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之突尼西亞篇(8個)

2020-10-18 樂樂龍飼養員

Tunisia

1傑姆的圓形競技場 (1979)

2突尼西亞阿拉伯人聚居區 (1979)

3迦太基遺址 (1979)

4伊其克烏爾國家公園 (1980)

5科克瓦尼布尼城及其陵園 (1985, 1986)

6 蘇塞古城(1988)

7 凱魯萬 (1988)

8 沙格鎮 (1997)


1   突尼西亞 傑姆的圓形競技場 (1979)

Amphitheatre ofEl Jem

傑姆的羅馬圓形競技場,位於突尼西亞傑姆市,建於公元3世紀,被公認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羅馬時代建築,在當時最大的競技場中位列第四。雖然橢圓外形和巨大規模與人們熟知的現代運動場沒有多大區別,但這座非凡的建築物充分體現出羅馬建築師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是羅馬帝國鼎盛輝煌的見證。

傑姆的圓形競技場是北非最大的競技場遺址,其以圓形競技場聞名於世,該圓形競技場呈橢圓形,以1米長、70釐米寬高的大石塊興建而成。競技場為典型的羅馬建築風格,高36米,分三層,共60座拱門,拱門由石柱支撐,可容納35,000名觀眾。是世界三大競技場之一,只有位於羅馬的羅馬鬥獸場(可容納約45,000名觀眾)及位於卡普阿的劇場遺址比它更大。此圓形競技場乃按資深執政官戈爾迪安一世之命由羅馬人所興建,戈爾迪安一世於238年在蒂斯德魯斯自封為帝,並在競技場舉行角鬥士表演及戰車競,但該競技場亦有可能從未竣工。至17世紀,競技場遺蹟大致保持完整。但自此之後,競技場的石頭就被用作興建傑姆附近的村落,又或者運到凱魯萬興建大清真寺。在突尼西亞獨立後,競技場才得以修復,圍牆、拱門、階梯、臺階、立柱及外觀經一一修建後,競技場成成突尼西亞的著名景點,除了日常接待觀光遊客外,這一鬥獸場還可在夏季時舉辦古典音樂會,給觀眾帶來藝術享受。

傑姆的羅馬圓形競技場展示了羅馬帝國的莊嚴和龐大,也是羅馬帝國鼎盛輝煌的見證。公元235年到268年間,羅馬帝國由一連串的殘暴軍事獨裁者統治,最早的一個是馬克西米努斯皇帝,他的鐵腕政策在羅馬帝國的北非行省激發了一場暴動。在蒂斯杜斯(今天的傑姆),當地人因為橄欖油的跌價而窮困潦倒,羅馬皇帝的沉重賦稅激起了心中的怒火,終於揭竿而起。在巨大的競技場上舉行了慶祝,反抗者推舉年老的北非總督戈爾迪安一世為新的羅馬皇帝。當時戈爾迪安因熱心贊助體育活動,獲得廣泛支持,他是建造蒂斯杜斯競技場的最熱衷的支持者。然而,戈爾迪安錯誤估計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接受了皇帝頭銜。他的野心只招來了一場災難。忠於馬克西米努斯的軍隊很快在戰場上擊敗了戈爾迪安的部隊,將蒂斯杜斯洗劫一空,還殺死了戈爾迪安的兒子。不久戈爾迪安在迦太基自己的別墅自殺。不管結局怎樣悲慘,戈爾迪安熱心幫助修建了競技場,又在此登基稱帝成為一代名人。

公元3世紀早期,競技場落成時,蒂斯杜斯成為羅馬帝國北非地區第二大城市。但238年發生反叛後,忠於馬克西米努斯皇帝的軍隊摧毀了該城,傑姆再沒有真正恢復。城市雖然衰落了,競技場卻保留下來。儘管其中一些巨石被拆下運去修建別的建築(包括凱魯萬的大清真寺),19世紀時部分牆體又遭破壞(為了趕走躲藏其中的又一批反叛份子),競技場保留非常完好。除了恢弘的羅馬圓形競技場,傑姆滿眼都被黃沙掩沒著,寂靜而又沒有更多引人之處。不過競技場很大,幾乎和羅馬城競技場一般,外形也相當漂亮,沒有絲毫瑕疵影響到它的莊嚴雄偉。

