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紙幣介紹-金投外匯網-金投網

2020-12-17 金投外匯網

日本在改革後在日元紙幣上用的都是學者的肖像。從貨幣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偉人偉績,看出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更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人文水平。被譽為「國家名片」的紙幣,是像一個人一樣凸顯其臉面形象,代表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並且紙幣上的圖案、人物肖像等文化內涵,也是國家主體價值觀的一個縮影,更是國家科學發展的展覽館。

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通用的紙幣上,大都印刷有人物頭像,且幾乎都是政治家唱獨臺戲,或者是國家的締造者,或者是皇位繼承者,或者是某一時期的最高執政者,而以為國家作出貢獻的偉人來印製「貨幣名片」的甚少。

日本自1871年日元誕生後至1984年新日幣發行前,紙幣上也都是印製著當政者的肖像,諸如1881年開始發行的紙幣上曾印著神功皇后的肖像,後來的一萬元和五千日元紙幣上是聖德太子像,千元紙幣上是伊藤博文像。

然而,自1984年以後流通的紙幣上,日本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進行改革,決定全部用清一色的學者肖像,且又都是明治維新時期所湧現出來的各個學科領域裡的領軍式的人物,以此來鼓舞國民的士氣。

10000日元紙幣上的福澤論吉

日本最高額鈔票即萬元紙幣上,自1984年一直印著福澤論吉的頭像,可見其影響及地位非同一般。

福澤論吉(1834—1901)是明治時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明治維新前後日本國民的思想從封閉、愚昧走向文明開化的引路人,從而掀起一場國民精神革命,進而為轉折關頭的日本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福澤論吉早年就開始接受西學,先是在私塾學蘭學,後改學英語。因其精通英語而被幕府錄用,得到多次到歐美訪問、辦公差的機會,先後出版《西洋情況》、《西洋旅行指南》、《西洋衣食》、《窮理圖解》、《文明論之概略》、《福翁百話》、《福翁自傳》等經典著作。

5000日元紙幣上的新渡戶稻造和樋口一葉

從1984年到2004年間流通的5000日元紙幣上印著新渡戶稻造(1862—1933)的頭像。他是一位國際政治活動家和教育家,自幼就接受西洋文化的薰陶,上大學時立志要當構築和平太平洋的「太平洋之橋」,提出以「要將西洋思想傳到東洋,將東洋思想傳到西洋」為己任。

1919年後新渡戶被推舉為國際聯盟事務局次長,負責日本國際上的宣傳與發展工作。他以其卓越的才華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被視為「國際聯盟的明星」。

在教育上,新渡戶曾經擔任過東京大學預備校校長、東京女子大學首任校長、東京女子專科學校(今日位於新宿的文化女子大學的母體「文化學團」)校長,為明治及大正時期的女子教育貢獻頗大。他用英文撰寫的《武士道》一書,不僅對「武士道精神」加以美化,稱之為「高尚的道德」、「日本固有的東西」,還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加以辯護。這使其成為日本精神和倫理學的權威,還因此獲得明治天皇的召見和嘉獎。

最近,國內將出版我編譯的一套新渡戶的叢書,第一部叫:《日思錄》,不久將問世。

2004年印製的5000日元紙幣上,開始出現一位新的面孔,這就是被稱為「明治才媛」的樋口一葉。樋口一葉(1872—1896)生於東京都,是明治新時代婦女社會角色變化的先驅者,日本近代現實主義文學的早期開拓者,有「明治紫式部」之稱的平民作家,也是第一位出現在日幣上的女性。

樋口從小喜愛讀書,主要靠閱讀家庭藏書自修,後來進私塾「荻之舍」,學習和歌、書法和古典日文,由此打下堅實的文學功底。只因家庭變故,生活陷入困境,才決定以寫作掙稿費來維持生計。

