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視野】華為海思大力布局無線晶片研發;如何共享Wi-Fi6連接的盛宴;5G射頻晶片公司芯樸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1.【芯視野】如何共享Wi-Fi6連接的盛宴?
2.極富戰鬥力!華為海思大力布局無線晶片研發
3.北極光創投領投!5G射頻晶片公司芯樸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4.AT&T與谷歌雲就5G邊緣計算技術方面達成合作
5.新易盛擬募資16.5億元,投建高速率光模塊生產線項目
6.沃達豐和義大利電信TIM合併鐵塔業務將獲歐盟反壟斷批准
1.【芯視野】如何共享Wi-Fi6連接的盛宴?
(集微網消息艾檬 偉鈞 李梅 劉俊霞) Wi-Fi6已然漸行漸進。自去年iPhone11、三星S10等主流終端已實現對Wi-Fi6的率先支持,今年華為、小米等廠商持續「加碼」,發布了Wi-Fi6路由器和支持Wi-Fi6的手機,讓Wi-Fi6產業燃起新的熱度。產業鏈上遊如何跟進這股熱潮?國內廠商在Wi-Fi6的機會如何?未來的格局會如何演變?
放眼未來是為了立足當下。為此,3月6日下午14時,集微網龍門陣第三期以「Wi-Fi6 『連接』未來」為主題,圍繞Wi-Fi6技術和產業生態進行深入的討論。瑞芯微CMO、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副秘書長陳鋒主持,博通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鵬飛、華為消費者業務路由器產品領域總經理張鉲、高通中國產品市場總監胡鵬、CEVA 銷售副總裁萬宇菁等特邀嘉賓,圍繞為何說Wi-Fi6是技術發展的裡程碑事件、今年Wi-Fi6市場發展有何預期、未來市場格局及技術演進、國內晶片廠商在Wi-Fi6如何發力等話題進行了精彩的觀點交流與碰撞。
在互動環節,矽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仁、康希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虞強、上海迦美信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文海、深圳市南方矽谷半導體有限公司業務中心總經理黃駿鋒、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投資合伙人楊曉四等互動嘉賓亦傾情參與,全方位解讀了對上述話題的深入思考。
此次龍門陣中,集微網在騰訊會議及愛集微APP、新浪微博、B站、百度、西瓜五大直播平臺開播,線上直播與回放參與人數突破15000多人,顯現出Wi-Fi6的無窮魅力。
第三期集微龍門陣
【點擊這裡播放視頻回放】
集微龍門陣線上論壇現場
【點擊這裡播放視頻回放】
為何是裡程碑事件?
對於Wi-Fi6為什麼會是技術發展的裡程碑事件的話題,博通集成董事長張鵬飛開宗明義地說:「Wi-Fi6與5G一樣是通訊技術的裡程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Wi-Fi6的技術升級是與蜂窩技術4G到5G的技術提升相匹配的,這是必須要做的一個升級。」張鵬飛表示。5G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三大特點,應用的逐步豐富能夠帶來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張鵬飛進一步提到:「而作為移動無線連接技術的補充,Wi-Fi一直兢兢業業。有統計稱實際80%的移動終端數據傳輸均是通過Wi-Fi,其主要應用在室內的環境,因此作為一個互補的技術,其必須要在性能上能夠響應匹配提升。」
「實際上Wi-Fi6的性能提升也用了眾多與5G相同技術手段,例如OFDMA、MU-MIMO、光束成型、載波聚合等等,這些技術均已經在5G上有所應用。」張鵬飛從技術層面上解釋Wi-Fi和5G技術的共生。
當然,如果一個技術的出現被認為是裡程碑的事件,除了客觀因素,也會有商業因素。「實際上自去年iPhone11、三星S10等主流終端其實已經悄悄實現對Wi-Fi6的率先支持,可是今年華為、小米等廠商持續加碼,發布了Wi-Fi6路由器和支持Wi-Fi6的手機,讓Wi-Fi6產業燃起熱度。」張鵬飛補充。
