樂觀的預期。
黃繼林認為,當下,中醫藥的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契機。
黃繼林說,中國有中醫是人民健康的福音,中西醫並重將為中國人民健康帶來雙重福祉,而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民眾對中醫藥的認可和信賴也大幅提高。
黃繼林說,國家對中醫藥產業高度重視,人民對中醫藥有巨大需求和足夠信心,企業用心生產用心經營,中醫藥的前景是非常明朗的。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