1891年經人介紹,成為《朝日新聞》的記者,並投入舊派大眾作家半井桃水門下,開始學習小說的寫作技巧,很快以《埋木》、《雪天》、《琴聲》、《暗夜》等短篇小說的發表而一舉登上文壇。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是樋口一葉創作生涯的巔峰,後世文學評論者稱之為「一葉的奇蹟十四月」。

在短短的時間內,她寫出了《大年夜》、《濁流》、《青梅竹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珠璣之作,頓時轟動文壇。長年困苦生活和過早凋謝的愛情使得一葉身心交瘁,被結核病無情地奪去她年僅二十四歲的生命。

人們在她的抽屜裡發現寫給自己的座右銘,稱自己「是為了撫慰世間女性們的痛苦和失望而降生到這個世上的《詩(小說)神之子》」。

1000日元紙幣上的野口英世和夏目漱石

野口英世(1876—1928)是著名的科學家、細菌學家。幼年時因故左手致殘,為他人救治所感動,立志學醫。1897年在東京一家私立醫學院學習,獲得行醫證書,任職於一家傳染病研究所。

1900年野口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S·弗萊克斯納教授指導下研究蛇毒,他整理的蛇毒研究報告驚動美國醫學界,而後在研究血清學、小兒麻痺、狂犬病,防治梅毒等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績。1904年到洛克菲勒研究所從事螺旋體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從此馳名世界。

1918年赴厄瓜多研究黃熱病,1927年又赴非洲繼續研究黃熱病,次年因感染黃熱病而去世。遺體運回美國紐約市北郊的一處墓地埋葬,碑文上寫著:「他畢生致力於科學,他為人類而生,為人類而死」。野口英世把自己寶貴的生命和智慧奉獻給世界醫學事業,贏得世人的尊重和愛戴,在日本也被視為教育方面的最高理想人物,因而更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愛科學、學科學及獻身科學的熱情。

明年,歷時三年的準備,將由日中韓經貿促進協會推薦,有日中導航株式會社向國內推出日本最權威野口研究所研製的「不老元素」「解酒烏公姜」「減肥務實丸」等保健品。還為國內保健品廠家為其保健品評定,發放世界級認證證書

夏目漱石(1867—1916年)有日本「國民作家」之稱。他早年對漢文化很感興趣,曾就讀於漢學塾二松學社。後入東京帝國大學英語系,有詩文匯集於《木屑錄》。

1900年夏目赴英國留學,致力於文藝理論問題的研究,回國後在任教的同時,開始文學創作。

2000日元中的《源氏物語》和舊500日元中的巖倉具視

在日本,《源氏物語》被奉為「聖典」,其地位等同於中國的《紅樓夢》,在日本據說已發行六千萬冊,是日本史上經久不衰的暢銷書。我已委託美麗漂亮的陳英「老總」,組織上海坤倫翻譯中心和日中版權中心翻譯最新譯本、由胡主席的老朋友前田先生的姐姐歷時十六年編譯的最新版本《新源氏物語》。

當年為紀念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和2002年在日本衝繩召開的西方國家首腦會議,當時執政的小淵惠三提議印製2000日元紙幣,且提出正面用受孔子影響的衝繩「守禮門」和背面用「日本最著名古典《源氏物語》人物」作幣面畫,一下獲得通過。

日本也曾在1951年和1969年發行過500日元紙幣,上面也有一位明治維新時期的傑出人物,即巖倉具視。

巖倉具視(1825—1883)生於京都公卿貴族家庭,曾任孝明天皇侍從。早年提倡依靠朝廷權威維持德川幕府,還為皇妹和宮下稼將軍德川家茂而盡力。後投身倒幕維新運動,參與策劃王政復古政變。

明治初年曆任參與、議定、科技副總裁、右大臣(1871—1883)等要職,與三條實美等同任維新政府最高官職。1871年率政府代表團訪問歐美各國,回國後主張加強內治,反對出兵徵韓。為強化天皇制統治,曾委任井上毅(1844—1895)起草《大綱領》,確定欽定憲法的各項原則,並為維護貴族利益,創辦第十五國立銀行,建立日本鐵道公司等。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