回到Wi-Fi這個話題,它跟5G行動網路實際是室外和室內場景的區別。華為消費者業務路由器產品領域總經理張鉲從應用層面方面解釋:「Wi-Fi6本質上能夠跟5G一樣,能夠為我們把網絡的高速公路修好,然後我們能夠在上面跑更多業務,如以往不能跑或者體驗不好的應用,像VR虛擬實境等。」
「現在要想達到一個比較舒適的VR體驗,那麼帶寬至少要達到400Mbps。當運營商確實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入戶帶寬後,那麼使用現有的Wi-Fi設備也是不能達到這個流程的體驗,而Wi-Fi6就是能把VR等應用從以往卡頓的情況變為更加流暢。」張鉲補充。
Wi-Fi6同樣與5G構建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萬物互聯的世界,而隨著周圍環境設備的Wi-Fi設備更多,那就要從體驗上進行優化。高通中國產品市場總監胡鵬表示:「高通開創了先進且實用的MU-MIMO產品設計,同時高通在技術路線圖、算法優化方面也有十餘年的研發投入。近期為已出貨的7.5億臺終端提供MU-MIMO連接解決方案。」
當中有一點就是Wi-Fi6在下行MU-MIMO的基礎上增加了上行MU-MIMO的支持,同時提升多用戶的上下行雙向的性能,像家裡同時有人視頻聊天和在線看視頻等就不會相互影響。此外Wi-Fi6 引入OFDMA來提高頻譜使用率,降低多用戶下的時延,提高每臺設備的通信效率。
胡鵬認為:「Wi-Fi6可提供相比以前Wi-Fi標準顯著提升的網絡容量,從而徹底改變了Wi-Fi的工作方式。」從技術上來看,Wi-Fi6擁有了更先進的技術配備,能夠為更多Wi-Fi設備之間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Wi-Fi6不論是從技術、應用層面來說都是具有重要升級意義的,針對Wi-Fi6是否技術裡程碑的問題,CEVA銷售副總裁萬宇菁認為Wi-Fi6技術上的升級主要關注點在於更加「聰明」。「提高速率的方法有很多,如擴展信道等,這些指標有相應的提升,但是Wi-Fi6真正的提升在於效率上。」
「以Wi-Fi6的BSS技術為例,以往不管數據是不是設備所需要的,其都會一併傳送過去,到了終端側才會進行解碼來判斷是否需要。可是現在有了BSS技術,它會為數據加上標識碼,這樣設備就可以知道這個數據我是否需要,因此也不需要做解碼這個操作,大大提高效率。」萬宇菁解釋著。
Wi-Fi6有著重大的升級,可是業內有人拋出5G最終會取代Wi-Fi的論調。對於這個觀點,張鉲堅決相信:「5g和Wi-Fi其實本質上來說不應該是競爭關係,而更多的是互補,尤其是應用場景的互補。這種場景不僅僅是技術支撐,也同樣是生態互補。」
迦美信芯董事長倪文海則表示:「Wi-Fi6擁有一大優勢便是在密度大和擁擠地方的數據吞吐量,其達到了4倍,最高峰值提高4倍,網絡效率也提高4倍之多。5G是隨時隨地的Wi-Fi,而Wi-Fi6則是在辦公場地等室內的5G,兩者相輔相成。」
對於Wi-Fi6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南方矽谷業務中心總經理黃駿鋒認為:「Wi-Fi6會對物聯網市場帶來一個新的開拓空間。以往Wi-Fi可能在物聯網領域更多在家電消費市場居多,可是進入到5G時代和Wi-Fi6的技術升級後,工業或者準工業控制場景會是未來開發的新領域。」
市場的潛能
整體來看,對於今年Wi-Fi6的市場發展前景,產業大咖基本都持樂觀的態度,並從不同的產業鏈角度進行了解說。
博通集成董事長張鵬飛從手機的角度進行了Wi-Fi6市場的發展預測。他基於兩點假設成立的前提下進行預測:一是5G手機都會用Wi-Fi6;二是即使第一季度手機市場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前提下,全球2億到3億臺5G手機還是能實現。
他說到,此前國內預測是大概1.5億臺的5G手機,僅從手機端來看,國內Wi-Fi晶片出貨就能達到1.5億顆。此外還有筆記本電腦、路由器和平板電腦,這些數量加起來大概有1億左右,總的來說Wi-Fi6大概有4億顆。而全球每年出貨大概是30億,國內佔比已經超過10%。「我對Wi-Fi6保持一個很樂觀的估計,到2023年能達到20億顆。如果市場應用端有更炫的應用,那體量將會更大。」張鵬飛如是說。
