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月10日,中國戰隊FPX以3:0的成績戰勝歐洲賽區霸主G2,今年英雄聯盟世界賽冠軍獎盃又到了LPL手裡。
有位玩家這麼說:
去年iG奪冠,大家的青春回來了,今年FPX奪冠,大家的青春不走了。
提起青春你會想到什麼?
逃課、網吧、玩《英雄聯盟》、校園戀愛,這些確實是我這位學渣平淡大學生活的標籤。
只是現在,身為一個每天兢兢業業生怕「被同齡人拋棄」、對著工資卡餘額與租房合同發愁、生活只剩下工作的社畜,在夜晚總是會想念那段每天都有人陪著一起理直氣壯揮霍人生的時光。
S9結束之際,鈦媒體與三位朋友聊了聊他們與這款遊戲的故事,發現《英雄聯盟》也與他們所經歷過的愛情、友情交織在一起,在關於青春的回憶裡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對於我們來說,《英雄聯盟》其實已經蛻下了「遊戲」的標籤,與它相關的賽事倒是有了更多意義——消遣、下飯神器、吃瓜場所......也可能是工作。有朋友成了《英雄聯盟》賽事的相關從業者,而我因為之前的遊戲經驗,獲得了一些《英雄聯盟》的選題和報導機會。
那段被揮霍的時光以另一種方式幫助了現在的我,而之後,我也會繼續著與《英雄聯盟》的新故事。
一
阿坤,男,24歲,職業:公務員
2012年,當時是高三,挺重要的一年,爸媽就給我們報輔導班希望能提升成績。有天去上課,輔導班的老師沒空,但我和朋友又不想回學校上晚自習,他就帶我去了網吧,「走!帶你玩『擼啊擼』!」
然後他就帶我打了一晚上的人機......
我用的那周周免英雄大樹(扭曲樹精·茂凱)。
其實我們班的男生其實那個時候都在玩《英雄聯盟》,之後我就上癮了,每天晚自習只要班主任一走,我們就去網吧,當時大家都去德瑪西亞區玩。
這樣過了半年,高中同學都去外地準備藝考去了,沒人帶我逃課了,而且馬上要高考了,這個時候的我才決定發奮學習......
幸好最後還是考上了大學!我們男大學生的生活其實都很單調,不管白天黑夜,基本每天我都是在宿舍和舍友一起玩《英雄聯盟》。
我這個人也蠻奇怪,不喜歡主流英雄,潘森、大樹......什麼奇葩我玩什麼,所以一直很菜,遊戲中的高光時刻只在極地大亂鬥中。
而且我有點「毒」,哪支戰隊被我喜歡後幾乎就沒有輝煌的時刻了。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老WE,當時LPL一直被WE和iG統治著,不過iG比賽總是第二名,而且IG的上單中單AD——PDD、姿態、小孩都是胖子。
每次一看比賽的畫面,iG戰隊那裡就是一群壯漢,而WE的微笑、草莓都挺瘦,這樣一襯託,WE就帶著那麼點主角氣質。
當時的iG戰隊都是一群壯漢
LPL還賦予了WE選手一些色彩和標籤,什麼若風的卡牌必ban,草莓送一血遊戲就穩了。那個時候沒有直播,我就只能偶爾刷個《掌上聯盟》看看他們的比賽消息。
真正能正大光明看他們比賽就是上大學的時候了,但那次卻是老WE最後一次出現在世界賽中,也是老we全員最後整齊的一個賽季。
2013年,我喜歡的WE被OMG猛錘,恥辱下播。
我當時挺難受的,但後來我發現,因為「毒奶體質」,我觀看比賽的過程就從沒開心過。
老WE慘敗後,其教練阿布帶著隊員廠長捲毛去北京組建EDG,因為他們這些選手之間的恩怨,老WE的粉絲都不喜歡EDG,我就是其中一個。
但很妙的是,EDG緊接著在2014年引進了韓援Deft、Pawn,還開始搞什麼粉絲效應,我前女友,就是當時的女朋友,成功變成了Pawn的迷妹......
我們倆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老開玩笑嘲諷她和EDG。而且老WE之後,我就對LPL隊伍不太感興趣,重點看LCK的比賽了。
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不能成為一個沉迷極地大亂鬥的娛樂選手了,我要去排位賽裡闖蕩一波。搜英雄劫教學視頻的時候,我看到了Faker在2013年殘血反殺「電競王嶽倫」Ryu的視頻,「努努力,可能我的劫也能這麼厲害!」
大家還是不要學這種操作了,「我上我真不行」
嘗試了後,遊戲體驗極差,我就又回歸到了極地大亂鬥。
2016年,我和她分手了,也是這個時候我算是真正喜歡上了EDG,可能也帶著點愛屋及烏的意思。
你知道上個月拳頭出的那個英雄聯盟手遊宣傳片《我們,繼續新故事》吧,可能每個玩《英雄聯盟》的男生,都發生過那個視頻裡的類似場景——男生天天玩遊戲,女朋友為了有共同語言也開始玩。
圖片來源於《我們,繼續新故事》
不過我是菜雞版本,女朋友帶不動的那種。
我倆分手後她好像就不玩了。
我畢業後也玩得少了,偶爾玩兩三把,好友列表也基本沒亮過,上個月聽說《英雄聯盟》要出手遊了我立馬把《王者榮耀》卸了,卸完才知道現在還玩不了英雄聯盟手遊......
