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溍王出場的時候,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當初馬摘星進入泰元城的時候,看到城內景觀也非她之前所想那般熱鬧喧譁。雖然店鋪林立,人來人往,但是街道卻特別乾淨整潔,行走其上的百姓們亦顯得自製,無人大聲談笑。
本以為是溍王為了對抗楚馗,在溍國境內進行了高壓統治,才有了這樣的局面,後來我才知道並非如此,百姓之所以這樣乖巧聽話,只是因為溍國上下君民一心。
能夠做到這一點,足以證明溍王著實是一個不錯的統治者。
後來,知道了疾衝之所以在外面當賞金獵人,純粹是因為溍王當年斬殺了疾衝的所有副將,才會鬧得父子反目,我又開始覺得這老頭有些心狠。
按照疾衝的說法,當年犯錯的是他,可是溍王卻斬殺了他的兄弟,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父親該有的行為——
在正常情況下,作為父親,最該做的事情就是成全孩子的夢想,像溍王這樣做,無疑是親手掐滅了自己兒子的夢想。
七年來,疾衝一直漂泊在外做賞金獵人,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就是為了多賺錢來接濟當年那些副將的家人。
用現代人的視角來看,這些年疾衝固然活得很瀟灑,但是我想在沒遇到馬摘星之前,僅憑著那樣一份份執念支撐著,他絕對不會快樂。
偏偏這悲劇的始作俑者還是自己的父親,除了逃避,疾衝似乎再也沒有任何別的選擇。
這也就難怪整整七年過去了,疾衝都不願意回泰元城了。
02
為了救馬摘星,疾衝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堅持,回去求自己的哥哥李炬棋。
出乎疾衝的意料,雖然七年沒回泰元了,但是當他提出要借兵的時候,李炬棋竟然答應了,順利地救下了馬摘星。
回到泰元之後,疾衝馬上化身人氣王,無論是是城裡的士兵,還是宮中的侍女,看到疾衝之後,都兩眼放光。
可就算如此,疾衝和溍王之間的心結並沒有真正解開。所以就算回到泰元,爺兒倆也沒有見面的打算。
不過,相比疾衝對溍王的排斥,溍王對這個兒子,卻完全另外一個樣子——
因為擔心溍王會為難馬摘星,所以馬摘星進宮之後,疾衝也悄悄跟了過去,躲在宮門外等待馬摘星的消息,卻不想被大總管給抓了個正著。
通過大總管的話,我們才知道,雖然疾衝這麼多年沒回家,但是溍王卻始終在牽掛著這個兒子,自從疾衝離家出走之後,溍王就再也沒有喝過百合銀耳蓮子湯了,可是疾衝這剛回來,他馬上就喝起了百合銀耳蓮子湯。
疾衝離家出走七年杳無音訊,但是溍王卻依舊不曾摘除他的封號,就連他之所以能夠混進王宮找到李炬棋,其實也是溍王默許的。
想想也是,本就是戰亂時節,溍王宮的防備有多嚴密,我們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疾衝就算武功再高,想要在溍王宮進出自如,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甚至懷疑,這些年疾衝在外面四處遊歷的時候,溍王也一直派人跟著他也說不定。
03
雖然知道了父親的善意,但是疾衝並不願意輕易跟溍王低頭。
從迄貚回到溍國後,馬摘星恢復了皇女身份,也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統領馬家軍,不僅婉拒了溍王推薦的主位,更是主動交出了馬家軍的軍權。
那一節劇情裡,我對溍王並沒有好感,反倒認為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在以退為進,讓馬摘星知難而退。
我想,當時疾衝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此後疾衝就跟他老爹玩起了心機,先是串通馬邪韓,在分兵整編的過程中抗令,然後再由疾衝站出來安撫,從而取得馬將軍的領導權。
疾衝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並非貪戀馬將軍這股勢力,而是不想馬將軍落到別人手裡,一旦馬家軍歸屬於其他人,就不再屬於馬摘星了,只要他統領馬家軍,馬家軍就依然在馬摘星自己手裡。
只是,疾衝萬萬沒有想到,這本是溍王的計劃,因為他早就料到疾衝會搞出這麼一齣戲,一切不過是請君入甕而已。
溍王說,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整合溍國內部力量,把所有兵力化零為整,才有能力對抗楚馗。
不過直到這時候,我雖然肯定溍王是個優秀的領導者,但是他此舉的心機實在是太深了一些,換言之,雖然此時的溍王跟殘暴的楚馗截然相反。但是這樣的算計,還是讓人覺得有些可怕。
畢竟,像溍王那種身份地位的人,他們首先考慮的仍是大局,兒女私情還要往後退好幾步。就像疾衝所說,如果馬家軍失去了價值,搞不好也會和在煬國一樣被捨棄掉。
04
為了幫到馬摘星,疾衝也算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假造帥印將川龍軍舊部從築城隊裡調出來,變成馬摘星的私人力量。
由於偽造軍令是大罪,馬摘星一籌莫展。王戎建議馬摘星領兵造反,但馬摘星反而冷靜下來拒絕了王戎的提議。
其實這所有的一切,依舊是溍王在試探馬摘星。
聽到馬摘星的決定之後,溍王站出來坦白了一切,不僅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還跟馬摘星說清了自己與疾衝之間的父子恩怨。
當年疾衝因為心憂母親的病情,因為他的有情有義,害得副將們被軍法處置,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溍王並不輕鬆——一方面他希望兒子做好一軍之帥的本分,可是另一發麵他又不希望自己兒子成為冷血的人。
這些年,為了成全心中的那份情義,溍王看在眼裡卻樂在心裡,因為從疾衝身上,他看到了亂世中難得的情義。
在溍王看來,雖然是王子,既然疾衝選擇了他想要的生活,作為父親,他只能選擇成全。
而且,就連當初馬摘星他們在迄貚,溍王都已做好了萬全準備,柳心之所以會死,就是因為擔心馬摘星他們有危險,所以就去找機會給溍王報信,才會被人殺害。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告知馬摘星真相之後,溍王要馬摘星繼續隱瞞真相,讓兒子繼續誤會自己,因為他知道,只有繼續誤會自己,疾衝就依舊可以做回那個單純的自己,不為這亂世而揪心。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雖沉默無言,卻始終存在,說的應該就是溍王這種情況吧。
05
每次跟朋友聊起家庭教育這個話題,朋友都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身為父母雙方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簡而言之,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在適當的時候演演雙簧,一個唱紅臉批評教育,而另一個唱白臉講道理,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受到懲罰,又可以讓孩子明白道理。
只是在很多家庭裡,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陪在孩子身邊的只有父母其中的一個,也就只好單純扮起了惡人,所以雞飛狗跳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被批評的次數多了,孩子對父母也就有了怨懟之心,很多時候,只有當孩子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能夠體會到父母當年的苦心。
朋友說,這世間最真摯的愛,不是一如既往地守護,而是就算明知對方會誤會,他的真情也不會改變。
仔細想來,《狼殿下》的故事裡,渤王對馬摘星、溍王對疾衝,雖然一為兒女情長,一是父子親情,其實這份感情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為了讓馬摘星活下去,渤王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滅門之仇,終於讓馬摘星有了活下去的勇氣;為了讓疾衝可以快樂,溍王寧願他誤會自己,也不願他陷入複雜的朝局之爭。
想明白這些問題之後,忽然覺得那些一直被我們所怨懟的人,未必就是真的對不起我們,很多誤會,根源也許還是因為愛。
只是很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馬摘星這樣的人,在陰差陽錯中幫我們解開所有誤會。
(原創不易,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狼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