那麼從消費端來看的話,Wi-Fi6路由器能達到多大的體量?華為消費者業務路由器產品領域總經理張鉲同樣對Wi-Fi6的發展表示很樂觀。他提到,一方面,Wi-Fi6在宣傳上比Wi-Fi5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三星S10到去年的iPhone11再到年初小米的一系列產品,Wi-Fi6正快速地向消費者層面去宣傳。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廠加入Wi-Fi6的宣傳,快速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手機端和移動終端做了一個明顯的Wi-Fi標識,這個標識給消費者明確的信號去更新換代新的技術。他最後提到,今年Wi-Fi6不會完全取代Wi-Fi5,但會加速Wi-Fi6的發展。
高通中國產品市場總監胡鵬也認為,從2019年9月Wi-Fi聯盟正式發布Wi-Fi6認證項目,諸多因素共同推動Wi-Fi6的普及與發展。
一則從移動終端和消費者的網絡連接需求來看。2020年開年以來,諸多OEM廠商相繼宣布將推出支持Wi-Fi6的主流終端。由於聯網終端數量急劇增長、視頻流傳輸等實時數據需求爆發,為常見的Wi-Fi網絡帶來巨大負荷,消費者對於在高密度環境中對高寬帶、低時延且安全的網絡連接需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也將推動Wi-Fi6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二則隨著2019年5G部署的擴大,Wi-Fi將與5G協同發展。在室內5G蜂窩可以作為上行和回傳的技術,使無線接入到家庭也可以提升到Gbps以上的速度。光纖入網以後可以通過5G入戶,入戶以後隨著家庭中應用的增加和接入設備數量的增加,帶寬需求相應增加,而且住戶對Wi-Fi本身的需求也會相應提升。此外,隨著5G為更多的應用帶來更好的性能,比如視頻質量達到8K甚至更高,或其他IoT應用性能實現提升,整個網絡的需求是大幅增加的。
「因而室內Wi-Fi的需求也會隨之成倍的增加,而為了因應更多Wi-Fi設備更高效的在區域網環境內互聯互通,Wi-Fi技術演進到Wi-Fi6就變得越來越必要,因此高通認為Wi-Fi6在今年會有比較快速的發展。」胡鵬說到。
此外,CEVA中國總經理銷售副總裁萬宇菁也樂觀認為,從基礎設施來說,Wi-Fi6爆發的條件都已經具備。此外,小米、華為這樣的巨頭參與進來也極大地推動了市場的發展,提高了普通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最後,楊曉四作為傳音產業投資合伙人從投資者的角度加入了對Wi-Fi6市場前景的討論。他同樣表示今年會加大對Wi-Fi6的投入。他提到,從投資角度看,典型的應用需要兩三年的過程,現在有小米這樣的廠商來推進可能會加速,但是究竟能加速多快,還需要市場的觀察。此外,5G手機也將帶動Wi-Fi6的發展,目前來看,國際和國內對5G的預期從去年底開始都是非常高的。不過,他也提到,Wi-Fi6要更快速發展還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路由的複製,二是價格,消費者對於價格還是很敏感的,如何能把價格做得更低是廠商需要考慮的事情。
未來的演進
對於Wi-Fi技術演進的速度,嘉賓觀點較為一致。張鵬飛認為,縱觀此前的Wi-Fi3/4/5,每一代所需的切換時間並不一樣,基本都在4-6年之間。如果把今年視為Wi-Fi6元年的話,那麼技術演進到Wi-Fi7很可能要到2024年左右。因為Wi-Fi7會有更顯著的性能提升,頻段可以擴展到7GHz。
張鉲也認為,從2013年1月Wi-Fi5誕生到2019年9月Wi-Fi6標準正式發布,大概6年。Wi-Fi技術演進基本「逃不脫」這個時間軸。他說:「應該從兩個維度來看待此事,縱向看是Wi-Fi技術的發展;橫向指的是整個生態鏈包括應用層在Wi-Fi6上的技術演進,這其實是短期內更需要關注的事情。因為5G、Wi-Fi6到底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大的區別,是要看應用層的,若有一個天翻地覆的應用改變人們的生活,才能在後續真正看清技術演進的方向。」
作為這一領域的頂級玩家,高通也已在全力布局。胡鵬介紹說,Wi-Fi連接已成為默認支持的功能,大家的關注點已不是如何將設備連接,而是網絡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目前高通能夠提供從路由器到移動終端的「端到端」Wi-Fi6解決方案,在移動、計算和汽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具有強勁發展勢頭。
