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孫悟空沒進水簾洞之前,水簾洞是有人住的。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水簾洞中「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十個大字,原主人是誰了?
在進入洞府前,有一塊石碑,上面用楷書書寫了十個大字,叫做「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天地造化再怎麼巧妙,也不可能在石碑上形成這十個構造複雜,邏輯嚴密的文字。經過一座鐵板橋,進入洞府,裡面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很明顯這是修仙者在其中生活過的痕跡。
花果山是得福的地方,水簾洞的洞室通達可以上天。「洞天」「福地」,都是道教所認為的最佳修行之地,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
花果山福地(福地花果山),一個叫水簾洞的洞天.洞天福地都是道教的最佳修行之地(相傳有神仙修煉,為後來猴子下山學道作鋪墊)。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
東晉《道跡經》云:「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①所列十大山洞名與十大洞天一一對應。《真誥·稽神樞》謂句曲山(茅山),「洞虛內觀,內有靈府,……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沓,……真洞仙館也」。陶弘景注云:
「清虛是王屋洞天名,言華陽與比,並相貫通也。」
②二書皆言句曲山又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以致名」,③即以「洞天」指謂山洞。「福地」則意謂得福之地,即認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跡經》雲,句曲山(又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見太平」。④多為山洞泉源,與風水觀念不無關係。道書所列福地,多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於洞天一級的仙境。
洞天福地是道教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這裡的「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就是說:風光秀麗、鍾靈毓秀的花果山,如神仙仙境的水簾洞。
那麼到底是誰給刻上去的?原主人是誰了?不少讀者印象中,孕育孫悟空的那塊石頭是當初女媧鍊石補天剩餘的一塊石頭。既然石頭是女媧遺留,那女媧自然是水簾洞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