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綜藝》三十年,世界已經不再奇妙

2020-12-11 遊研社

1990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九十年代正逐漸成為30年前的回憶。

轉得呼呼作響的深綠色電風扇、磕破一塊皮的搪瓷茶缸、傻大黑粗的電視機上蓋著的蕾絲鑲邊布罩……舊事物的輪廓隨著時間愈發模糊。

但有些記憶是歷久彌新的。周末的夜晚,太陽才剛落下不久,一家人圍坐在客廳,目光投向熒幕。熒幕上,初出茅廬的楊瀾和當時已頗負盛名的姜昆坐在一起,兩人各自伸出左右手,比出那個在日後成為標誌的手勢,一同念道:「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這是1990年的4月21日,《正大綜藝》播出了它的第一期節目。

1

輝煌的90年代

正大集團創辦於1921年,創始人是泰籍華人謝氏兄弟——謝易初和謝少飛。謝易初有四子,分別取名為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與謝國民,寓意「正大中國」。其中,四子謝國民自小就被送到汕頭念書,後來更是在香港學習經濟管理和商務。

謝國民曾說:「對中國,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或許正是這份感情,孕育出了日後的《正大綜藝》。

上世紀80年代,時任董事長的謝國民響應改革開放的號召,進入中國投資建廠,使正大集團成為第一個來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

鄧小平接見謝國民時說:「你們弟兄幾個的名字起得很好,連起來就是正大中國,這說明你們很愛國啊!」

而除了商業合作之外,謝國民還注意到,此時國內的晚間電視節目內容平淡——每到晚上8點左右,電視臺上就沒有娛樂節目了。他想,做一檔兼備娛樂性和知識性的綜藝節目,或許能有效改善現狀。

於是,在1990年,為了給國人提供一個「了解世界、開拓眼界的窗口」,正大集團與中央電視臺達成合作,正式推出了《正大綜藝》。而《世界真奇妙》,從一開始就是這檔節目的核心欄目。

早期的《世界真奇妙》主要由旅遊文化體驗和現場猜謎兩部分構成,旨在向觀眾展示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習俗。不過相比於節目本身,最先讓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還是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這段順口溜如今聽起來親切、接地氣,但在當時,就連主持人都覺得有些「傻呵呵的」。姜昆曾回憶說:「我們當時很正統的,但來自臺灣的製作人江吉雄堅持要在大陸引進這句話,他說在港臺用的都是這句話。」

現在我們知道了,這相當於欄目的口號,可是當時只有我們這麼用。

主持人不理解,只欣賞過晚會式綜藝的觀眾自然更沒法理解。節目開播後,有人將這句口號改編成「不看不知道,兩個大傻帽」,既是調侃,也是嘲諷。

不過,《正大綜藝》很快就甩掉了種種非議。在溫飽基本被滿足,「開眼看世界」成為一種普遍訴求的那個年代,這樣一檔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的綜藝節目簡直是瞌睡送枕頭。1993年,節目的收視率最高達到過驚人的22.6%,這不僅是因為缺乏競爭對手,也是因為節目本身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在當時,「《正大綜藝》外景主持人」甚至一度取代「科學家」成為無數孩子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從芬蘭的「午夜太陽」到亞馬孫河流域的「口嚼酒」……是《正大綜藝》告訴國人,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多麼奇妙。

每期節目結束時,都會以翁倩玉演唱的《愛的奉獻》作尾,這首歌也因此火遍大江南北。即便在今天,重聽一遍那熟悉的、用各國語言書寫的「愛是love,愛是amour,愛是rak,愛是愛心,愛是love」。

《正大綜藝》輝煌的昨日仿佛依舊曆歷在目。

2

變革的00年代

千禧年後,《正大綜藝》開始第一次重大改版。但實際上,有關要不要改,如何改的討論早已開始。

1999年,《正大綜藝》的節目統籌徐偉撰文《〈正大綜藝〉怎麼了》,明確描述出這個曾經輝煌的節目面臨的窘境。1993年,欄目的收視率達到22.6~16.3%,到1996年,數據下滑至2.5%左右。再到1999年,收視率僅存1.32%。