說實話,我之前還擔心《英雄聯盟》沒有玩家了咋辦,後來看比賽的時候發現女粉越來越多了,她們沒有打過遊戲,好像只是喜歡電競選手的顏值,不過看到這種情況我反而放心了。
因為玩遊戲的男生消費能力太弱了,我上大學的時候花錢抽皮膚,舍友都會用看智障的眼光看我。現在工作了,雖然我們遇到真正喜歡的皮膚會花錢買,但男生肯定不會給英雄聯盟官方直播間送禮物的,你看Doinb比賽時,粉絲貢獻率第一都是一個叫「vgswift」的人,應該是女生老粉了,這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差別。
現在女粉戰鬥力也蠻強的,你知道@電競bot 這個微博帳號嗎,我這種iG的黑粉每天看他們噴iG可開心了,那裡似乎都是女粉。
雖然很少玩遊戲了,但我和高中同學現在還是會聚在一起看比賽,現在LPL每周只有周四沒有比賽,整的挺棒的,有時候沒有事情做我就可以看比賽。即使有時和朋友沒有在線下一起看比賽,線上我們還是會一邊看一邊在群裡噴。前幾天有個高中同學結完婚請我們去他新家吃飯,但說到最後一起吃飯還是變成了一起看比賽。
阿坤給我發的他們高中好友群裡聊天記錄,不管年齡多大,男生聚在一起真的就只有玩遊戲了吧
今晚我們還是會聚在一起看FPX對決G2,FPX有了Tian和Doinb的加入,勝率得提升了40%吧。新選手出現很棒,有新活力才有動力,總不能萬年「4保1」。
不過我的心情也很糾結,雖說「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年輕」,可是我也希望老選手能夠體面地退役,少一些「慘敗後被噴退役」這樣的情況發生。
前幾天SKT T1對決G2,Faker手抖的動圖我也看到了,大家都說Faker老了,但我覺得Faker還是Faker,他的各項數據還是很華麗的,只是作為三冠王承擔了比以往更多的壓力了吧。
他怎麼會菜,他只是太想贏了。
二
老王,男,24歲,職業:新媒體小編
2014年,大學的時候同學都在玩《英雄聯盟》,我想有些共同語言就也跟著在宿舍玩,偶爾會去網吧,因為學校晚上斷電。
我比較菜,是人機愛好者。
5年的遊戲時長裡,我的遊戲帳號升到72級,皮膚101個都是抽的,馬化騰虧了,段位也沒什麼變化,因為我不打排位。
大學第一次看比賽是2014年皇族對決SSW,當時好幾個宿舍的男生聚到一個宿舍裡,對著一個小電腦屏幕看。你知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胡同的人聚在一起看排球比賽那個畫面麼,我們當時就是那樣。
想像下十位大漢擠在宿舍裡看比賽直播的場景
那個時候韓國人太強了啊,我們一邊看一邊噴,「泉水看戲我也會。」
不過在2015年,MSI季中賽,還是同樣的地方,我們幾個宿舍的人又聚在一起看比賽,EDG戰勝了SKT,中國隊贏了!從這之後我就一直關注EDG,他們從S5到S7基本上可以說國內霸主,然而去年之後成績一蹶不振。至於其他隊伍,我比較喜歡The Shy 和 Uzi,Uzi對線沒有輸過,無論拿什麼AD總能打出優勢。
工作了後我很少玩遊戲了,偶爾上線好友列表的頭像也都是灰色的。
那些年被我坑過也坑過我的好朋友們,都很少上線了。
相比親自上場玩,我現在更多是在直播平臺中關了彈幕靜靜地看比賽。
不過看比賽的時候也覺得老面孔越來越少了,現在冒出很多新的選手,這可能和LPL的青訓體系成熟有關係。LPL的贊助商也越來越多了,但我消費不起奔馳,工作後的過勞肥也讓我不敢吃肯德基。
前段看到Faker手抖的動圖,我唯一的感受就是神也會跌落。說實話,今年SKT被淘汰,我感覺屬於Faker的時代就要結束了。
《英雄聯盟》會像《魔獸世界》一樣,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至少它是我的青春符號之一。有了賽事的保證,我預測一下《英雄聯盟》還能活10年。
三
大嶽,男,30歲,職業:電競從業者
在我與《英雄聯盟》的故事裡,穿插著我和前女友的8年感情。
