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身薄不拉架,位卑勿評理,無錢莫入眾」是啥意思?

2020-12-27 老胡說三農

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人生的哲學話題上。老農說:一個人要想好好地生存下去,需要講究智慧,否則,就會活得很窩囊。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身薄不拉架,位卑勿評理,無錢莫入眾」,講的就是生存的智慧。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老農回答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

一、身薄不拉架

所謂的「身薄」就是身單力薄的意思。身單力薄是一個中國漢語成語,表示自己的體格不太健壯,自身的力量不大。身單力薄一詞出自柯雲路所著的《衰與榮》當中,在《衰與榮》當中有這麼一句話:「年輕人,你們怎麼瞎擠?夏平站在後面護他,身單力薄,也護不住。」

既然自己身單力薄,那麼,就不能夠拉架了。否則,自己不但拉不開架,反而容易被打架的雙方誤傷,其結果是不美妙的。

在古代的時候,有三個人在同一面山坡上放羊。其中,放羊的兩個壯漢因為爭奪放牧的區域而發生了糾紛,繼而發展到了打架。而另一位放羊的老者竟然不顧自己年老體衰去給雙方拉架,結果是自己反而因拉架而跌倒,摔斷了胳膊。而打架的雙方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給老者療傷,讓老者痛悔不已。

因此,古人們就常說:身薄不拉架。

二、位卑勿評理

所謂的「位卑」,是指自己的職位很低的意思。

如果有兩位職位比自己高的領導發生了糾紛,自己是不能夠給他們雙方評理的。因為他們兩個肯定存在一方有理,而另一方沒理的現象,一旦自己給他們評了理,那麼,他們中間的一方就會記恨在心,從而在今後的工作中給評理者使絆子,穿小鞋,或者直接打壓,使職位比較低的評理者混不下去。因此,如果自己的職位比較低,是絕對不能夠給職位比自己高的領導評理的。

網上曾經曝光過這一類的事件。其中,有個職位比較低的小夥子因缺乏社會經驗而盲目地給兩位主管評了理。其結果是自己時常被其中的一位主管刁難,最後不得不離開這家單位。所以,這位小夥子對自己的盲目行為非常後悔。

