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四十年——記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孫建寧

2020-12-1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孫建寧教授自1977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藥教育事業已經有40年了,孫老師始終樹立「以德立教,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觀念,將學生作為教育事業的主體,注重產學研相結合,推動了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進步。現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生理科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藥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理事和成人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藥理學會理事,世中聯新藥創製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為中醫藥教育事業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四十年

四十年奮戰在教學第一線。孫建寧教授為北京市中藥藥理學教學團隊負責人,高等學校精品課程《中藥藥理學》課程負責人,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骨幹教師。從事課堂教學四十年,作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始終堅持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的第一線,承擔全校各專業本科生《藥理學》和《中藥藥理學》,2002年作為客座教授赴臺灣長庚大學講授《中藥藥理學》,為促進臺灣的中醫藥教育做出貢獻。孫建寧教授主持和領導的《藥理學》《中藥藥理學》教學團隊,承擔全校所有專業的該兩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對待教學工作一貫認真負責,課前組織團隊集體備課,個人根據專業特點,具有針對性備課,課上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講授表達清楚,深受學生的好評。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還組織拍攝了動物實驗錄像,臨床病人治療學錄像,提高學習效果。為研究生開設的《中藥藥理學》《中藥藥理學專論》《藥理學進展》《中藥新藥藥效毒理研究思路與方法》注重學科相關基礎理論及研究的發展動態,跟上中藥藥理學的發展進程。近五年發表教學論文5篇。

中藥藥理學是我國獨有的發展學科,作為學科帶頭人,孫建寧教授長期重視青年教師和我國邊遠地區教師的培養,先後承擔新疆、貴州黔西南區等國內人才培養任務多人及支持相關教學任務的引領,以促進邊遠地區中藥藥理學的啟動和發展。

2006年孫建寧教授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7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8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中藥學教學團隊骨幹教師。曾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對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建設的貢獻。2000年以來出版高等院校本科規劃教材及研究生教材《藥理學》《中藥藥理學》《案例版藥理學》教材13部,其中孫建寧教授主編6部,副主編7部,另主審4部。教材使用發行量達四十餘萬冊;主編及參編專著、教學參考書、國內外考試用書11部。針對中醫藥學學生在學習《藥理學》課程時還未接觸臨床,出現理論與實際脫離現象,2008年主編中醫院校使用的案例版《藥理學》,為新的教學模式奠定了基礎。2006年主編的新世紀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教材《中藥藥理學》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和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優秀教材。

積極培養研究生。自1997年以來孫建寧教授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博士後共80餘人。其中博士後2人,已畢業博士30餘人。孫建寧教授忙於工作,節假日很少休息,研究生們總能在辦公室、實驗室看見她的身影,她的工作精神也影響學生,已形成無言的動力。學生感言孫建寧教授春風化雨般的育人態度,嚴謹的科研作風,激勵學生做好學問,做好人。2010年所指導的王斌博士學位論文《清腦宣竅滴丸調控大鼠急性腦缺血損傷炎症代謝網絡紊亂的研究》獲2010年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

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當好重點學科帶頭人

孫建寧教授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學》重點學科帶頭人,負責管理學科和實驗室建設的全面工作,為重點學科建設和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工作中,發揮自身和學科所在支部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刻苦努力,從來沒有休息日。學科建設以點帶面,通過重點學科建設,有力地推動本學科教學發展,提高學術水平,增強了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關鍵技術的水平,建立了中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相關的中藥藥效和毒理研究的評價體系,研究結果受到國際、國內的關注。通過重點學科建設,實現教學、科研與產業的有機結合,形成中藥研究高級人才的培養,使本學科成為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的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研究基地。

科學研究作風嚴謹 努力為中醫藥事業作貢獻

孫建寧教授長期從事中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研究和中藥安全性評價研究,先後承擔各級課題40餘項。主持 衛生部「1035」工程、國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項目2項,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2項。作為分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北京市科委、國家教委、國際合作課題及橫向課題若干項。作為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諮詢專家,為藥品的合理使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帶領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理研究團隊建立的中藥防治常見疾病的藥效評價平臺,重點針對中醫心腦血管疾病(中風、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所建立的評價方法和研究思路在國內該領域疾病的研究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先後發表相關論文三百餘篇,SCI收錄20餘篇。專利申請、授權4項。近十年中,《中藥八角茴香成分莽草酸及其衍生物化學結構和生物活性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010年)。作為參與者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2013年),華夏醫學科技獎獲得者(2016年)。在產學研工作中成績突出,獲第十三屆北京技術市場金橋獎個人二等獎(2011年)。

