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中國茶葉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圖)
中商情報網訊:茶葉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檟,茗,荈。泛指可用於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後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製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製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有些國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葉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葉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其類型有所不同。根據製作工藝,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茶葉分類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全球茶葉產量將突破600萬噸
近年來,全球茶葉產量持續攀升。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茶葉年產量達585.64萬噸,同比增長約3%。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9年全球茶葉產量將突破600萬噸。從近20年來看,全球茶葉產量在20年內翻了兩番,可見茶葉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以2018年的產量來看,假設所有人每天飲茶量相同,那麼大家平均每天都會喝上一小杯,即理論上可滿足全球約780克/人的需求。
數據來源: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茶葉產量增速放緩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葉生產大國。近幾年,中國茶葉生產快速發展,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不斷增長。2013年中國產葉產量僅192.4萬噸,到2017年增至260.9萬噸。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261.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萬噸,增速放緩。據預測,2019年我國茶葉產量將保持增長趨勢發展,產量約265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茶葉消費量近200萬噸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國內銷售量達到191萬噸,較前一年增長9.3萬噸,增幅為5.1%;市場內銷額達到2661億元;銷售均價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長5.2%。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國茶產業結構情況
數據顯示:2018年,綠茶、黑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產量分別為172.24萬噸、31.89萬噸、26.19萬噸、27.12萬噸、3.37萬噸、0.80萬噸;除烏龍茶外,各茶類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從產量佔比看,綠茶、黑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黃茶佔比分別為65.8%、12.2%、10.4%、10.0%、1.3%、0.3%;其中,綠茶、烏龍茶產量比重持續下降,白茶、黃茶增長較快,較上年分別增加33.7%、45.5%。
數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茶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銷售渠道多樣化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新的銷售模式湧現,茶葉的銷售渠道也越來越多樣化。而不同類別的銷售渠道因其與消費者接觸方式和場景的差異,針對這不同的消費人群;而線上線下,直營加盟渠道有著不同的經營側重點,銷售網點的布局或是更大的品牌佔有率。
(2)茶消費多元化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天然、健康的特點以及對茶文化的推廣,茶葉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茶葉的主要消費人群也從中老年為主向各類年輕人群擴散,不同類別的消費者對茶葉的消費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茶葉消費從最初的「禮品」「自飲」不斷的延伸和細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3)品牌化趨勢發展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選擇,「品牌」成為消費者選購茶葉時的首要關注因素。同時,對於企業來說,品牌內涵與消費者感知高度匹配預示著企業的品牌化道路相比競爭對手走得更遠。企業以後必將更注重品質的追求,改變以往粗放式以量取勝的模式,將自身品牌做大做強,讓消費者對茶葉品牌有更深認識,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茶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華文明傳播於全世界的重要象徵。「一帶一路」涵蓋全球44億人口,該區域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和消費地,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人口紅利。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中國茶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