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10來歲的孩子在小區樓下玩耍。
不知因何原因起了衝突,其中一名小孩指著另一名小孩的鼻子罵道:「你個窮×,老子家裡有礦,你有嗎?別再讓老子碰到你,再碰到抽你!」
如此不堪入耳的一番話,竟然出自一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之口,大家不覺得詫異與震驚嗎?
前兩天在樓下碰到一個大約5、6歲的小男孩,指揮他媽媽幫他拿滑板車、拿礦泉水、拿外衣,還一口一個「兄弟」地稱呼他媽媽!小男孩的媽媽居然笑意盈盈,一路附和!
真不知道這位「小兄弟」以前是哪個道上混的,「兄弟」一詞說得如此順溜!真不知道他媽媽怎麼還笑得如此開心愜意?
以前見過不少穿著初中生校服,勾肩搭背的「男女朋友」,有的還抽著煙,口口聲聲「老公老婆」,舉止親暱,旁若無人。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發育得比較早,敏感的年齡與敏感的心理狀態,極容易受到周邊各種環境的影響。
什麼「家裡有礦」、「土豪」不就據說是網紅流行語嗎?什麼「我K」、什麼「傻×」不就是很多成年人掛在嘴邊的常用語嗎?什麼「丫」、什麼「挺」,不就是一些不堪的方言俚語嗎?
上述現象雖然不多,但是總能遇見。
想起了我童年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學了幾句髒口,奶奶找來一根針,在我嘴邊不知扎了多少下,還問我以後說不說髒話了,我連連保證再也不敢。雖然扎得很淺,但麻辣火燒的酸爽滋味至今記憶猶新,從那以後斷了髒口。
不提倡我奶奶當年的做法,但是營造健康良好的環境,營造精神文明的氛圍,為未成年人做出榜樣,對未成年人進行合理的教育與引導,是我們這些成年人必須履行的職責與義務!
而且刻不容緩!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