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在北侖有這樣一群白衣天使,她們不但救死扶傷,還是獻血達人。
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北侖區人民醫院產前病區的20餘名護士累計無償獻血量19500ml,相當於4個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男性血液量。
無償獻血讓「小女子」化身「熱血漢子」
「叮叮」,清脆的日曆提醒音響起,劉金花拿起手機一看,「呦,明天要去上機,今天要做好準備!」「上機」就是指捐贈成分血,這將是她第13次捐贈成分血。
劉金花是北侖區人民醫院一名護師,30歲,二胎媽媽,走在街頭是很普通的一位小女子。但當她打開寧波獻血手機APP,亮出她的無償獻血史時,「小女子」立馬化身「熱血漢子」——這之前她已經累計獻血12次,獻血量2000多毫升。
「2016年我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之前因為害怕一直沒有付諸行動。那次因為護士長吳飛飛組織了一批姐妹一起去,我就鼓起勇氣加入了獻血隊伍。」劉金花回憶道,「第一獻血後,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有成就感。「
2018年以後,劉金花向護士長看齊,查閱了一些資料後,她也開始捐血小板。為什麼如此堅持?她俏皮地說:「這不是能側面證明我的身體健康嗎?就當體檢啊。」在玩笑話的背後,是一個產科護士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在產科工作9年的她,每次看到大出血搶救的產婦,就會不自覺地希望自己能幫助到她們。
「護士長,明天獻血不跟你一起去啊!」護士王燕芬笑著說,「跟你一起獻血,我就緊張,心率快,我可不想被『退回』。」她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王燕芬也是北侖區人民醫院護師,她從2016年第一次無償獻血至今已有11次獻血記錄,獻血總量是2300ml。
對於這樣的「成績」,她非常不滿意。「周圍好多人都比我厲害,護士長更是不用說了。在血站,我還看到過一位堅持獻血20多年的60多歲老伯伯。我真是佩服他們。」她認為無償獻血就是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很有意義,很值得!」
北侖區人民醫院產前病房的部分護士。
她把獻血當做18歲成人禮,如今已堅持22年
帶領同事們一起去獻血的,是北侖區人民醫院產前病房護士長吳飛飛,她已經12次獻全血累計4600ml,還有36次獻成分血的經歷。
今年40歲的吳飛飛,無償獻血史可以追溯到22年前。「1998年1月初學校組織去獻血,我想著要畢業了,給自己留一個有意義的紀念,就興衝衝地去了。結果年齡不合格,未滿18周歲。我很不甘心啊,就等啊等,等到18周歲生日一過,我就去獻血了。」如今,記錄了1998年2月25日獻血量200ml的那張獻血證至今被吳飛飛保管著,她笑言這是自己「青春的回憶」。
22年無償獻血路,吳飛飛從自己孤身一人去獻血到帶動一批同事、家人一起獻血,還加入寧波市應急獻血隊伍,隨時接受應急獻血任務。她也取得了全國無償獻血金獎、無償獻血之江杯獎等榮譽。
堅持獻血的吳飛飛也遇到過非議和不理解,但是一件事情堅定了她繼續走下去的信念。一次吳飛飛去血站獻血,遇到一對為了孩子在等血的夫妻。很多年過去了,吳飛飛依然記得當那對夫妻得知吳飛飛來獻血時,眼睛中迸發出的希望,以及得知她獻的血與他們的需求不相符時失望的神情。吳飛飛說:「用自己可重複再生的血液去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值得我一直做下去。」
在吳飛飛的帶動下,如今科室裡20多位姐妹們踴躍參與無償獻血,有的護士因為冬天血管太細進針難,就用熱水袋捂血管,堅決不打退堂鼓;有的護士則放棄以瘦為美,健身增肌,只為能獻上一次血。
據統計,2017-2019年,北侖區人民醫院產前病區20餘名護士已累計無償獻血量19500ml,相當於4個體重為70公斤的成年男性血液量。她們說,只要身體允許,還會繼續堅持下去。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林莉莉
【來源:寧波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