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真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業務,40年前電話還不普及的時代就有了,那時還是高級公司的貿易的必備設備,做國際貿易必須得有國際傳真,因為那會還沒有網際網路,國際長途價格非常貴,雙方口述很困難,用傳真互相發文字和黑白圖像,清楚沒有誤解高效。傳真當時是很先進的東西,機關、公司配置率相當高,有意向的公司發個報價單過來,回復個同意就發貨了,不同意就回復個自己的要求,對方接受再回復個同意就成交。傳真上號碼是固定電話,直接帶上身份認證了,當時可信度是相當高的,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人對固定電話是非常信任的。
90後的年輕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傳真了,但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一些事砸中,然後滿世界去找傳真機。我店裡有傳真業務,現在一個月都發不了幾份,接收功能壞掉了,就不幹接收了,也不會再換新的了,什麼時候發傳真功能也壞掉就停掉這業務算了,反正現在郵電局是早就把這業務停掉了。
後來有了網際網路,手機,能電話中說清的事電話裡說,電話裡說不清,一個電子郵件就解決了,電子郵件還能發彩色的,效果更好,還能網上直接視頻電話,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免費。傳真就迅速從公眾視野在消失了,但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一個只受理傳真的業務出來難為人。記得當年韓寒說過和臺灣方面聯繫出書的事,臺灣出版社電話裡讓用傳真發材料,韓寒說臺灣現在還這麼落後,我們大陸都上網用電子郵件了,對方來個那你用--臉--書—發個附件吧,把韓寒給噎住了。其實堅決要求用傳真就是在表達一種傲慢,你不願意發就不給你辦,讓你非常麻煩,以示你在求他。他們知道我們這裡沒有--臉---書--,提出這種要求就是為了證明他們高人一等。電子郵件是最便捷的方式,他們非不用,一定要讓你去找能發國際傳真的地方,難為你夠了,你要價就高不了。其實那些有熱著和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都接受中國的QQ、微信方式談業務的。
現在國內強制用傳真的有兩類情況,一種是不想給辦業務,就是難為人,只接受傳真,要麼你就去面交。今年過年前有個大學生來發傳真,認為考研分數有誤,要求複查,聯繫高校後,高校讓去官網上下載一個表格列印後填寫情況後發傳真到高校辦理,不接受別的方式,要麼就直接去高校面交限兩天交上,兩天內不交上算棄權,當時是春運火車票提前15天都訂不上,所以面交是不可能了,只有發傳真,這名大學生跑了半個城市才在我這裡找到傳真機,讓快發,錢不是問題。結果一打就是佔線,如果全國要複查都必須打這個電話那佔線也是正常現象啊,一個小時都沒發成功,打電話給學校商量能不能發郵件,不接受,只收傳真,今天發不到就不辦理了。這個大學生就求我不停的發,直到發成功為止好了,發了二個半小時後終於通了,發成功了。我的理解就是高校有意刁難人,希望你發不成功自己放棄,他們就省事了,畢竟複查對辦事人員沒任何好處,申請不成功對他們有利。還有醫保異地辦理報銷手續也是必須用傳真,傳真發過去才受理,要不然就本人去面交,這個更是這樣了,你傳真不成功對他沒有損失,他才不管你方便不方便呢。
還有一種是部隊要求提供材料,必須要傳真,理由是安全,說部隊電腦不得接入外網,外邊傳入材料只能用傳真,好象傳真就多安全一樣,說用網絡會洩密,真不知道美國軍方發明網絡是為了什麼,就是方便洩密?
在一個固定電話都在被淘汰的時代,郵電局都淘汰了傳真業務,傳真機居然被機關當寶貝堅決要用下去,這就是官老爺心態在作怪,凡是要求對方只能發傳真的,都是在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身份,你是來求老爺給你辦事的,咱們不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