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份,華為正式發布了Freebuds 3無線耳機,憑藉著出色的音頻體驗華為Freebuds 3無線耳機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半年時間,Freebuds 3無線耳機單在京東平臺的評價量就已經擁有35萬+之多,好評率更是達到了95%。
據IT之家了解,3月12日,京東音頻節已正式開啟,華為Freebuds 3無線耳機有優惠150元的福利活動。
在京東音頻節上,還有諸如蘋果Airpods2、Airpods Pro、索尼降噪豆等等這樣的強悍對手,那麼華為Freebuds 3又是如何突破重圍,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呢?
低延時+抗幹擾? 真無線耳機屆的「優等生」
華為FreeBuds 3搭載華為自研的全球首款藍牙/藍牙低功耗雙模5.1可穿戴晶片——麒麟A1晶片,具備非常強悍的連接穩定性表現。麒麟A1晶片擁有高效穩定的連接性能、強勁的音頻處理能力、出色的抗幹擾能力等等。同時,基於華為自研雙通道同步傳輸技術,可以實現兩個耳機直接從手機端分別獲得左右聲道的信號,直接與手機通信,兩個耳機之間也規避了幹擾。華為FreeBuds 3做到了與同價位的Airpods2同樣的連接穩定性,但是airpods 2更適合iPhone用戶使用,而索尼降噪豆則會遇到第三方適配Bug或者應用更新不及時的問題。
此外,麒麟A1和麒麟990系列晶片的通信有著先天性的優勢,不存在連接上的障礙。也正因如此,基於這款晶片,Freebuds3的連接、配對、回連都非常快,與EMUI10.0及以上版本華為手機使用時,音頻時延僅為190毫秒,比 AirPods2的220毫秒少了 30毫秒,無論是辦公、聽音樂看視頻,或者是玩遊戲,都是能實現音畫同步的無線音頻體驗。
作為一款優秀的真無線耳機,華為FreeBuds 3除了在連接穩定性和低時延方面與AirPods2打了個平手甚至略勝一籌外,它還支持多設備智能切換功能,在同一華為帳號下,耳機還可多個華為設備智能切換,無需重新配對,帶給你無縫切換的智能體驗,非常適合華為手機、手錶及平板用戶選擇。
半開放式主動降噪? 兼顧舒適佩戴與安靜聆聽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FreeBuds 3在幾乎與AirPods 2的價格相同,綜合產品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下,令人驚訝地擁有主動降噪功能。兩款產品同時具備半開放式設計帶來的舒適佩戴體驗,但是在考慮了主動降噪之後,華為FreeBuds 3看起來則是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其實在不少人的主觀認知裡,半開放式設計的耳機是無法實現主動降噪的,畢竟戴上無法形成密閉環境,而外界的聲音會通過這些縫隙「鑽」到耳朵裡。要實現半開放式設計的主動降噪,這必定要求廠商要有深厚的降噪算法功底。
華為FreeBuds 3之所以能夠做到主動降噪,首先是華為做了海量的噪聲的大數據分析和深度的算法訓練,通過數學分析計算和數據建模,找了大量的真人做聽感實測反饋,收集到很多的數據模型和樣本,最終模型整理出9組耳道降噪模型,對應了不同人的耳道形狀。
據IT之家了解,華為FreeBuds 3基於這些真實耳道模型的模擬,針對不同耳道形狀調整降噪信號輸出頻率和強度,從而突破性的實現了非密閉佩戴下分析了大量場景的噪聲信號數據,通過耳機上的兩個麥克收集環境噪聲,把收集到的環境噪聲通過降噪算法進行處理。
此外,華為FreeBuds 3還給了消費者豐富的自定義降噪效果,配合華為智慧生活APP主動調整降噪檔位,找到更適合你耳朵的降噪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真無線耳機中,華為FreeBuds 3、Airpods Pro以及索尼「降噪豆」都具備主動降噪功能。作為對比,蘋果Airpods Pro和索尼降噪豆均採用了入耳式設計,這種設計在降噪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但佩戴體驗和舒適度上往往比不過華為FreeBuds 3的半開放式。
首先,入耳式設計是接觸式耳道刺激,長時間的接觸一定會帶來耳朵的不舒適感,對於部分肌膚敏感的消費者還容易出現過敏的現象。另一方面,入耳式的耳機還存在聽診器效應,戴入耳式耳塞時經常聽到特別大的共振迴響。
對於不習慣入耳式耳機的小夥伴,不如試一下華為FreeBuds 3。華為FreeBuds 3無線耳機的半開放式設計減少了悶塞感、異物感和聽診器效應,更適合全天佩戴。
連接穩定性優秀,佩戴舒適,降噪強大,充電方便,續航持久...總的來說,華為FreeBuds 3是一款擁有強悍核心競爭力的無線耳機產品。在真無線耳機基礎性能及佩戴舒適度上,華為FreeBuds 3與同等價位的Airpods 2基本一致,同時附贈了主動降噪功能;在真無線降噪耳機領域,它是唯一一款兼具佩戴舒適性和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適合耳朵敏感同時有降噪需求的用戶。對於華為手機的用戶而言,華為FreeBuds 3就像是量身定製的音頻產品,能根據用戶的心思,始終提供最佳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