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大大
原創必究,禁止抄襲!
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一位來自山東西南農村的女子,今年30歲,是211重點大學的博士,家裡有一個哥哥,研究生畢業,還有一個姐姐,本科生畢業。
父母為了養大和教育他們,花費了心思,女子心疼父母的心酸,念著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父母。
哥哥留在天津工作,結婚生子,嫂子要求必須家裡全出費用,包括彩禮,買房、酒席等等,女子父母覺得人家姑娘肯嫁給自己兒子,也算是修來的福氣,東湊西湊地掏錢,終於買到一套面積一般的房子。
而這名女子博士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認識了來自單親家庭的男友,父母老早離婚,男友媽媽是做生意的,在北京四環和五環共有五套房子,店面200多平房,存款金額據說達到1000w,畢竟男友媽媽都開X5,男友就開q5。
兩人剛在一起時,男友媽媽對她也非常地滿意,還特意在女子單位附近的小戶型房子重新裝修一番,給兩人同居。
等到時機成熟時,女子也多次在男友媽媽面前說起婚紗酒席旅行這些事情時,男友媽媽都表現得特慷慨,說包在她身上。
正當女子提出要40萬彩禮時,男友媽媽卻暴跳如雷,死活不同意,還罵女子全家就是來賣女兒的,逼兩人分手。
如果不分手,即便結婚也不會給40萬彩禮,以後只給裝修的錢,房子還不願意加上女子的名字。
女子聽到這些話就不樂意了,本來她就覺得自己條件不錯,博士學歷,身高172,樣貌漂亮,皮膚好,工資收入也不差,比本科畢業的男友強多了,要不是因為男友死纏爛打,女子還不願意接受男友,不過是想著雖然男友條件差了點,但家庭條件不錯,能夠早點讓父母安心自己的姻緣,才迫不得已和男友在一起,明顯是男友配不上這麼高素質的自己。
再者,女子覺得這40萬彩禮又不是全給自己的,想著父母為了哥哥的房子借了不少錢,掏20萬出來還債,10萬給老家裝修,剩下的10萬才是給自己的彩禮,畢竟老家裡高中畢業的女孩子都要20萬彩禮,自己作為一個博士生,拿40萬彩禮不是合情合理的事麼?
女子進退兩難,覺得自己都30歲了,要是這麼分手,白白地被男友睡了半年,真是虧大了,為什麼男方聽到彩禮就心生怨氣,這社會不都是按女方的習俗來給彩禮的麼?
通篇下來,女子都在哭訴男方婚前滿嘴仁義道德,要彩禮時卻翻臉不認人。
帖子一出,引發熱議:
有人覺得女子太心急了,就這智商還虧是博士,應該謙虛點提出小條件,等生米煮成熟飯,再慢慢地提出其他條件;
有人嘲諷:幹嘛要讀到博士,直接讀個初中畢業就好;有人也覺得女子要求過分,要回報父母是自身要做的事情,不該強加在男方的彩禮上,拿別人的錢去回報父母,實屬不道德;
彩禮這東西本身就是社會難題,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要求,但說到底還是應該根據雙方的家庭條件來提出相應的彩禮要求較好,但這女子說白白被男友睡了半年,就是把自己當什麼職業了?這不是在侮辱自己,戀愛關係,本就是男歡女愛的事情,經她這麼一說,倒是顯得有點齷齪了吧。
某網站曾公布2017年中國各地彩禮的調查情況,平均彩禮8萬起。
結果顯示,江西是15萬,浙江安徽黑龍江等均是10萬,山東也就8萬,內蒙古、甘肅、山西就6萬,廣州北京的彩禮竟然是最低的,表示不會特別講究彩禮,但父母會合力幫買房。
這一點倒是符合帖子裡男方媽媽的做法,彩禮宜談少不宜談多,多要免談,房子可以出錢買,畢竟房子是剛需。
沒想到,江西省當屬彩禮冠軍,想起一個街頭採訪,有記者問一名女子,結婚時女方收多少彩禮才合適?
女子超級淡定:南昌的話,起碼要120萬,不包括車和房子。
這聽起來倒不像是彩禮,而是要男方全部的身家。
眾所周知,中國大多數家庭也都是趨向小康家庭,有的地區經濟還稍微落後,主要解決衣食住行問題,也得費盡,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豪爽地拿出這120萬的巨款,能拿得出來的也不是泛泛之輩,但這也不過是少數而已。
同時,該項數據還表示,在一場婚禮總花費中,70%新人表示,辦一場婚禮所花的費用要遠遠大於一年的收入,上海平均花費得14萬,而廣州深圳則較少,7萬左右,前面以彩禮為首的江西,則不會花太多的錢放在辦婚禮上,重點還是在於女方收到的彩禮。
讓女人感覺備婚壓力來源的主要是公婆的要求,這其中有包括男方的習俗。
就像《婚前21天》中何雯娜和梁超備婚階段,兩家人對於辦婚禮的地點和擺酒的先後順序,一直討論均無結果,沒有明確的安排。
何雯娜作為女方,老家的一貫習俗就是,正式婚禮前要先辦出閣酒,梁超家人不同意,婆婆認定出閣酒就是回門酒,堅持要先辦男方的。
雙方各執己見,都認定以自己老家的習俗為準,僵持不下,最終鬧得不愉快。
結婚本是件開心的事,只是在備婚過程中,避免不了彩禮、擺酒等繁瑣事情的困擾,導致產生不同的意見,鬧翻,曾有朋友在結婚當天也會因為招呼賓客問題,直接現場吵起來,喊著要離婚走人。
結婚不該如此兒戲,只能說萬事好商量,兩人真心在結婚的,那就雙方多加溝通,找到彼此可接納的條件,和睦置辦婚禮。
廣東這邊的彩禮就不高,一般都是幾萬塊,有時也會更少,主要看雙方的家庭條件,合情合理地溝通。
不知大家當地的彩禮或結婚習俗有哪些?可評論留言,暢所欲言,讓我也可以了解下各地習俗的不同~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