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甲乳外科主任 李三榮
據統計,我國母乳餵養率不到30%,而世界平均水平為38%。一些新媽媽會因為乳腺問題而終止母乳餵養,其中乳頭皸裂就會讓哺乳變得十分疼痛和困難。
乳頭皸裂是產婦哺乳期乳頭發生的淺表潰瘍,常在哺乳第1周發生,初產婦多於經產婦。
乳頭皸裂的原因是什麼?當媽媽抱寶寶的姿勢不正確,頻繁地讓寶寶吸吮;粗暴拔出乳頭或媽媽的乳頭內陷時,都非常容易造成乳頭皸裂。還有,寶寶的舌系帶是不是太短,或寶寶體重太大也是原因之一。但是,乳頭皸裂也是能夠通過預防而避免的。
藥物治療同時要兼顧寶寶。乳頭皸裂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還要兼顧不影響寶寶。
1.預防性塗抹。可在分娩前4小時左右在乳頭表面預防性塗抹蛋黃油。
2.治療性塗抹。乳頭皸裂早期頻繁塗抹蛋黃油,紅柳膏、紅黴素油膏、複方安息香酊、10%魚肝油鉍劑等藥,也可用食用油塗抹使皸裂處軟化,易於癒合。中藥黃柏、白芷各等份研末,香油或蜂蜜調塗患處亦可。使用前用溫開水將乳頭清洗乾淨,無菌棉籤蘸蛋黃油等塗於患處每天3~4次,雙側同時皸裂者可交替塗抹,間隔4~5小時哺乳一次。保持正確的哺乳姿勢,哺乳後再次塗抹。
預防性護理乳房非常重要。乳頭皸裂重在預防,推薦一首科學保護乳房的口訣:「乳頭結痂溫水清洗,乳頭內陷溫柔牽引。手法輕柔不去刺激,正確含奶抱對體位。長期吸吮臨床幹預,母乳不足及時添喂。哺乳手勢剪刀不對,拔出乳頭不拉輕推。」此外,還需注意以下保健方法:
1.孕期即開始對乳頭的清潔護理,每天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乳頭和乳暈,以洗去皮脂腺分泌物,並增強皮膚耐擦力。洗後擦乾。
2.經常更換內衣,以防擦傷乳頭和乳暈。也可通過對乳頭的按摩,增強乳頭抵抗力。
3.對平坦、過小的乳頭可在妊娠8個月後指導孕婦糾正。
4.分娩後,儘早讓嬰兒猛烈吸吮。如果吸吮位置正確,大多數乳頭在嬰兒吸吮後其伸展性會有改善。
5.哺乳前,可熱敷乳房和乳頭3~5分鐘,使乳暈變軟易被嬰兒含吮。哺乳應取舒適、正確的餵哺姿勢,哺乳中可交替改變抱嬰位置,使吸吮力分散在乳頭和乳暈四周。
6.注意嬰兒口腔衛生,若口腔及口唇發生口腔炎、鵝口瘡等感染,應及時治療。此期間,為防止乳腺繼發感染,可暫停母乳餵養24小時。
7.哺乳結束後,若嬰兒仍緊含乳頭,可用食指輕輕按壓嬰兒下頦,溫和地中斷吸吮,使乳頭自然娩出。乳汁含有豐富的人體蛋白和抗體,有抑菌和促進表皮修復的作用,哺乳後可擠出少許乳汁塗在乳頭和乳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