傑姆的圓形競技場歷史悠久,它是古羅馬帝國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輝煌建築。不少法國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樓拜等都曾專程來此觀光,並將它描述為「世界美妙絕倫的鬥獸場」和「羅馬帝國在非洲存在的標誌和象徵」。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羅馬統治突尼西亞近600年,同時將歐洲文明帶到了突尼西亞。羅馬人修建的神廟、競技場、露天劇場,遍布各地,至今遺蹟猶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鬥獸場之一的埃爾傑姆鬥獸場。多少個世紀以來,突尼西亞的傑姆的圓形競技場以其雄偉壯麗、氣勢恢弘、布局科學、構造完美和諧,徵服了所有的到訪者,猶如埃及的金字塔。駕車出蘇薩城,順著蜿蜒的國家級公路向南,穿過起伏的丘陵和一片連著一片的綠色橄欖林,距傑姆村數公裡之遙,便隱約可見鬥獸場龐大身影。它突兀聳峙,猶如一座高大的城堡要塞,拔地而起,凌空而立,有高36米,建有500個門,可容納4萬人,其雕刻、鑲嵌藝術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讚嘆不已。鬥獸場圍牆高大,是北京故宮城牆的五倍,遠遠便見其嵬嵬身姿。它層層拱廊相連,寬闊高大,構築典雅。人行其間,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層連拱廊的柱型,富於變化,漫遊其中,就如置於古代石柱雕刻藝術的宮殿。拾級而上,似在扶搖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觀眾席的頂層,俯身下望,偌大鬥獸場,景象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整座鬥獸場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鍋,四周自下而上,階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坐在看臺上,望著這古老的競技場,思想的羽翼將人們帶回到遙遠的過去。眼前的競技場上仿佛又出現了人與人廝殺、人與獸搏鬥,鮮血淋漓、血如泉湧的慘烈景象,似乎聽到敗者、傷者撕心裂肺、絕望的慘叫聲,以及與此同時看臺上爆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和詛咒聲……安聯競技場因冠名權售予德國的安聯保險公司而命名,是一座位於慕尼黑北部的專業足球場,在20054月正式啟用,由2005/06球季開始成為拜仁慕尼黑及慕尼黑1860的新主場,很多體育賽事都在此舉辦,這裡也見證這一代又一代體育人的辛酸與輝煌。