他還提到,今年1月Wi-Fi聯盟宣布推出Wi-Fi 6E,將Wi-Fi6拓展至6GHz頻段。2月份高通在6GHz頻段進行了Wi-Fi6E OTA演示,即把成功的Wi-Fi6產品組合擴展至6GHz頻段以釋放Wi-Fi 6E性能,為下一代高帶寬無線連接提供全新的海量無線網絡容量做好了充分準備。在支持在行業向5G演進的同時,Wi-Fi技術可與之同步演進。除了移動平臺,高通也會在路由器側以及汽車領域的連接技術方案上同步推進新Wi-Fi技術的演進。
對於演進的周期,萬宇菁同樣表示,6年是個合理的周期,同時她也認為需要考慮應用層。她說:「估計在2023年左右,會有些領先的廠商推出基於Wi-Fi7標準的產品,這主要還是看應用。比如現在的應用還是會控制互動性,主要擔心流量問題,而Wi-Fi6能否帶來更互動性的體驗?這值得思考。」
互動嘉賓康希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場副總虞強則表示,目前海外Wi-Fi6路由器總量大概在500萬臺左右。受性能、成本、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射頻前端如何在超高線性度下降低功耗,同時推動Wi-Fi6成本接近Wi-Fi5是相關廠商面臨的挑戰。
國內廠商的機會?
Wi-Fi6註定將是無線市場的一個「傳奇」,而國內廠商能否借勢塑造自己的輝煌?
張鵬飛從市場格局解讀說,國內Wi-Fi市場集中度高,30億顆出貨量中有三分之二由三大巨頭高通、博通、MTK佔據,而在Wi-Fi6興起之後,因技術門檻更高,有先發優勢的廠商可能將進一步提高集中度。對於國內廠商來說,Wi-Fi6的機會更多在IoT應用領域,每年有近兩三億顆需求。「儘管困難比較大,但國內也要堅持投入,目前國內整個Wi-Fi公司團隊的研發人員加起來可能也沒有一家巨頭公司的多,但只有持續加大投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研發人員基數大了之後才能直面競爭。就算是同業競爭,本身也是融合整合的過程,也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 張鵬飛仍孜孜以求。
作為國內Wi-Fi領域的先行者,博通集成一直在積極布局。張鵬飛直言,博通集成一上市就組織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期望與國內上下遊團隊特別是在Wi-Fi領域合作共贏。目前博通集成的Wi-Fi晶片正持續升級到支持Wi-Fi6,同時對Wi-Fi聯盟演進標準如進一步降低功耗10倍的喚醒技術等做預研和儲備。未來Wi-Fi將進一步推進載波頻率進入微波頻率,在不同應用場景有差異化需求,而博通集成將發揮產品系列覆蓋眾多通信協議的優勢,針對特殊應用如定位等提供全方位全場景的解決方案。
從華為的角度出發,張鉲表示,華為在2015年進入家用路由器,就開始布局晶片方案,Wi-Fi就是其中重心之一。而且華為前不久發布了兩款自研的Wi-Fi6晶片凌霄650和麒麟W650的同時,還發布了基於凌霄650的華為路由器AX3和華為5G CPE Pro 2,相當於在路由器端和智能終端側都可支持,未來也將持續投入。
對於國內廠商的作為,萬宇菁有深深地期待,她說,技術是要迭代的,雖然國外巨頭有先發優勢、資金和人才優勢,但對於國內廠商來說,無論路由器還是終端特別是路由器還是要有自主晶片,國外巨頭是商業利益優先的公司,不見得會讓我們永遠依賴,要考慮保證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在5G時代,中國公司技術與國外相比差距在縮小,甚至某些技術已然領先。在Wi-Fi6層面,不能永遠是追隨者,而要力爭成為領先者。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提早布局,也更需要有馬拉松精神。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基於應用,因Wi-Fi6有寬泛的應用範圍,在考慮晶片定義時就要考慮到專注的細分市場,而且做晶片不只是將晶片流片出來,諸多系統軟體、方案的關鍵技術也需要同步開發,要致力於為客戶創造價值。
當然,做晶片難,做無線晶片更難。李興仁以親身經歷提到,從2014年創辦矽昌以來,研發了將近5年半,燒了兩億元,Wi-Fi5晶片才實現量產。雖然Wi-Fi6已是熱點,但從市場應用來看,還是實用型Wi-Fi技術佔主導。他著重總結了開發的難度在於:從應用入手,如側重終端應用,則除了Wi-Fi功能,還要兼容藍牙、NFC功能;在網絡側,要搞定Wi-Fi6及上一代的兼容;從研發團隊來看,不僅要有收發器、射頻等經驗的人才,還需作業系統、微波、協議棧等人才,著力解決穩定性、兼容性以及層出不求的小概率掉線事件等挑戰。如果決心面向基站、路由器應用切入,至少需5000萬美元、三年以上周期。
