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代社會就是個壓力社會,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我們面臨的最嚴峻問題就是日益增長的精神壓力。但在面對同樣壓力的情況下,有些人在壓力下爆發,取得了很好的結果,有些人在壓力下滅亡,不僅心理上出現某種程度的崩潰,生理上健康問題顯現。
導致這兩種不同結果的因素是什麼,日本積極心理學學校校長久世浩司告訴我們,是因為抗壓力的不同。有強抗壓力的人,在面對壓力時,擁有強大的內心,能快速復原,及時調整,迅速適應,最終取得成功。
因此,培養我們的抗壓力是非常重要的。久世浩司做抗壓力培訓的過程中發現,相比成年人直面壓力,兒童在面臨壓力時更需要別人,尤其是父母的幫助。
因此,他寫出了《抗壓力•親子篇》這本書,旨在幫助孩子提升抗壓力,考慮到父母們總是很忙碌,他特別設計了每天可以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帶領孩子做抗壓力練習,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首先,讓我們明確培養抗壓力這事是否必要
作為忙碌的父母中的一員,我們每天穿梭在家庭、職場、學校,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經濟、教育、生活各方面的壓力。很多人會說,我們為孩子做了那麼多事情,和父母比,孩子是在享受,他們怎麼會有壓力呢?
但想一想,我們也給孩子安排了滿滿的行程,上學、興趣班、各種比賽,孩子沒有自主決策的權力,他們在父母的安排下就沒有壓力了嗎?當然有。
面對每天的學習任務,老師關注,同伴比較,父母期待,他們的小小身軀承受了很多。當你發現他厭學逃學,不願與同伴交往,無法經受父母家人的一點點責備,我們該警醒,孩子是否能承受現在的壓力,他們知道怎麼面對嗎,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的表現?
如果有,這就到了我們去幫助孩子提升抗壓力的時刻了。如果你的孩子還處在叛逆的青春期之前,那麼恭喜你,這是培養孩子抗壓力最好的時期。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那麼他其實更需要學習抗壓力的知識,只是需要你特別注意溝通這方面內容的方式方法。
那麼,抗壓力只是孩子面對壓力的能力嗎?並不僅僅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讓我們明確抗壓力的定義。
心理學研究表明,抗壓力有三個方面,復原能力,緩衝能力和適應能力。
*
復原能力比較容易理解,指的是遭受挫折後快速恢復的能力。看下面兩張圖片,回答這個問題,誰能強大。答案顯而易見,參天大樹和竹子比,當然是樹更強大。
但設想下,颱風來臨,樹倒了,竹子歪了,誰的復原能力更強?是的,你想的沒錯,竹子的復原能力更強,因為它更有韌性。
*
緩衝能力,可以理解為對待挫折的感受力和忍耐力,有人比較敏感,面對困境感覺天都塌了,自己只有等著被砸到的份兒。有人比較沉穩,他清楚問題很嚴重,但卻更多著眼於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說用蛋比喻每個人,緩衝能力弱的人是雞蛋,一碰就碎,緩衝能力強的人是鴕鳥蛋,能承受一個人的份量。
*
適應能力,指的是適應變化的能力。現在的社會變化速度非常快,如果適應能力跟不上,就談不上提升抗壓力了。
對於孩子的抗壓力影響最大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三點:穩定的家庭,父母的榜樣作用,優良的學校環境。這就不多說了,相信大家都非常理解這三點的重要性。
在這裡,我們更多關注促進抗壓力發展的內因,分別是下面五點:自尊心,情緒調節能力,自我效能感,樂觀性,社交技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讓我們看看提升抗壓力該怎麼具體做吧!針對抗壓力五大內因,久世浩司認為從以下五點著手提升:
一、增強自尊心;
二、學習情緒調節;
三、提高自我效能感;
四、培養樂觀精神;
五、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
看著是不是特別對但又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別急,久世浩司在《抗壓力•親子篇》中最讓人有收穫的並不是提出這些觀點,更讓人有價值的是告訴我們每一項事情實際操作的方法。
比如,每一個孩子在抗壓力中需要強化的要點是不一樣的,但做父母的如果找到那個點呢,久世浩司設計了一個問卷,通過回顧最近1個月孩子的狀態進行打分,得出更專業的結論。
比如,和孩子一起找他的性格優勢,並基於優勢尋找發揮方法,通過以下的問題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了。
久世浩司還給父母設計了一個測試自己思維定式的練習,通過這個練習找到自己訓斥孩子的原因,反思自己,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很多書看了會徒增你的焦慮,而《抗壓力•親子篇》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實操性強,是對你未來行動的詳細指導。
等到孩子無法承受內心的壓力,做出過激行為後,很多事就無法挽回了。關注孩子們的壓力,是有先見的父母未雨綢繆。
抗壓力的提升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提升。而對這方面的幹涉,最重要的是父母。因為父母是對孩子影響力最大的人。提升孩子的抗壓力,是父母為孩子定製的一件鐵布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