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區委書記
溫州網訊 洞頭雖然是溫州最年輕的一個城區,但離習總書記提出建設「海上花園」定位已經相伴15年。15年間,洞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陸島相連,到撤縣建區、海島振興。前不久,海上花園建設成果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並一舉摘得省部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區榮譽。按照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凝練出的「奮戰一一六一、奮進二○一九」工作主題主線,在市委對「兩區」建設再部署再推動的當前,洞頭將如何立足自身建設高質量「海上花園」?2月12日,本報記者、總編輯潘建中對話洞頭區委書記王蛟虎(以下簡稱王)。
溫州日報:洞頭提出建設「海上花園」的戰略口號已經過去15年。新的一年,在承接「海上花園」定位的基礎上,緊扣市委的重要部署,洞頭有哪些動作?
王:「海上花園」是洞頭始終堅持的戰略目標,在區委一屆五次全會上,圍繞高質量「海上花園」目標,今年我們將重點聚焦八大工程。
一是聚焦花園洞頭建設,洞頭區位優勢明顯,環境優勢突出,海島自然生態保護這麼好在全國少見,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在溫州,洞頭是最乾淨的。二是聚焦海洋經濟。去年獲批的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就落在洞頭,今年,我們將舉全區之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聚焦海島鄉村振興。列出10條鄉村振興帶,提出打造「全國海島鄉村振興樣本」和「全域振興樣本」的目標。四是聚焦國際旅遊。這幾年國際海洋文明論壇等國際性活動在洞頭舉辦,接下來洞頭要以國際標準打造一座「吃喝玩樂」島。五是聚焦兩岸同心。「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的半屏就在洞頭。今年將全域建設海峽兩岸同心小鎮。六是聚焦生命科學。依託溫醫大濱海校區和臺灣的養生康復項目,打造大健康大生命產業。七是聚焦改革創新。形成幹部「回爐」、基層減負等一批洞頭改革樣板。八是聚焦民生福祉。通過補齊短腿,扎紮實實辦實事,提高百姓幸福感。
溫州日報:你剛剛提到旅遊的話題,這幾年海島旅遊很熱門,但在大家印象裡,洞頭除瞭望海樓和沙灘資源外,吸引眼球的大項目並不多。這方面有沒有一些謀劃?
王:過去我們在旅遊上做了一些文章,包括你說的望海樓、仙疊巖棧道、大沙岙沙灘,舉辦一些比賽吸引遊客。現在觀念改變,走旅遊休閒度假相結合路線,重點做好三種業態,一是傳統旅遊繼續強化,這是吃自然資源的飯,把服務做好;二是生命健康旅遊;三是運動養生。後兩者正是大有作為的地方,我們謀劃的51個億元項目,總投資725億元,70%瞄準休閒旅遊、生命健康和運動養生。今年是這些項目全面開工的第一年,比如投資60億元的岸上項目韻動海灣、預計投資100億元的夢幻海灣項目、投資20億元的離島項目青山島海上樂園、投資4億元的白鷺灣度假村,等等。此外,還謀劃了3個海島田園綜合體,紫菜田園綜合體已開工,正月初四、初六,我還在洽談招商大門仁前途、鹿西黃魚兩個綜合體項目。
對洞頭來說,項目建設歷史最多,投資總量歷史最高。在各地發展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現在,我可以很確定地說,2019年起,洞頭進入高速發展新時期,預計固投增長率在20%、規上工業增長率15%。未來三年,洞頭將面目一新。
溫州日報:採訪前,我們做過一個小調查,交通是制約洞頭發展的短板,雖然這些年有較大改善,但一到大節日長堤就堵的現狀沒根本改變,下一步有沒有什麼治本之策?