因此,在職場的哲學中,就有「位卑勿評理」之說。

三、無錢莫入眾

所謂的「眾」,是指人群,眾人。如果自己的生活條件很差,就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因為人多的地方什麼人都有,有些人是看不起窮人的。倘若自己在人多的地方遇到了喜歡看不起窮人的人,那麼,自己就會遭受他們的白眼,自己也會感到很傷心,從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一旦自己的生活條件很差,就不要經常去人多的地方了,以免自己被有些人看不起。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我終於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仔細想想,這句俗語可謂是「人生哲學寶典」,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我們都應該認真領會這句俗語的含義,以免在人生的道路上遭受挫折。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教你怎樣為人處世
    文/雪山民間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教你怎樣為人處世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知道一些農村俗語吧,這些都是老祖宗總結出來告誡後人的,幾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俗語雖然語言很簡潔,其中卻包含了很多人生大道理。這四句處世俗語,每一句說得都很現實,教會你做人的學問,小編現在就帶大家來看看!一、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
  • 農村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經歷越豐富越有體會
    文/一縷秋天的風農村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啥意思?經歷越豐富越有體會俗語,作為老祖宗們傳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產生了許多影響,古人們留下的這些俗語,通常都是由他們親身經歷所得的體會,所以,具有一些借鑑和學習的作用,而這些俗語,也確實對我們有許多引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人們留下來的幾句俗語。
  • 老話說,「無錢莫入眾,言輕莫勸人」,一針見血!
    《增廣賢文》中有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意思是:當你貧窮的時候,就算生活在都市的正中心,也不會有多少親戚朋友前來拜訪問候;在你富裕有錢的時候,哪怕你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也會有人前來上門拜訪。如若不信,可以在飯桌上仔細觀察,看到的只會是大家在敬酒時敬的都是有錢人。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俗語「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啥意思?古人規勸世人的良言
    這就像詩詞歌賦與俗語一樣,只要可以開啟民智就是文化精髓。 「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就是發人深省的俗語之一。如果大家能夠真正明白這句俗語的內涵,相信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不僅會少走彎路還能避免很多麻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句俗語,單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十分扎心。
  • 人生大忌,京東劉強東事件,老農忠告:野花莫入房,啥意思?
    話糙理不糙農村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如此大老闆的花邊事件不熱都難。這不,就農村年輕人看熱鬧的事件,再次被俺農村老人用於教訓及忠告年輕人,說:「野花雖香,莫入房」還自問啥意思?然後意味深長的樣子,告訴我們農村年輕人;京東劉強東事件有答案!那麼!「野花」入房有啥問題及講究呢?一起來看看,農村老人的這些忠告您有認真體會過及聽說過嗎?看一看農村老人關於京東劉強東事件的言辭忠告您認同嗎?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子無夫身落空」啥意思,你認同嗎?
    在農村,你經常能聽到人們用一些對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回應、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以及天氣、自然現象。其中,有些俗語咋聽之下好像沒啥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獲得一番感悟。我們都知道家庭裡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對此,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
  • 農村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是什麼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農村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是什麼意思?在九月份,要迎來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白露」,農村裡有俗語:「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所指的是什麼意思?白露過後究竟還會不會熱?如果還不怎麼清楚,那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古人云「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是啥意思?放現在一樣適用
    引言古人的很多話都有深意,在年紀尚輕的時候可能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隨著閱歷的不斷加深,人們就越發覺得古人很多名言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人既然步入社會就面臨著要和不同的人交往,交往中需要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比如古人常說的「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就很有深意。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明白這個道理。一、言輕莫勸人一旦步入社會就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值得深交的人很少。一般能走到一起的都是性格以及價值觀相似的人。
  • 民間俗語:「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啥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
    文/尋瀾民間俗語:「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啥意思?透過現象看本質給大家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生活當中每天都必須用到的是什麼呢?你可能會猜用到的是錢,用到的是食物等等,但是至於必須用到的,那肯定是語言了,人們之間的溝通以及思想的表達,都是需要語言這個媒介去傳達的。人們可以通過語言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是態度。以前的農村人也是一樣,都是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在那個沒有網絡流行語的時代裡,他們都是用俗語去表達思想。
  • 農村俗語「井深槐樹粗,街寬人情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說「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這就是老於世故,明哲保身的含義!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大多富有哲理,需要人仔細揣摩,比如說「備席容易請客難」,操辦酒席無非是花錢多少的事,但是要想請到貴客可就難了!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有錢不買陰地所謂的「陰地」是指少見陽光的土地。比如,有樹林遮擋陽光或高山、建築物遮擋陽光的土地都屬於「陰地」。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答案來了
    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看似都是一些大白話組成,有的聽起來還特別感覺薄涼,但這些不入耳的大白話。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說的又是個什麼意思呢?這也是一句大白話,在民間還流傳甚廣,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老話的含義:有錢不住東南房:俗語說的好,叫做有錢不住東南房,夏天熱來冬天涼。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如果你身在其中,聆聽那些老人說的俗語,細細的品一品,就會感覺真的很有趣味,而且收益頗多! 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你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 俗語說的「人搖福薄,樹搖葉落」是啥意思?有什麼特殊道理?
    俗語說的「人搖福薄,樹搖葉落」是啥意思?有什麼特殊道理?在農村裡有特別多有趣的老話,這些老話其實就是所謂的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俗語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它的大致意思理解它的道理,而這些俗語也是被老人們口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隨著時間的打磨,不斷的在被優化,慢慢的就帶上了一些生活上的大道理。那麼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人搖福薄,樹搖葉落」,那麼這一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殊含義,又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 俗語「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古人規勸世人的良藥,值得一看
    這就像詩詞歌賦予俗語一樣,只要可以開啟民智就是文化精髓。「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就是發人深省的俗語之一。如果大家能夠真正明白這句俗語的內涵,相信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不僅會少走彎路還能避免很多麻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句俗語,單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十分扎心。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什麼是「橫財」?
  • 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啥意思?越早明白越好
    古時,勞動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卻擅於在生活中總結經驗,一些老百姓明白的道理,讀書人未必能懂,而這些由勞動人民說出來的短小精悍的話,便是我們今日所了解到的俗語,俗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蘊含的深意不無道理,惠及後世,俗話說:「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什麼意思?
  • 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嗎?
    俗語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總結,古人對世界認知不足,有時候不免帶有一些「迷信」色彩,比如這句「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但如果仔細一想,這句話其實並不是純粹的迷信,你放眼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對死亡這件事,都是非常重視的,中國稱禮儀之邦,在喪葬方面,也有嚴苛的禮儀制度,以這些制度為基礎,在不同地區就形成了不一樣的喪葬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