這和各類電視綜藝蜂擁而至、網際網路等新媒介的開始興起的大環境不無關係,但《正大綜藝》本身的競爭力正在衰弱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時的節目組認為,要繼續生存下去,一來自己特定的收視群體不能丟,「讓觀眾了解世界的有趣和奇妙」的根本定位不能改;二來必須找出新的創意,要體現出和其他綜藝節目的差異,明確自己的風格。

最後,「形式大改,內容維持原有風格」的改版方向最後被定了下來。2001年的5月20日,《正大綜藝》正式改版,現場觀眾可以發表意見,通過答題成為幸運觀眾,電視機前的的觀眾則可以通過電話答題成為幸運觀眾,最後幾位幸運觀眾比賽爭奪節目冠軍。

除此之外,節目組還向觀眾徵集他們在旅遊中拍下的趣聞、經歷或者感受,這些作品完全由觀眾使用家庭攝像機拍攝,最終在新設欄目《我的世界真奇妙》播出。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其實已經有了早期Vlog的雛形。

從《世界真奇妙》到《我的世界真奇妙》,不難看出《正大綜藝》製作理念的轉變——僅僅向觀眾「介紹世界」已經不夠了。經濟水平發展的同時,週遊世界已不再是外景主持人的專利——每個普通觀眾都可以成為節目的主角。

節目製片人何文新曾說:「『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有點意外的東西』一直是《正大綜藝》的獨家特色,《正大綜藝》還不想丟掉這些。」

讓觀眾參與甚至主導節目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正大綜藝》總有點意外的東西,但國民日益開闊的眼界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卻是一對不可調節的矛盾。為了維持住這份「好奇」,節目不得不一直變下去。

2006年,《正大綜藝》推出新欄目《吉尼斯中國之夜》。在這個舞臺上,耳朵拉汽車、摩託車走鋼絲等等絕活輪番上演,就連為人所熟知的六小齡童老師,都曾憑藉30秒眨眼300次的絕技拿到過「30秒內眨眼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GIF的幀率跟不上六老師的眨眼速度

2009年,《正大綜藝》推出《魔術大聯盟》特別節目,一度邀請了諸如克裡斯·安吉爾、李寧等知名魔術師前來表演魔術。

從金氏世界紀錄到魔術演出,不難看出,《正大綜藝》確實是一直想扣住「世界真奇妙」這個主題的。

但現實是,為了吸引觀眾,為了活下去, 「奇妙」不得不漸漸走向「獵奇」、「奇幻」。

3

掙扎的10年代

《正大綜藝》撲騰出的最後一朵大水花,大概是2010年播出的《正大綜藝·牆來啦》。

《牆來啦》是央視首次原汁原味引進的海外娛樂節目版式,也曾在全國同時段所有節目中位居收視率第一。節目形式並不複雜,簡單說就是挑戰者在移動的、刻有各種鏤空圖案的泡沫牆前迅速擺好姿勢,穿牆而過。

以遊戲為主要內容,以明星嘉賓做主角,從收視率來看,這可以算作《正大綜藝》對以往形象的一次成功顛覆,而它收穫部分差評的原因也在於此——這檔節目仍舊掛著《正大綜藝》的招牌。

看著明星身著緊身衣擺出各種古怪的姿勢的確很滑稽、很有趣,但這已經和「世界真奇妙」毫無關係了。人們愈想念曾經那個寓教於樂的知識性綜合節目,自然就會愈反感這個全程惹人哈哈大笑的純娛樂節目。這大概不是《牆來啦》自身的問題,而是「正大綜藝」這四個字的悠久歷史所致。

《牆來啦》之後,《正大綜藝》還分別推出過《謝天謝地,你來啦》《寶寶來啦》《正大綜藝·腦洞大開》等欄目。這些欄目反響一般,但也顯示出節目組的決心——時過境遷, 「世界真奇妙」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拋棄的主題。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去,《正大綜藝》只能另尋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做過數次嘗試後,《正大綜藝》自2018年推出,一直放送至今的《正大綜藝·動物來啦》倒是和當年的《世界真奇妙》有些相似之處。同樣是知識類綜藝節目,同樣是外景拍攝加現場猜謎的形式架構。