相關焦點

  • 北京中醫界緬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郭志強
    「在這個世上,沒有郭爺爺就沒有楊蘊然,感恩郭爺爺把我帶到這個世間來……」9月20日上午,一封來自美國華裔學生的悼念信,讓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郭志強教授追思會現場充滿了對一代中醫巨匠逝世的無限懷念之情。據了解,郭志強教授是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國醫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著名中醫婦科學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2020年4月24日,郭志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 北京中醫藥大學郭志強教授追思會在京舉行
    郭志強教授平凡而輝煌的一生,就是用他的臨床實踐和事實在不斷地證明中醫的療效,特別是不孕不育這方面的中醫治療效果。張為佳舉例說,當時,有幾個部委的處長若干年懷不上孩子,心裡非常著急,後來到北京和外地等大醫院治療,也都治不好。後來,郭志強教授對她們進行中醫治療後,都很快懷上了寶寶。「郭志強教授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臨床大家。」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
    王綿之,男,漢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1942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1942年,他正式懸壺在家鄉應診,因屢起沉痾,名聲日隆。1955年,王綿之教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今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培訓一年,後留校任教,並籌建方劑教研組,任教研組組長兼學校門診部主任,創編、審定《中醫方劑學講義》等多部中醫教材,從此與中醫方劑學結下終生情緣。
  •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終身教授
    男,1943年2月生,江蘇高郵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
  • 中醫藥大咖集體溯源論證 深耕協定處方指導基層醫療途徑
    2017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近兩年國務院、衛健委陸續出臺鼓勵中醫藥發展利好政策,要求基層醫院開設治未病科室,並保證有一名中醫師坐診;鼓勵藥企和醫療機構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發揮好中醫藥防病治病獨特優勢。給真正追求極致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的企業帶來歷史機遇。
  • 北京中醫藥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招聘啟事
    根據教育部「關於2007年度長江學者招聘有關工作的通知」(教人司[2007]176號),北京中醫藥大學決定在國內外招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一名(中藥學科)。  北京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6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也是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醫科院校,學校擁有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聯手妻子與學生貪錢
    京華時報訊(記者王曉飛)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澎濤在擔任課題負責人期間,與學生王甫虛列支出,套取課題經費75萬餘元,存放在李澎濤妻子帳戶中。記者近日獲悉,因犯貪汙罪,李澎濤等3人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5年至11年。
  • 北京中醫藥大學黃金昶教授:應以中醫理論指導中西醫結合
    黃金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中醫附屬三院針灸微創腫瘤科主任,20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腫瘤疾病臨床和科研一線工作。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針灸微創腫瘤科的創始人,多年來,黃金昶在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放化療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針藥灸局部靶向免疫抑瘤等方面頗有建樹,在腫瘤患者圈內享有盛譽。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宣部、教育部4日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出爐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4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等議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活動由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十位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教師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自202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走近2020年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有幾千年的抗疫歷史。在與各種疫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大量的抗疫經驗……」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錄製的《開學第一課》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在這堂課上,曾奮戰在武漢一線的「抗疫天團」給學生們帶來了感人的故事。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 鍾南山等12人入選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宣部、教育部4日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出爐,鍾南山張伯禮張桂梅等入選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4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等議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活動由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十位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教師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出爐 張伯禮鍾南山入選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4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等議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活動由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十位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教師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自202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出爐 張伯禮鍾南山入選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施雨岑)中宣部、教育部4日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據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記者施雨岑)中宣部、教育部4日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同時兼顧了地域、民族、性別、年齡等因素。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馮全生:傳授知識與培養人格品質並舉
    (受訪者供圖)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授業」是根本,「解惑」是提升,「傳道」才是最高境界——在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馮全生看來,「傳道」就是要言傳身教,傳授知識與培養人格品質並舉。馮全生教授長期耕耘於溫病學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為全國溫病學界領軍人物。他回顧自己20餘年的教學生涯,從溫病專業教師到全國規劃教材主編,從醫師到省名中醫,從助教到博導、省教書育人名師,始終不忘初心,堅守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本分。
  •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公布,除了鍾南山,還有華科這位教授
    楚天都市報9月4日訊(記者李碗容)今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除了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鐘南山、張伯禮,華中科技大學胡豫教授也成功入選。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榜上有名。
  • 教育部發布「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鍾南山、張伯禮等12人入選
    9月4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今年,全國共有12位教師入選,比往年多出2人。這是因為,考慮到抗疫特殊情況,增加了2個名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榜上有名。
  • 鍾南山等12人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臺海網9月5日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 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遴選10名師德表現和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在社會上有良好聲望的優秀教師作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昨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表彰名單,鍾南山、竇桂梅等12名大中小學教師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