這顯然是「勇敢者的遊戲」,但Wi-Fi連接的盛宴國內廠商理當亦應當不容錯過。(校對/範蓉)
2.極富戰鬥力!華為海思大力布局無線晶片研發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海思招聘」微信公眾號消息,華為海思於日前發布了無線晶片團隊的社會招聘消息。
據悉,華為海思無線晶片團隊負責華為無線、微波、企業WiFi領域晶片開發,交付全球性能、成本、功耗最優的晶片解決方案,率先推出全球首款5G商用基站核心套片等業界最具競爭力的無線晶片。
此次招聘的崗位包括數字晶片設計工程師、數字晶片驗證工程師、數字晶片後端工程師、數字晶片先進工藝工程師等,工作地點在上海和成都。
WiFi6+在華為WiFi領域晶片開發佔有了很大一席位,據集微網此前報導,華為科普了WiFi6+的特性,即「華為WiFi6+帶來兩大特性:一是端到端支持160MHz超大頻寬,近距離暢享雙倍速度;二是動態窄頻寬技術,報文按需自動分片,確保路由和手機等終端設備可穩定工作在窄頻寬模式,大幅提升手機等終端側的功率譜密度,實現多穿一堵牆的效果。簡單來說,近距離速度快一倍,遠距離多穿一堵牆。」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弄出WiFi6+的同時,也推出了支持WiFi6+的產品,首先是兩款端到端的自研WiFi6+晶片,一款是凌霄650,將應用於華為路由器;一款是麒麟W650,將用於華為手機等終端設備。(校對/ Jurnan )
3.北極光創投領投!5G射頻晶片公司芯樸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投資界消息,近日5G射頻晶片公司芯樸科技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北極光創投、中科創星跟投。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晶片快速研發和迭代,市場拓展等方面,在手機移動端、物聯網等領域提供性能一流的射頻前端模組。
據公開資料顯示,芯樸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5G射頻晶片研發商,致力於射頻技術研發,為用戶提供射頻前端解決方案等服務,涉及手機、物聯網模塊、智能終端等多個領域,應用於5G移動通信、NB-IOT、WIFI等方面。公司擁有一支橫跨射頻、模擬、數字等多領域研發設計團隊,擁有多年研發和大規模射頻PA模組億級量產經驗。
2019年7月,公司獲得2019年度中國半導體聯盟舉辦的「中國芯力量」百家投資推薦最具投資價值獎第一名。2019年10月,公司獲得2019年度清科集團和投資界舉辦的VENTURE50「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評選」新芽榜第八名。
芯樸科技於去年7月剛剛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北極光創投和其他戰略投資方共同投資。上輪融資著力於5G智能終端射頻前端晶片模組的開發,加速產品研發、量產和客戶項目導入。時隔9個月,芯樸科技迎來了新一輪的融資,可見其高速增長的設計和量產先進射頻前端晶片的能力。(校對/ Jurnan )
4.AT&T與谷歌雲就5G邊緣計算技術方面達成合作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運營商AT&T與Alphabet公司的谷歌雲合作,使用5G邊緣計算技術幫助客戶提高速度。
在數據轉移到雲之前,允許在數據創建的地方對其進行分析的過程被稱為邊緣計算,它對無線連接的速率有著高要求,而5G正好可以滿足需求。
AT&T的5G網絡目前覆蓋了全美8000萬用戶,AT&T將使用邊緣計算來處理來自IoT設備的大量數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75%的企業數據將在傳統的雲以外進行處理。
今年早些時候,AT&T還與微軟就邊緣計算方面展開合作,通過結合雙方的優勢,AT&T 5G和微軟Azure雲平臺用戶都可獲益。(校對/Jurnan)
5.新易盛擬募資16.5億元,投建高速率光模塊生產線項目
