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但也不能總是工作沒有娛樂。正好家裡有一臺已經好久不用的電鋼琴,這個電鋼琴是很多年之前老婆為了考教師資格證的鋼琴考試買的。
本著充分利用家中資源的想法,我開始自學鋼琴,這也是我很久之前的一個夢想。本來想放在退休後實現的,沒想到由於疫情一下子提前了30年。
如果更準確地說,我學習的不是鋼琴,而是流行音樂的即興伴奏。我並沒有打算學習真正的古典鋼琴。原因很簡單,第一,我沒有那麼多時間;第二,我的動手能力真的很差的,同樣的動作技能我要別人幾十倍的時間才能練好,我只是很純粹地感覺自己的樂感還可以而已。
當開始學習一項技能,我們要清楚認知可能的結果。
如果我像一個小朋友一樣,從最基礎的指法練習開始,那麼可能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辦法完整彈唱一首流行歌曲。
而事實上,就是因為事先我將學習的目標定為即興伴奏,我現在已經能夠彈唱好幾十首歌曲了。甚至很多時候,一首歌只聽一遍,我就大概知道如何在鋼琴上彈出簡單的伴奏。
這種認知的核心是對自己能力的認識。
我為什麼沒有選擇練習古典鋼琴,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我的能力。
我很了解自己的能力,我的弱點就是動手能力特別差。
給大家講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小時候文化課的成績一直非常好,但就是體育和手工兩門課經常不及格。體育不及格,主要是因為我太胖,而手工不及格,很大程度上是與我的動手能力有關。我記得有一年,我整個學期的手工測驗和考試,沒有一次超過60分,最低的只有20分。
那為什麼選擇即興伴奏呢?這就與我能李忠的優勢有關係。
我小時候學過很多年的揚琴。這段學習經歷帶給我的是,我的樂感還是比那些從來沒有學習過音樂的人好一點的,而且我的基礎樂理也還可以。
這次學習的時候,儘管還是遇到了不少樂理的問題,但我很快就能通過自學搞定。關鍵是,因為學習過多年音樂,我對學習與音樂相關的東西非常有興趣。
我們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別是自己能力的優勢和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過去做成功和做失敗的事情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當然,如果要全面認識自己的能力,光靠這樣簡單的回憶肯定是不夠的,還要藉助專業的工具。不過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與我單獨交流。文章的開頭就有我的個人微信二維碼。
很多人在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就是如何處理理論學習與實踐的關係。
我自己是一名諮詢師。在諮詢行業,我看到過很多人,他們學習了很多理論,但還是沒有辦法開始做諮詢。同時也看到過另一些人,他們沒有什麼知識基礎,就憑著一腔熱血幫助別人,結果不但幫不到別人,還讓自己頭破血流。
如何處理理論學習和實踐的關係,每個領域都不太一樣,但總結起來就一個詞「同步」。
還是拿我學習鋼琴即興伴奏的經歷舉例子。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看了網上一些非常基礎的入門視頻。
對我來說,這樣的視頻非常好理解,基本上就是看了一遍就不需要看第二遍的情況。所以,看完視頻之後,我開始模仿視頻中的方法開始實踐。
在這個時候,我的理論是大於實踐的,所以我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練習。我發現,雖然這些視頻都宣稱可以零基礎學慧,但從理解到能夠使用還是需要練習的過程。一開始,我非常清楚要彈什麼音,但手指經常出錯。即使後來出錯的情況少一點了,我彈了一會兒,手指和手腕就很疲勞。
當你做一件事情,發現自己能夠理解但不一定能夠做到的時候,很可能就是理論大於實踐了。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加強練習,而不是繼續學更多的理論。
按照零基礎的方法練習了一段時間後,我已經基本掌握了,而且由於我之前學習過揚琴,大學時候還學習過吉他的原因,我能夠自己找到很多歌的和弦然後彈出來。
這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多老師的伴奏都很好聽,而我這種零基礎版本的伴奏聽上去有點呆呆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了有關和聲學的和鋼琴指法的學習。
具體我學習了哪些內容我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否則這篇文章很可能變得很長很長而且變成一篇介紹樂理知識的文章。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也可以私聊我,我可以將我經常學習的視頻頻道告訴你。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這些學習,我對更複雜的和弦,和弦的走向以及一些常用的作曲套路有了了解。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很多歌曲我只聽第一遍,就能夠彈出簡單伴奏的原因。
在這個階段,限制我彈琴能力發展的不是彈琴本身了,而是樂理知識的缺乏,所以我選擇了學習更高級的樂理知識。
當我們做一件事,感覺是缺乏知識而不是缺乏操作技巧的時候,說明我們的實踐大於了理論。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
上面兩個例子都是為了說明問題,在真正的練習過程中,什麼時候學習理論,什麼時候實踐,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分界線。事實上,我基本上是每天會練習,也經常會學習一些樂理知識。
給大家說這兩個例子是想要告訴大家,理論與實踐就好像是我們的兩條腿,它們只有同步了,我們才可以平穩地向前走。
我們學習的時候,有的人會學習很多理論而不敢實踐,殊不知如果不能用出來,理論還是書上的理論,而不是你的理論。有的人整天都在實踐,以為自己遇到的問題都因為實踐不夠。但很可能學習一些理論,就能夠讓實踐提升一大步。
很多朋友可能有一個疑問,你沒有老師自學鋼琴,這樣真的可以嗎?