高中班長老帶我逃課玩DoTA,2008年我去吉林上大學後就帶著舍友也一起玩DotA。當時東北那邊流行玩澄海3C(國內早期《魔獸爭霸》RPG地圖之一),他們覺得MOBA類遊戲太簡單了,結果最後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2010年的時候,舍友發現了《英雄聯盟》公測,我們就試玩了幾把,「這個遊戲太簡單了,都不用反補兵。」你也知道DotA和《英雄聯盟》之間存在鄙視鏈,我們當時在1區,打對面就好像在打人機一樣。
我前女友,也就是當時的女朋友也喜歡玩《英雄聯盟》,我就陪她一直玩下去了。其實回憶起來,從這裡開始,之後的路我一直都是在受她影響吧。
我還是只看War3和DotA比賽,直到老WE勇奪IPL5(由美國的IGN公司主辦的電子競技大賽)冠軍,這也是第一個世界冠軍吧。奪冠這事被寫了不少文章在英雄聯盟端內推薦,我們也就關注起LPL了。
我前女友當時特別喜歡草莓,我就陪著她一起看比賽,我看比賽,她看人。
畢業後,我們兩個人想法很一致,「電競太燃了!」,就一起進了當時國內排名一二位的遊戲產業大眾媒體,不過我們把情侶關係隱藏得很深。
白天在公司,我們一起做一檔訪談節目,採訪電競從業的人和遊戲之間的故事。晚上下班後,我們就在家裡一起玩《英雄聯盟》。
那個時候家裡只有一臺電腦嘛,都是她先玩,我在後面看著,她死太多次心態炸了,我就出來「拯救世界」。她只會玩兩個英雄——1700把婕拉,1400把光輝,我還記得有個陌生人曾問她只玩這兩個英雄不膩麼。
2014年5月,已經接觸過LPL賽事的她跳槽到我現在的公司了,是一家做電競賽事的公司。我當時在做一個私活,忙完後去她公司幫忙,她老闆覺得我還不錯就問我願不願意也入職,我就又跟著前女友的腳步走了,當然依舊隱藏著情侶關係。
我還記得那個私活素材量很大,我後期編導都做,前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熬夜累到脫髮。
但我想賺錢給家裡買第二臺電腦嘛,買了之後我們兩個人就可以一起雙排了,我們倆當時玩下路就是「EZ+光輝」的組合。
魔法少女的皮膚可能是當時每個玩光輝女郎的女生的最愛吧
我之前一直沒接觸過LPL的內容,進入現在的公司也是完成了我的夙願,前女友是我的貴人。如果不是她,我現在可能就是在某家影視特效公司工作吧。
但可能是因為一直不公開關係,我們之間有了隔閡,感情慢慢變淡了,今年我們正式分手了。
不過我現在已經走出來了。
現在的工作讓我有了更多與《英雄聯盟》賽事的接觸機會,雖然大多都是第三方賽事。從賽事觀看者到賽事參與者的轉變其實挺讓我自豪的,現在偶爾玩《英雄聯盟》的時候,我都會自動無視噴子的發言了,「你們這些鍵盤俠懂什麼,我可是天天和職業選手打交道的。」
至於更現實點的切身體驗,《英雄聯盟》給我這個行業帶來的變化是:從業者賺的錢能比之前多點了。我之前和war3選手聊過,他們是最慘的,世界頂級選手也是好幾個人擠一間房,從業人員工資也不高,真的是吃不飽飯的那種。
現在電競行業算是更正規化了,之前這行的從業人員真的是什麼專業的都有,我之前有個同事從藥劑師的職業轉過來,現在招聘時大家都會注重專業和從業經驗了。
除此之外,LPL的主場越來越多了,而且據我觀察,線下看比賽的觀眾裡,女生比男生多一倍,甚至有很多男生是陪女朋友來的,每次看都讓我聯想到我自己......LPL本土競技水平越來越高了,但還是缺少Shy爹這種「爹字輩選手」。
回歸到《英雄聯盟》遊戲,前幾天玩阿卡麗,我能感覺到對面會對哪個方向放技能,但就是躲不掉——對面的石頭人要放大招上來強殺,我都準備e了但總是慢半拍。
年紀大了,玩遊戲總感覺到有點力不從心,確實是我現在菜了吧。
前幾天Faker手抖那個動圖,差點給我看哭了。馬上又是LPL轉會期了,不知道這些老選手還在不在,是不是還能首發了。(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小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