只不過,《動物來啦》的開場口號已經變成了「不看不知道,動物真奇妙」。

4

結語

三十年過去了,相比《正大綜藝》,不少人更懷念的可能是《正大綜藝》的子欄目《正大劇場》。

在那個信息匱乏的年代,《正大劇場》引進了數量眾多的海外優秀影片,大大豐富了當時人們的精神生活。

《俠膽雄獅》可能是那時不少人接觸的第一部美劇

甚至直至今日,不少人仍對當年一瞥而過的某部影片念念不忘。

但即便是如此受青睞的節目,最終也在《正大綜藝》一次又一次的改版中停播了——自誕生以來,《正大綜藝》前後共推出過近百個欄目。對於一款綜藝節目來說,三十年可能確實太長了,長到除了名字,已經很難再剩下其他什麼東西。

《快樂大本營》剛剛推出並火爆全國的時候,《正大綜藝》的編導賈穎曾將兩者互相比較,認為《快樂大本營》的劣勢在於內容局限於遊戲:90分鐘的節目插播4次廣告,導致節目頻頻被打斷;嘉賓一出場十幾歲的孩子們就高呼「XXX,我們永遠支持你」,主持人還要問他們一些諸如「某某嘉賓是哪一年出道的」這樣的問題。「青少年盲目崇拜明星是正常的,但電視工作者不應該利用這種幼稚的狂熱,對他們未成熟的思想推波助瀾。」

而有趣的是,這些「劣勢」放到今天來看似乎已經稀鬆平常,甚至很難對其進行批判。

《正大綜藝》可能曾是國內最高傲,最有野心的一檔綜藝節目。它的製片人任建平在《重構大眾文化本體的責任——對電視綜藝節目的思考》一文中是這麼寫的:

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共識,作為電視人,自己本身就要具備高雅的文化定位和藝術品位,具備獨特的人格素養和文化理想;如果讓功利意識成為我們這代電視人的驅動力,單純的求奇、求異、尋醜、尋刺激,並使其漸漸成為一種時尚,那必將導致整個電視文化、電視藝術的劣質化,同時導致電視觀眾的低俗、低質。