不能否認,我們如果想要學習一種技能到非常專業的水平,確實需要老師。就像我學習生涯規劃,我不僅會付費參加課程,還會向不同的老師學習;不僅學習,我還會讓專業的諮詢師給我的案例進行督導。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將一件事情作為愛好,完全可以通過自學來實現。提醒大家一句,現在網絡上給大家提供自學的資源已經非常豐富。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自學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底層能力。
在自學鋼琴的過程中,我找到了一本堪比鋼琴老師的書,就是這本《哈農》。練習過鋼琴的朋友肯定知道,這是一本古典鋼琴的入門必備書。據說厲害如朗朗這樣的鋼琴家,熱身練習中也會彈奏這本書中的內容。
我雖然沒有想要學習古典鋼琴,但為了練習一些基礎的指法,我也會用一部分實踐練習這本書中的練習曲。
為什麼說這本書堪比一個鋼琴老師呢?是因為這本書中沒有大篇幅的說明文字,而是將一個初學者需要掌握的能力巧妙地融入到了每一條練習中。
例如,這本書沒有說教式地告訴你,你的哪些手指力量不夠需要多練習,而是從第一條練習開始就讓你感受到,我們的無名指和小指天生就是力量比較弱的,需要加強練習。
這本書也沒有跟你說,你每次的練習不能時間太短,需要有一定的強度;而是提示你可以將第一條和第二條練習連起來彈奏4遍。我第一次完成這個彈奏4遍要求的時候,在鋼琴上連續彈了20多分鐘啊。
**如果你也想通過自學掌握一項技能,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樣一本堪比老師的專業書,然後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練習。**你可以通過知乎、公眾號等方式搜索你想要學習領域的專業書推薦清單。一般來說,一個領域內大家長期使用的入門專業書,都有這樣的效果。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要怎樣將這個領域的關鍵知識教給學生呢?
一個老師,與其一二三四地給學生講要點,不如將這些要點融入給學生的練習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到。
一開始練習鋼琴的時候,我對自己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說實話,最初我覺得,如果可以彈奏那些零基礎視頻中的歌曲,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但事實上,當我基本上有能力彈奏零基礎視頻中歌曲風格的時候,我就覺得不滿足了。我想要我的伴奏更加豐富,更加類似於歌曲的原版伴奏,甚至比原版伴奏更加有趣。
到現在,我甚至開始學習一點點爵士風格的東西。當然,距離真的能夠彈奏爵士伴奏還是有不少距離的。
我想告訴大家,當我們學習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覺得淺嘗則止就足夠了,我們可以跟隨自己的興趣,不斷深入學習。
同樣的東西,只知道皮毛的人和深入了解的人,它們不是看到的深度不同,它們看到的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還是拿我自己學習即興伴奏的事情舉例。
我最近彈唱了很多林俊傑的歌。大家不要嫌棄我的音樂欣賞跟不上時代哦,我對流行音樂也是有我自己的標準的。
以前,在沒有學習即興伴奏的時候,聽林俊傑的歌,最多的感受就是有些歌挺好聽的,有些歌一般般。還有就是,為什麼林俊傑的音那麼高,這樣不累嗎!
現在,我會開始分析他的作品。我發現,他的很多作品都用了一個經典的流行音樂套路。就是因為用了這樣的套路,很多歌曲才會聽起來讓人有一種特別熟悉的感覺。進一步地,我還發現了流行音樂中經常使用的一些作曲技巧。
這裡順便給大家一個認知:大家覺得藝術是什麼?大家會不會覺得藝術很神秘?其實,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的語言有自己的語法。
我們的語言雖然很靈活,但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語法,如果不遵守,別人就可能聽不懂或理解錯誤。就比如,我可以說「我寫了一篇文章」,也可以說「我創作了一篇文章」,但如果說「我吃了一篇文章」,你就不知道我想要表達什麼了。
音樂也是這樣。樂理就是音樂語言中的語法。一個從來沒有學習過音樂的人,會覺得每一首歌的每一個音符都是隨機的。但一個學習過音樂的人會知道,這些音符雖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還是要遵循一些規則。例如,大部分流行歌曲的結束句都採用了相同的和弦進行。
現在你是否明白了,為什麼我說,深入學習一樣東西的人,看到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最後想問問大家,你有沒有自學一樣東西的經歷呢?你從自學的過程中又獲得了哪些啟發呢?歡迎你在留言區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