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將升入大三,作為一個曾經的高考生,看到寧海中學的趙啟琛能夠成功逆襲,想起了曾經的同學和自己,也希望從高考學生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究他成功逆襲的原因和給我們的啟示。
圖為 趙啟琛同學
怎麼選不後悔
選擇走讀
「 剛進寧海中學時,因為英語基礎薄弱,趙啟琛其他學科也被拖了後腿。成績差,壓力大,他常常睡不著,失眠。住了一兩個月宿舍後,他不想再住下去了,「想要喘口氣」。於是,申請走讀,從宿舍搬了出來」, 這是浙報融媒體採訪時趙同學母親的講述。 關於住宿與走讀哪個更勝一籌,你有過思考麼? 我認為走讀往往效果要好於住宿,這一觀點可以從我們班同學身上得到驗證。走讀生往往經常和父母一起居住,當考試失利,心裡難受時,往往可以得到母親擁抱的安慰,得到父親寬容的眼神,得到爺爺奶奶關切的鼓勵。而這些,在住宿生那裡很難實現,進入高中後,尤其是在高三階段,大家恨不得把24小時當做一年花,不肯放過一分一秒。當你心裡難過時,舍友一句禮貌性的問候和關懷難以平復自己受傷的心靈。如果你是走讀,走出校門,看見學校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見因為叫賣烤冷麵而被城管追得落荒而逃,待城管離開又一臉笑容重新叫賣的小販;看到街邊夜市麻辣燙桌前因為失業痛哭流涕,獨自一人喝下幾杯濁酒再次振奮起來的奮鬥青年;看到為了獲得更好生意努力叫賣卻被人忽視,轉身抹掉眼淚再次微笑推銷酸奶的叔叔阿姨,我們就會明白一時的失敗並不可怕,失敗後不灰心才重要! 而這些鮮活的例子,只呆在學校那個充滿理論性的地方,是很難理解的。
先學新知識,再複習舊知識
「溫故而知新」,這是古代聖人留下的箴言,但是這對於緊張複習的高三考生不太實用。當然我不否定「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但我們需要知道,高三階段老師會不斷的講解一些新知識,新題型,這些題運用做題技巧往往可以得到答案,會做這些題的關鍵是你要跟著老師的節奏,思老師所思,答老師所問。而不是想著自己基礎不牢,忙於複習之前遺漏的知識。之前學過一遍不會,你怎麼保證現在看一遍就會呢? 這樣做往往是邯鄲學步,既沒複習好之前的知識,也沒跟上老師的步伐。當你或您的孩子進入高三時,我建議先學新知識,再複習舊知識。學新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涉及舊知識,但涉及的內容少時,可以利用課間的時間或者吃早點的時間做一個重點複習,先掌握經常考的,其他的再說。這一點從準清華學弟趙啟琛那裡可以得到驗證:「說到自己的逆襲經驗,趙啟琛有自己的策略。「我覺得主要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考倒數第一那段時間,總覺得以前的知識沒掌握好,但每天又有很多新的東西要吸收。那時,我就先把新的知識點掌握好,把以前的東西放一放。」
取捨興趣,精而不雜
凡事「有舍才有得」,有時候我們可能要捨去一些興趣愛好,為學習提供充分時間。當下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之前給孩子當家教時了解到她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周一到周五上課之外要去書法,美術,舞蹈三個補習班,周六還有英語補習班,只有周日的下午能鬆口氣。孩子奔波於各種補習班之間,累的氣喘籲籲,常常因為太累哭泣。當然家長給孩子出錢培養興趣是一個好事,因為這些興趣愛好一旦發揮成特長,將會給大學乃至以後的生活帶來福祉,但孩子的負擔是否太重呢? 這有待家長朋友根據自己的情況考量。但無論如何,進入高中後應該取捨興趣,建議保留一個或兩個對學習有幫助的興趣,其他興趣可以在大學階段繼續發展。此次高考逆襲的黑馬趙啟琛說到自己熱愛的科幻,趙啟琛就兩眼發光,「我很喜歡看科幻小說,收集了許多大師的作品 。」高三時間緊張,趙啟琛基本只看《三體》。一本書來來回回翻了很多遍。「每次只看一點點,然後把其他情節串聯起來,回味一下。」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也寫科幻小說,還獲得過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高中組)全國三等獎、華東賽區二等獎。「現在正在構思一部長篇小說,已經在搭框架了,希望能早日完成。」趙啟琛神秘地笑笑。他的這一興趣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作文水平,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大學專業興趣,是一種上乘的選擇。
月光下的奔跑
趙啟琛的學習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黑馬逆襲,源於努力。據趙啟琛說:高一時,全班40多名。高二時,擠到30多名。高三時,可以排到10幾名了,有時也能考到前幾名。2020年1月,首次模擬高考時,趙啟琛英語考了136分。他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那次主攻英語,最難的科目攻克下來了。這下時間也有了,信心也有了!」每個人都有自的弱項,英語是一個吃時間的學科,根據人的記憶曲線,我們所記住的單詞,時態,語態,虛擬語氣等語法知識,會不斷遺忘,只有自己不斷努力,不斷重新記憶,多次使用,才能做到高考時得心應手。趙啟琛補充道:「當然,最重要的是一種堅持的信念。無論何時,無論你成績優異抑或『吊車尾』,決不能放鬆懈怠。既不自暴自棄,也不驕傲自滿。從高一到高三,沒有任何時間可以鬆懈浪費。而刻苦努力,從何時起都不算晚。任何一分努力,都有它的價值。」
趙啟琛:「我媽從不因我的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我,支持我。我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其實,作為考生,考試失利,我們也不會輕饒自己。但這時,如果父母給我們的是責備,是不斷的說「你看看誰誰誰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多少——」,我們聽後只會更加難受。長時間這樣,我們會漸漸麻木於一次次的刺激中,我們的神經元將不再對這種話感到刺激,自然沒有反射,更達不到父母想要的真實結果。其實,我們早已明白努力的意義,或是為了「能解萬種惆悵的碎銀幾兩」,亦或是為了早日結束「高堂明鏡悲白髮」的慘澹一幕。無論如何,父母,家人一定是我們努力的力量源泉,是刺激我們深層神經元做到一天只睡3個小時的外部環境。因此,作為一個曾經的高考生,我強烈建議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理解我們,在我們失利時別老是鞭策,而給點鼓勵。那樣的話,我們會更加努力!
團聚
以上是我看到逆襲黑馬趙啟琛同學事跡後的感想,時間倉促,如果存在錯誤,請廣大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