到如今,《正大綜藝》仍然在掙扎求活,但網際網路早已取代了電視的霸主地位。

放眼各大社交媒體,你能看到人們用任何一種眼光打量世界,或崇拜,或同情,或不屑,或仇恨,唯獨不再是「奇妙」了。

相關焦點

  •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三十年了《正大綜藝》竟然還在播?
    只是三十年倏忽而過,網際網路也早已取代電視成為很多人收看綜藝、電視劇的首選。 張德培已經好久不見了,沒想到《正大綜藝》還依然健在。 經歷N次改版後,如今的《正大綜藝》已經完全不是我們記憶中樣子了。 而三十年後我們提起這檔節目,懷念的還是1990年代時大多數人還沒有過出國遊經歷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老牌節目《正大綜藝》已經播出30年
    國內最早的綜藝節目,不是《綜藝大觀》和《曲苑雜壇》,而是1990年開始播出的《正大綜藝》。《正大綜藝》不僅是最早的綜藝節目,還是目前國內最為長壽的綜藝節目,從1990年開播到現在還在播出,已經連續播出了30年。《綜藝大觀》和《曲苑雜壇》早已告別螢屏,《快樂大本營》儘管也持續時間很長,但比起《正大綜藝》還是不夠早。
  • 這檔已經播了三十年的全民綜藝,你還在追嗎?
    但每個周日,我們都假裝在全世界旅遊,因為那天會有《正大綜藝》。這應該是最早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正大綜藝》是目前中央電視臺播出時間最長、播出數量最多的節目。第一期於1990年4月21日播出,是由央視與泰籍華裔謝氏兄弟的正大集團攜手推出的。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仿佛成了《正大綜藝》的代名詞。在無網絡時代,它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世界真奇妙》是整個節目的核心,也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一個欄目。
  • 新聞晨報:《正大綜藝》揮不去那片明朗
    16點整,《新聞5分鐘》,16點10分,《正大綜藝》開始,金色的「正大綜藝」四個字在那熟悉的音樂裡翻轉著,然後定格在屏幕中間的位置上。    第一任節目主持人是姜昆和楊瀾,他們每次總能變換主持詞,巧妙地把「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鑲嵌進去。擔任《世界真奇妙》外景主持的,則是李秀媛和謝佳勳。
  • 記得1990年的正大綜藝嗎,這句臺詞記得的人都老了
    在綜藝節目並不豐富的上世紀90年代初,央視曾推出兩檔可以被稱得上「王牌綜藝」的節目,一個是每周六晚上播出的以高品質相聲小品為主的《綜藝大觀》,一個是每周日下午播出的、由楊瀾趙忠祥主持的可博覽世界奇聞和欣賞優秀譯製片的《正大綜藝》。
  • 謝國民:我的履曆書(20)之「改變中國電視節目的《正大綜藝》」
    改變中國電視節目的《正大綜藝》去中國的機會多了起來。每次去中國我都會有意無意地看些國內電視節目,內容「很無聊」。也許是兒時想當電影導演的心萌動起來,我產生一個念頭:在中國製作既有趣又有意義的電視節目。作為贊助商,我們把設計製作的節目提供給中央電視臺播放,這就是《正大綜藝》的由來。《正大綜藝》是一檔邀請觀眾到攝影棚,通過說話聊天方式介紹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節目。這種節目形式在日本和美國早已司空見慣,但對當時的中國人是一個不小的震撼。《正大綜藝》1990年4月首播,每周播放一次。《正大綜藝》的主題曲由翁先生親自作詞,翁倩玉演唱。
  • 雖然「老了」,依然是大家最美好的回憶與情懷,比如《正大綜藝》
    早年間國內的綜藝節目,其實可說的不多,從央視《正大綜藝》、《綜藝大觀》,到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山東衛視的《陽光快車道》,都是國產綜藝節目的先驅。或許是央視「大臺」的思維定式,很多80後、90後小時候,最喜歡看的莫過於《正大綜藝》了。
  • 從楊瀾到朱迅 《正大綜藝》女主持成最美記憶
    楊瀾:過七關終上《正大綜藝》1992年,楊瀾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一臉稚嫩,沒有任何名氣,還在為工作犯愁。這時《正大綜藝》在報紙上刊出了公開招聘主持人的信息,應聘者便在中央電視臺門口排起了幾百米的長龍,同時這也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央電視臺第一次在社會上招聘主持人。
  • 楊瀾姜昆、王雪純吉雪萍、高博主持的節目《正大綜藝》的前世今生
    正大綜藝欄目主題歌的演唱者翁倩玉正大綜藝是9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製作播出的綜藝益智欄目。正大綜藝從1990年4月21日起,每周六晚19點大家當時一下子就被這個節目吸引了,都知道在19點30分準點回家看正大綜藝。正大綜藝展示了五彩繽紛的世界,當然正大綜藝後面還有外國電影。這些外國電影很是吸引人有《俠膽雄獅》《霧都孤兒》《女超人》等等等等。看了星期六的首播,再看星期天的重播也看不膩。也喜歡那個外景主持,尤其喜歡那個活潑開朗性格豪放的李秀媛。看著她那麼自在和隨意的在世界週遊簡直羨慕死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美食,那麼多的遊戲可以嘗試。
  • 《正大綜藝·腦洞大開》驚喜首播 "女中豪傑"杜悅慘入"獸"口
