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可憐一曲並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2020-12-15 史讀書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在新石器時期,就誕生了最古老的樂器——骨笛,之後逐步發展,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笛子。在漢以前,笛子大多指的是豎吹笛,到秦漢以後,笛子才成了豎吹的蕭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且持續了很長時間。笛子,在古代被寄予了治國安邦的神聖願望,如《樂書》中記載笛子可以「滌蕩邪氣出揚正聲」,也因為如此,在古代宮廷雅樂中,笛子都有明顯突出的位置。在詩詞歌賦中,笛子也是重要的題材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這是李白聽到胡人吹笛後寫的詩句;劉長卿《聽笛聲》:「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復吹笛」,表達了他的離別愁緒;杜甫也有《吹笛》:「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句」。在古詩詞中,詩人因為聽到笛聲而生別情的事常有發生,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這首《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就有這種意境。

山色江聲相與清,捲簾待得月華生。可憐一曲並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天近黃昏,山色清幽,江聲寂靜,我捲起帘子,等待月亮從東方漸漸升起。這個時候江邊並排停泊的兩隻船上傳來了悠揚的笛聲,好像在向老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元豐六年(1083),黃庭堅在太和縣任上,他的朋友李和甫給他寫了一封信,於是黃庭堅寫了兩首絕句作為回信,這首詩就是其中一首。

詩的第一二句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秋江晚景圖,清幽的山聲、寂靜的江聲,還有捲簾等待明月升起,這樣的情景最容易使人產生懷念之情了。在這個時候,原本停靠在岸邊兩隻船,卻突然傳來了笛聲,似乎在向老朋友訴說離別之情。這種的場景,更讓黃庭堅沉浸在對朋友的深切懷念中。

杜甫有詩「湖水林風相與清,殘尊下馬復同傾」,杜甫和友人在湖邊月下共飲,黃庭堅取「相與清」之意,來反襯自己的月下江邊思念友人的孤寂。歐陽修詞中有一句名句「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描繪的是一位登樓倚闌,思念情人的婦人形象,黃庭堅直接用「待得月華生」,來表現自己懷念友人的形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兩句是因笛聲而生別情,在唐詩中,就有許多詩歌是如此產生的,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落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還有李益笛《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關於笛聲意象還有不少,除了前面我們提到的宮廷雅樂和詩歌中的意象,在故人追悼亡友時,也會有悠揚的笛聲響起。這裡有一個典故,那就是「向秀聞笛」,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的向秀和嵇康關係很好,他們意氣相投,都反對司馬家族的專權,不肯做官。後來司馬昭殺了嵇康,向秀被迫出來做官,路過山陽嵇康故居時,聽到有人在吹笛子,笛聲清越響亮,向秀聽到後,想起了嵇康,頓感悲傷,於是寫了一篇《思舊賦》,後來,「鄰笛」、「山陽笛」就多用來懷舊哀傷亡友。