集微網消息,3月6日,光模塊廠商新易盛發布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發行數量合計不超過7093.77萬股(含),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5億元(含),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高速率光模塊生產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新易盛表示,全球通信產業已經進入新的大融合、大變革和大轉型的發展時期。5G 作為 一項全球性的通信技術標準,已成為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我國高度重視5G技術的發展,在網絡強國、製造強國、信息化發展戰略等規劃中均5G的發展做出明確的部署,5G 已成為國家戰略制高點。《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全面突破5G技術,突破「未來網絡」核心技術和體系架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綱要》強調要積極開展5G技術研發、標準和產業化布局,2020 年取得突破性進展,2025 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 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和10.6萬億。在直接產出方面,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當年將帶動 4,840 億元直接產出,2025 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6.3 萬億,十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9%;在 間接產出方面,2020 年、2025年和2030 年,5G 將分別帶動 1.2 萬億、6.3 萬億 和 10.6 萬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4%。5G通信將進一步推動光通信行業的高速 發展,公司亦將迎來新一輪市場機遇。
當前,在5G新基建提速的要求下,5G基站相關的元器件供應商也將同步受益。此次新易盛募資16.5億元用於高速率光模塊生產線項目,或將享受到5G基站建設的紅利。
資料顯示,新易盛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光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在光模塊領域的科研開發和設計生產一體化能力。經過多年發展,公司目前已成為國內光通信領域研發實力強、產品類型豐富、產品質量穩定的專業光模塊供應商。(校對/七七)
6.沃達豐和義大利電信TIM合併鐵塔業務將獲歐盟反壟斷批准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周四表示,沃達豐(Vodafone)和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將獲得有條件的歐盟反壟斷批准,創建歐洲最大的移動信號塔公司。
兩家公司去年7月宣布了這項計劃,根據協議,沃達豐將其義大利鐵塔資產轉移至INWIT,後者目前為TIM持股60%的子公司。資產注入後,INWIT市值將由51億歐元增至90億歐元,TIM和沃達豐各持股37.5%,管理權持平。
雙方上月提出,為解決歐盟的反壟斷擔憂,將允許競爭對手在長達9年的時間內使用它們的部分基礎設施。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歐盟文件顯示,上述內容還包括在人口超過3.5萬的城鎮,每年提供400至630個網點,讓競爭對手能夠提供當前和未來的移動和固定電話服務。
電信業認為,合併發射塔或共享網絡等交易,是降低債務和共享成本的一種方式,也是規避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不願清理導致市場參與者減少的併購交易的一種方式。(校對/ Jurnan )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