    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大型科普益智類節目《正大綜藝·腦洞大開》第一期已於11月6日晚18:00在央視一套精彩播出。不做不知道,科學真奇妙。首輪環節選手們需要通過問題猜結果,經過試驗答對的隊伍加分,而錯的則需要接受「冰凍槍」的懲罰。大孩子與小孩子們都腦洞大開,題目設置也是既「好吃」又好玩。比賽一共三場,第一場小試牛刀過後,第二場立馬就請出重量級人物——亞洲烹飪大師陳義洪,陳大師也是不負眾望為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分子美食,引得現場口水連連。
  • 最早的旅行夢想,其實都是這些綜藝種草的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相信80後、90後們對這句話一定都不陌生,大家的童年時光裡對世界的認識幾乎都來源於這十個字。1990到2020,《正大綜藝》開播到現在已經整整30年,從趙忠祥、姜昆、楊瀾、李秀媛到林海、王雪純、朱迅。
  • 以前在電視臺很流行的《正大綜藝》在哪裡?中國人又在為自己做廣
    現在是夏天,由於之前的中國流行,人們無聊的時候會選擇看一些綜藝節目,現在有很多綜藝節目。從《創造營》到《密室逃脫2》這些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的一個綜藝節目,當時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我們要介紹的這個綜藝節目當時也很流行大江南北,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
  • 玩得這麼「野」的央視綜藝,後無來者了
    因為這檔節目的核心口號,就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這些項目放到2020年已然是司空見慣,但大家想一想這檔節目的「高壽」,就能感受到1990年誕生的正大老爺爺身為「鬥宗強者,恐怖如斯」的難能可貴之處。外景主持人們在領略世界風情時所表現出的青澀興奮與好奇,可以代換到每個渴望對外探索的中國觀眾身上。
  • 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當年爆紅的《正大綜藝》就是他們家合辦的
    正大投資作為泰國著名跨國企業正大集團旗下卜蜂國際(港股代碼:00043.HK)的全資子公司,最大股東為卜蜂中國有限公司,佔股為99.9%。而正大集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華人跨國公司之一,業務覆蓋農牧、零售、製藥、地產、金融等眾多領域,著名綜藝節目《正大綜藝》即為正大集團和中央電視臺合作創辦,開播迄今已30年。
  • 正大綜藝女主持成一代人最美記憶 引懷舊熱潮
    在最新一期的CCTV《綜藝盛典》節目中,主持人顧斌和《正大綜藝》元老主持趙忠祥以及歌唱家蔣大為聊起「我家的第一臺電視機」這一主題時,稱小時候印象最為深刻的節目就是趙忠祥和楊瀾主持的《正大綜藝》。而近日一張主持人朱迅跟隨正大綜藝團隊,赴海外錄製節目時品嘗當地美食的照片也激起了觀眾的猜測和熱議。
  • 《正大劇場》經典電影回顧《機械戰警》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80後的你還記得這是什麼節目嗎?沒錯,是《正大綜藝》。那麼你一定記得《正大劇場》嘍。那個年代,《正大劇場》是觀看歐美電影電視劇首選節目,太多經典的電影電視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母公司和央視合作創辦《正大綜藝》
    事實上,在養豬行業,正大集團已屬於中國頭部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出欄量第一的溫氏為1852萬頭,牧原出欄1025萬頭,正大出欄約350萬頭,規模在國內排在第五。根據正大投資披露的公司債券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近年來,正大投資的業績基本保持穩定。
  • 這檔老牌綜藝 才是中國電視節目的良心 | 假期談
    >本文轉載自微在Wezeit(id:wezeit-daily)文:@夏雪宜眼瞅著 2018 年進度條已經進入想要答對《正大綜藝》的題目,靠得不是背題庫,而是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大開腦洞,有點玩腦筋急轉彎的意思。這個節目真的是在傳播世界各地的見聞和知識,做到了寓教於樂,而不是搞噱頭,全程哈哈傻笑,玩無聊遊戲,在室外跑來跑去等等。
  • 《正大綜藝》面試官問:你敢不敢穿比基尼出鏡主持?楊瀾答的漂亮
    《正大綜藝》楊瀾披荊斬棘面試到了最後一輪,楊瀾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敢不敢穿比基尼出鏡主持?楊瀾理直氣壯的說: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合不合適的問題。央視要在大學生之中招《正大綜藝》主持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楊瀾就去了。當時,她還反問面試官一個問題:為什么女主持人都要青春貌美。
  • 《奇妙小森林》疑似抄襲韓國?萌娃綜藝再度來襲,嘉賓陣容有驚喜
    真人秀綜藝對於當下的市場大環境而言是非常不錯的,這樣的節目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存在劇本的,雖然會有一個大致的大綱但是依舊有很多不可預測的東西。類似於國內的真人秀綜藝來說,《嚮往的生活》、《奔跑吧》等等這樣的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這幾個也算是國民大綜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