相關焦點

  • 一曲《廬州月》烏篷裡傳來了一曲離殤
    這裡是用紅藥指代自己,表現出對故人的無限思念之情。除此之外許嵩還用「烏篷裡傳來了一曲離殤」來烘託歌曲中主人公的思鄉之情。歌詞中「『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至『卻流不出當年淚光』」一段反覆出現,用反覆的手法將歌曲中複雜的情感層層推進,讓聽者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釋懷。「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取自納蘭性德「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表達了意物是人非的惆悵。
  • 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孤獨,總是生命的常態。 如果說世間只有一種情感亙古通今,那可能就是孤獨。李白的孤獨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柳宗元的孤獨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林語堂的孤獨是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   原標題:史上最孤獨無奈的八首詩詞:說盡人間悲歡 道盡人情冷暖      孤獨,總是生命的常態。
  • 黃庭堅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用典渾然天成,堪稱一絕!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該詩派提倡作詩的「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即注重對關鍵字詞的錘鍊。當時人們便評價黃庭堅的詩:「一字一句,必月鍛季煉,未嘗輕發」。因此黃庭堅的一些詩,縱然用典繁富,但經過錘鍊後,往往渾然天成,毫無雕琢痕跡。
  • 桃源憶故人,霧濃霜重秋風弄
    堪透,堪透,情難透。靜默,靜默,語未休。弦外音,天邊鴻,回眸幾時同?觸摸這一抹輕柔的秋,心底流過淺淺的寒。一份心靈的守候,一份溫馨的遇見。不曾刻意卻是念牽,幾經輪迴還在心間。那份不曾更改的情懷,千迴百轉,不曾擱淺,執著著今世的塵緣。古典君分享七首《桃源憶故人》,把一季的心事,寂寞的溫婉,執筆落墨,寫在這秋水長天。
  • 宋詩鑑賞-寄黃幾復(黃庭堅)
    賞析這首詩作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此時黃庭堅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與黃庭堅少年交遊,交情很深,黃庭堅為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此時黃幾復知四會縣(今廣東四會縣)。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勢突兀。
  • 二十首《月下笛》詞作,值得品讀!
    月下笛·千裡行秋【宋代】 張炎千裡行秋,支筇背錦,頓懷清友。殊鄉聚首。愛吟猶自詩瘦。山人不解思猿鶴,笑問我、韋娘在否。記長堤畫舫,花柔春鬧,幾番攜手。別後。都依舊。但靖節門前,近來無柳。盟鷗尚有。可憐西塞漁叟。斷腸不恨江南老,恨落葉、飄零最久。倦遊處,減羈愁,猶未消磨是酒。
  • 古詩詞中的笛,悠揚動聽!
    今天小笙要和大家分享古詩詞中的笛!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2.——王安石《江上》江上秋意甚濃,也使滿懷離情的詩人更添傷感,忽地不知何處傳來笛聲,嗚嗚咽咽的,聽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聲一直沒停,讓詩人更感折磨,不過,驀然抬頭,原來船已轉到亂山的東邊,適才與親人分別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5.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詩詞鑑賞:《鷓鴣天·惜別》,教你如何表達離別的哀愁
    離別總是悲傷,心痛,不舍,但是這些感情在自己的內心到底有多重,我們無法描述,離別之痛往往也就只在內心中沉著無法跟旁人述說。今天小編就跟您分享一首將離別之愁具體表達出來的一首詩,出自宋代詞人嚴仁之手,下面咱們看下這首詞的內容。
  • 古詩三百首當中膾炙人口的詩篇,一首離別詩寫得情意盎然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寫的送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也是寫的送別;「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還是寫的離別,更不必說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最那堪,冷落清秋節」了。不過這首古詩角度比較特別,他並沒有直接寫直接表達離別之情,而是以載人遠行的行船作為情感抒發的對象,從側面抒發了離愁別恨,卻一樣寫得情意盎然纏綿悱惻。且看: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 琵琶女一曲打動江州司馬,她的音樂中到底藏有什麼樣的玄機
    小編今日分享:白居易《琵琶行》,現將琵琶行中關於音樂詳寫部分摘錄如下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 詩詞朗讀:黃庭堅《寄黃幾復》
    黃庭堅卻用了與眾不同的說法:「寄雁傳書——謝不能。」意謂:我託雁兒捎一封信去,雁兒卻謝絕了。「寄雁傳書」,這典故太熟了,但繼之以「謝不能」,立刻變陳熟為生新。黃庭堅是講究「點鐵成金」之法的,王若虛批評說:「魯直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滹南詩話》卷下)類似「剽竊」的情況當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上面所講的詩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 寄黃幾復——宋·黃庭堅
    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與黃庭堅少年交遊,交情很深,黃庭堅為黃幾複寫過不少詩,如《留幾復飲》、《再留幾復飲》、《贈別幾復》等。此時黃幾復知四會縣(今廣東四會縣)。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
  • 細賞十首黃庭堅詩詞: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抒發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對友人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憤慨。「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並非偶然。
  • 冷眼看人生詩詞|可憐誰解心中事,但願重溫不了情
    長短亭前情未了。琵琶弦斷音同調。一曲清歌鴻漸渺。薄倖無歸,愁把人添老。誰會留心看我貌。倚欄任那斜陽照。[蝶戀花,馮延已譜]詞/冷眼看人生駐馬西風紅葉遍。[喝火令,黃庭堅譜]詞/冷眼看人生靜看雲中月,閒隨幾個秋。獨吟湖畔霧輕柔。孤雁自南悲語,添了許多愁。怯思當年事,重題少白頭。
  • 離別詩詞 淡淡的傷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 離別的時候,你會用哪一句來表述期待再次相逢呢?
    5《雁邱詞》  元好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 感深肺腑的離別之情怎麼寫,《送元二使安西》告訴你
    大好的春色,讓王維與元二暫時忘記了即將離別的愁緒,一起漫步於街頭,享受著大自然的春意。他們從旅舍一直走到了城外的長亭。在送別的長亭裡,王維讓人端上早已準備的餞行酒菜。兩位好朋友一邊聊天,一邊你一言我一句的聊天,看似漫無邊際,卻真的好像是要把元二離別後這一段的話全部說完。無論聊的是高聲大笑,還是開懷飲酒,他們都在小心地迴避離別的字眼。
  • 笛詩笛曲,古韻悠揚
    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明確記載「笛,七孔,竹筩也」。笛,在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中,被古人寄予了治國安邦的神聖願望。《風俗通》中有云:「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樂書》亦說:「笛之滌也,可以滌蕩邪氣出揚正聲,七孔,下調,漢部用之。蓋古之造笛,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所以滌蕩邪氣,出揚正聲者也,其制可謂善矣。」
  • 描寫離別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一首?是詩好,還是詞好?
    正是基於此,所以古代詩人和詞人們對每次的離別,都給予了特別深厚的感情,最後付諸筆端,化作成一首首或惆悵、或激昂、或悲壯的「離別」詩詞!大家都知道,詩和詞,最初的創作,都是用來傳唱的,就和現在的歌詞一樣。詩興於唐,詞盛於宋。以小編看來,詞在格律上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