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防疫有功」,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接近55%,比兩年前暴增3倍。
這兩年間,臺灣發生很多事,包括民進黨當局對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進行追殺,國民黨面臨生存危機;包括農會、水利會等持續遭「綠化」,綠營政客把持基層組織;民進黨逐步掌控島內媒體,不太「聽話」的中天新聞臺前幾天已吹起熄燈號。此外,蔡當局變本加厲,暗示將實行網絡管制。
民進黨挾2020「大選」獲得817萬票的氣勢,再通過各種手段整肅異己,島內不少分析認為,綠營是圖謀永續執政。
民進黨的目的能達成嗎?
前幾天跟一位臺灣記者聊到這話題,他認為,以臺灣的政治生態,基本上不可能。雖然民進黨洗腦功力一流,但民眾也不是傻子,「選人不選黨」已成為主流。
他還舉了新北市的例子,新北人口接近400萬,選民結構接近全臺的水平,綠營在2016年「大選」中是大勝,藍營則在2018年新北市長選舉中大勝,到了2020年「大選」綠營再次大勝,起起落落如同坐過山車。
這名記者認為,國民黨在2020「大選」中慘敗固然有大環境的因素,但候選人韓國瑜爭議性太高,尤其是得不到年輕人支持,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民進黨大勝後,仗著具有高支持度,先是開放美豬,再是封殺中天,還打算解禁日本核食,島內不少人覺得這次讓民進黨贏太多了,最快兩年後的地方選舉,民進黨或再遭遇一場滑鐵盧。
臺灣的選舉很奇特,很多選民往往不是喜歡一個人而投他,而是太討厭一個人,去投他的對手。民進黨如果再倒行逆施、一意孤行,民意的鐘擺或擺向國民黨,這就要看藍營屆時能否順勢推出合適的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