王:講到交通,我很糾結。來洞頭已經四年整,我要對洞頭百姓說一聲對不起。因為對外的交通,我常感力不從心,輕軌S1線來不來洞頭?何時來?高速公路有沒有通到洞頭的入口?港區鐵路能不能通?這些設想,決定權不在我們。但洞頭會全力協助做好對外交通這塊工作。
針對島內交通,洞頭這兩年幾個大動作,還是值得一說。我們拋棄環島公路建設,起初連幹部都不理解,但我們始終堅信,作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洞頭保護好自然資源比什麼都重要。建環島公路,勢必要破壞千年形成的礁石、海灣,沒有了這些海的饋贈,洞頭還是洞頭嗎?再比如,別的地方賣沙賺錢,我們偏偏把錢「扔」到海裡造沙灘,還斥資5000萬元對中心漁港進行清淤,投入2000多萬元對東沙港進行治理。沙灘、海港變好了,遊客可能更多,交通壓力更大。
為此,我們在醞釀旅遊一體化。就是把整個洞頭島當成一個景區,進島只需買一次票,住幾天,島內各處通用。私家車只能停在入口處,改乘內部交通工具。我們的計劃是兩年內完成,今年先在半屏山遊客集散中心試行,遊客開車到國際放生臺後,開始轉乘景區接駁車。同時,通過智能交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相信這樣多管齊下,可以減輕島內交通的壓力,避免遊客望島興嘆。
溫州日報:洞頭撤縣設區已經3年多,鹿城龍灣甌海洞頭,溫州市區四隻腳,感覺洞頭這隻腳目前還有些短,以後會不會差距更大?如何後發崛起,拉長變粗?
王:增速慢與產業結構有關,洞頭這幾年在做基礎,為了保護環境,本島主動讓一些工業企業「撤退」了。未來小門島臨港產業一個大項目可能就帶動經濟指標翻番,但我們不要這種紅色黃色的GDP。我一直跟幹部們說,要有長遠目光,目前要有做GDP排名最後一名的定力。在全市的GDP這個大盤中,洞頭好比羽毛,再加一條,也不會有明顯變化。不如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把一些基礎工作做紮實。
但展望未來,洞頭和其他城區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小,甚至趕超。這個信心來自三個指標,一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二是品牌指標,從前洞頭人在外只說自己是溫州人,現在都自豪地說我是洞頭人。2017年起,洞頭每年新增回鄉創業的人都有1000多,還有更多的人願意到洞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三是洞頭環境資源的唯一性。洞頭人是在景區工作,在氧吧裡生活,幸福感滿滿,這樣的舒適度,是金錢買不來的。
洞頭的經濟體量小,但它是藏富於民的老百姓經濟,是一種良性經濟。洞頭環境改善,旅遊發展,老百姓收入穩步增長。現在民間有一句話:洞頭的黃沙是黃金,石屋是銀屋。幾年前幾萬元一間的石頭房,現在一百萬元也買不到。老百姓可支配收入高,是真正的富裕。2017年起,洞頭從傳統的房地產轉向做旅遊、康養地產,偏重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面積居室和150平方米以下的小別墅。在打造「吃喝玩樂」島上,目前已經謀劃了3個五星級賓館和霓嶼「海鮮一條街」建設。都市霓虹燈閃爍已經看不到星星了,但洞頭是有星星的,我們打造星光經濟,洞頭要做最亮的那顆星星。洞頭也是今後都市人欣賞星星最好的去處。
溫州日報:面向國際化的洞頭,對幹部的理念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讓幹部紮根海島,打造一支叫得響的「洞頭牌」幹部隊伍?
王:這個問題你提到點子上了。洞頭人傳統上有一種「離島心理」,2015年,我剛到洞頭,接到最多的電話,就是請求調離。但到了2018年,這樣的電話我一個也沒接到,不少人主動想來洞頭工作。這種微妙的變化說明,洞頭之變正被越來越多人接納,成為幹事創業的大平臺。
洞頭幹部的共性一是熱愛家鄉,二是有著海霞般的勵志奉獻精神。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在鞏固去年基層「七多」減負成果的基礎上,把改革的矛頭對準各類考核考績辦法,千方百計把基層幹部從繁重的文山會海和評比創建中解放出來,減少無效勞動,以位次論業績、以結果論英雄。去年,我們對幹部施行「紅黃牌」管理,有4位幹部被紅牌「罰下」,對14位黃牌幹部進行「回爐」再造。今年,我們對鄉鎮、部門幹部進行三項考核:負面清單考核、結果導向考核和亮評述職考核,獎勤罰懶,評選「海龜工程」「海豚工程」及「鰲頭旗」,讓好的幹部脫穎而出,讓差的幹部坐不住。
來源:溫州日報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