相關焦點

  • 世界遺產之瑞典篇(15個)
    1993)3比爾卡和霍夫加登 (1993)4塔努姆的巖刻畫 (1994)5斯科斯累格加登公墓 (1994)6漢薩同盟城市維斯比 (1995)7呂勒歐的格默爾斯達德教堂村 (1996)8赫爾辛蘭帶裝飾農舍 (2012)1  瑞典德羅特寧霍爾摩皇宮 (1991)Royal Domain ofDrottningholm德羅特寧霍爾摩皇宮又名皇后島宮,是瑞典首個世界遺產
  • 世界遺產之韓國篇(14個)
    1995)2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1995)3首爾宗廟(1995)4昌德宮建築群(1997)5華松古堡(1997)6高昌、和森和江華石墓遺址(2000)7慶州歷史區(2000)8濟州火山島和熔巖洞窟(2007)9朝鮮王陵(2009
  • 世界遺產之肯亞篇(7個)
    在4300米以下,冰川融化形成了大小32個高山湖泊。景觀與阿爾卑斯山有相似之處,湖周圍遍布雪松和冷杉。在肯亞山登頂的路上你可以看到五個獨特的植物圈。較低的山坡上是非洲山林,高大的長滿苔蘚的樟樹、黃木、鉛筆雪松等為大象、野牛、猴子、野豬、鹿、羚羊、豹和各種鳥類提供了遮蔽;非洲山林之上是盛產巨竹的區域;更上是荒原苔類植物和茅草為主的次高原荒地;登山者再往上走,就進入了植物的奇觀境界——非洲高山植物帶(Afro-Alpline)。在赤道陽光的長年照射下,碩大態植物能夠結果。
  • 世界遺產之貝寧篇(2個)
    大王宮區內,每座建築物都有自己的圍牆,圍牆內形成3個相通的院落。外院(又稱「克波多吉」)主要是用來舉行禮儀活動和閱兵儀式;一個內院用來分配物品;另一個內院直通國王和王后的寢室。建造王宮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土坯外牆、茅草屋頂、木竹門窗,建築風格精巧、簡樸。園林內存有大量的各式建築、公用設施、壁畫、雕塑,還有大量極為精美的浮雕。
  • 世界遺產之美國篇 (24個)
    該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森林之一。總面積的85%都覆蓋著森林。絕大部分樹木是美國黑松(亦稱扭葉松)。有超過10,000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擁有290多個瀑布。黃石公園分五個區:西北的猛獁象溫泉區以石灰石臺階為主,故也稱熱臺階區;東北為羅斯福區,仍保留著老西部景觀;中間為峽谷區,可觀賞黃石大峽谷和瀑布;東南為黃石湖區,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為間歇噴泉區,遍布間歇泉、溫泉、蒸氣池、熱水潭、泥地和噴氣孔。
  • 世界遺產之敘利亞篇(6個)
    >布斯拉古城(1980)3帕爾米拉古城遺址(1980)4阿勒頗古城(1986)5武士堡和薩拉丁堡(2006)6敘利亞北部古村落群在它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125個紀念性建築物中,以公元8世紀即倭馬亞王朝哈裡發時期的大清真寺最為壯觀,大清真寺建在亞述國的一塊聖地上。大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馬亞王朝的哈裡發(伊斯蘭政治、宗教領袖的稱謂)時期形成的風格。
  • 世界遺產之波札那篇(2個)
    2001)Tsodilo措迪洛山在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位於荒蕪的卡拉哈裡沙漠,其裸露的巖石層幾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停留和居住的痕跡,留下了豐富的傑出的巖畫藝術。它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它能控制天空和世界,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幾乎所有的巖畫有意而做,有自己的寓意在其中。巖畫大多是用石器雕刻在山壁或石頭上,其顏料是以石灰巖土混合獸血,動物油脂,骨髓,牛奶和蛋白研磨而成,將之塗繪在山洞巖壁上。雖經過千萬年的自然風化,其天然的顏色仍保持古樸的風貌。從中可探尋到布希人在遠古年代的狩獵生活和宗教儀式。
  • 世界遺產之澳大利亞篇(20個)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荒原 (1982, 1989)5 澳大利亞豪勳爵群島 (1982)6 澳大利亞岡瓦納雨林 (1986, 1994)7 澳大利亞烏盧魯-卡塔曲塔國家公園 (1987, 1994)8
  • 世界遺產之甘比亞篇(2個)
    >Gambia1   甘比亞詹姆斯島及附近區域(2003)Kunta KintehIsland and Related Sites詹姆斯島及附近區域位於甘比亞河沿岸,是歐洲在甘比亞的第一個橋頭堡。
  • 世界遺產之坦尚尼亞篇(7個)
    恩戈羅恩戈羅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大致成圓形,是邊緣保持完整的眾多破火山口之中最大一個。非洲人將其稱為恩戈羅恩戈羅,即「大洞」之意。恩戈羅恩戈羅破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破火山口之一。如同鑲嵌在東非大裂谷帶上的一隻「大盆」。
  • 世界遺產之伊拉克篇(6個)
    >)2亞述古城(2003)3薩邁拉古城(2007)4埃爾比勒城堡(2014)5伊拉克南部艾赫沃爾:生態多樣性避難所和美索不達米亞城市遺蹟景觀(>2016)6巴比倫(2019)1   伊拉克 哈特拉(1985
  • 世界遺產之葉門篇(4個)
    Yemen1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1982)2薩那古城(1986)3乍比得歷史古城(1993)4索科特拉群島(2008)1   葉門 城牆環繞的希巴姆古城(1982)Old Walled Cityof Shibam希巴姆古城,位於葉門中部的哈德拉毛省,距首都薩那以東約470
  • 沙漠玫瑰突尼西亞
    如果能在世界地圖上為中國背包客們找到一個「完美」的旅遊國度的話,我一定向你推薦偉大而浪漫的突尼西亞。它包含了一切達到完美所需要的各種因素———湛藍的海岸,廣袤的撒哈拉,溫順的人民,便宜的物價……對了,還忘了提到它的包容性。你在那裡甚至能看到猶太教堂。
  • 世界各國行政示意圖(非洲篇)
    、東非、南非、西非),共60個國家和地區。北非: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和馬德拉群島(葡)。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利亞、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
  • 賴特的 8 個建築作品申請世界遺產名錄
    賴特的 8 個建築作品申請世界遺產名錄 如果成功入選,這些就是名錄中唯一的美國現代建築 美國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 2018世界盃之突尼西亞國家隊十大球星!
    2018世界盃之突尼西亞國家隊十大球星!第五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圈的突尼西亞隊不僅是北非足球的代表,同時也在參加本屆世界盃的所有非洲球隊中排名最高。然而他們的小組形勢並不樂觀,由於比利時與英格蘭的存在,突尼西亞難稱晉級熱門。
  • 庫斯庫斯面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要說的,就是它:這一碗有菜有肉,可雞可牛可魚可香腸可全素的庫斯庫斯面(couscous)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啦!12月14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第十五屆會議決定,將原產於非洲馬格里布地區(Maghreb,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三國的代稱)的庫斯庫斯面列入非遺,其中包括了庫斯庫斯的生產過程、專業知識和做法,生產所需的條件,工具以及器皿等。
  • 英媒:「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突尼西亞「英雄」自焚小販成詛咒對象
    於是,那個曾被視作「英雄」的自焚攤販,成為突尼西亞底層民眾的詛咒對象。「他毀掉了我們(的生活)。」他(布瓦齊齊)才是那個毀掉我們(生活)的人。」 西迪布茲德街頭打出布瓦齊齊的畫像,遭到當地人鄙視 圖自:《衛報》布瓦齊齊的表親卡伊斯說,他們的姓氏「曾經是令突尼西亞人感到驕傲的象徵」,如今卻「仿佛一個詛咒」。
  • 在突尼西亞慶祝香港回歸
    我是在遠離北京的北非國家突尼西亞度過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的,香港回歸慶典活動的全過程,我通過電視屏幕看得一清二楚,現在還歷歷在目。當時我在中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館任陸海空三軍武官。突尼西亞當地時間比北京晚七個小時,使館組織館員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特別節目之後,正積極準備當晚由本館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的大型外交招待會。
  • 世界遺產之布吉納法索篇(3個)
    公園於1954年8月4日根據一項法令成立。W公園以數目巨大的哺乳動物而知名,包括土豚、狒狒、水牛、猞猁、獵豹、大象、河馬、獅子、藪貓和疣豬等。這個地區是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在夏季有季風帶來的雨水。還有狒狒(Papio anubis)、赤猴(Erythrocebus pat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