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財富觀念,提升財經素養。11月17日,由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主辦,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協辦,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和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共同承辦的2020年中國財經素養教育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幼兒園等單位的160餘位代表參加。
論壇分設主題報告、專題沙龍、專家視點、教學展示、專家點評等多個環節。在主題報告環節中,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所長張男星教授和成都教科院副院長、研究員譚文麗圍繞新評價政策,從不同角度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行了深入解讀,分析了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介紹,自2016年至今,中國財經素養教育發展論壇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財經素養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五育並舉的一個重要載體和途徑。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對於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願景目標,具有戰略性、基礎性的重要意義。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普遍提高公民財經素養,不僅對個體和家庭意義重大,更具有重要的國家戰略意義,中國教科院一直非常重視也很支持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開展這項工作。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發展處調研員張春柳表示,教育的重要職責即是賦予學生在現代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能力,而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迫切需要公民具備充分且必要的財經素養。學校作為財經素養培養的主陣地,能否擔此大任主要依賴於教師,而目前的財經素養教師存在專業能力不足、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是目前的最大障礙之一。為此,教師工作司專門設立教師的財經素養教育能力提升這一課題,希望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推動學校重視對教師財經素養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並以財經素養教育的綜合化特點帶動教師探索創新整體式教育教學,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總體發展。也希望通過課題研究的途徑,引導式地培育培養一批合格、優秀的財經素養教育教師,形成推進中國財經素養教育的優質基礎力量。
成都市政府總督學、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陳蕾指出,成都自古以來尊師重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城市歷史造就了今日別具魅力的成都。本次財經素養教育發展論壇主題聚焦「新評價政策與學校財經素養教育」,這是一個新話題,是一個具有針對性的話題,相信學校精巧的評價設計可以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理性的勞動觀、金錢觀、財富觀,而作為學生素養培養的主場,學校以評價為導向的改革也勢在必行。近年來,成都積極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實踐探索,許多學校財經素養教育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學校參與其中,取得更高質量的研究和實踐成果。
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彭遠明表示,青羊區作為成都教育的一張名片,在西南地區具有獨一無二的魅力,在新時代要進一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在加快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改進教育教學評價等方面發生整體性、系統性變革。近年來,青羊區聚焦「青羊新人文,教育新生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特別是依託青羊屬地內、也是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發起單位之一的西南財經大學,著力探索區域財經素養教育,形成了財經素養特色教育品牌,建立起了「學校—家長—社會」三位一體的財經輻射體系,形成了「高校助力」「家校共育」「校企聯動」的財經素養教育發展格局。目前,區內一批優質學校已經基本完成學生財經素養多維平臺建設,中小學財經素養特色教育已初見成果。希望有更多的教育人加入財經教育的隊伍,一同探索中小學生財經素養的培養之道。
專題沙龍環節,來自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成都等地的專家、教授圍繞財經素養教育實踐與評價話題展開了對話交流。在專家視點環節中,財經領域的經濟學家王振中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楊海洋教授和南京師範大學田俊華教授分別作了《深入理解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世界經濟生活新變化及對公眾財經素養的要求》、《AI背景下學校財經素養教育的平臺建設》的主題分享,從不同角度論述了開展財經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方法路徑。(宋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