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出現開拓人類藝術一個嶄新的途徑,全球每年拍攝上萬部電影,平均每天拍攝27部。但是能真正達到藝術水準的電影鳳毛麟角。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人生必須要看的五部經典電影,這五部電影的藝術水準皆已到了登峰造極之境。
第一部《綠裡奇蹟》
這是一部很善良的劇與罪惡暴力的衝突更顯為善的光芒與責任沉重上帝給予的天賦讓科菲可以拯救他人的不幸 但同時卻也能感知到世間的惡 善良的沉重總是讓他哽咽到不能言語 眼眶含淚與壓抑向保羅傾訴內心 別人可以為犯罪歡樂癲狂 科菲卻陷在善與惡的拉鋸戰 無比煎熬 終是渴求以死解脫 欣然接受電椅對無罪的自己不公地行刑 以為E區綠裡獄警會和看過的其他監獄劇一樣 一身暴戾粗口不斷 卻不然 他們都在盡力平穩死刑犯的心情 不留壓力遺憾走完人生的末程 知道德先生最放心不下小老鼠的餘生 便為他描繪了一個安置寵物的完美樂園 德的眼裡燃起星星亮亮的感雷射芒。
對每一個生命也珍重萬分,面對意外闖進來的不起眼的金格先生 戲說它是特派的小獄警 還主動愛憐地投餵乾糧給它 結尾保羅為金格先生建造的"鼠村" 雖不及撫慰德先生那時描述的那樣繁榮歡樂 但也是盡力如承諾裡那樣地去建造 用一生完善兌現 添給時光略帶粗糙笨拙的溫柔 綠裡之路 是對生命的反思與自我救贖吧。
第二部《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
在看完整部電影後,我總算找到了這樣一個答案,我們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的欲望和擴張的需求給予的,而是那些在我們身邊我們愛著的,還有愛我們的人,在我們最為平凡艱苦的歲月裡,在苦中作樂後找到的那些———小確幸。就像在故事的結尾,城市被摧毀了,身邊的親人朋友被戰爭帶走了生命,鈴也失去了右手,但是儘管如此,她和北條還是找到了彼此,在這兵荒馬亂中相愛著,活著,這便是屬於他們彼此的小確幸。看完之後我深思良久,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我們好像錯失了很多很多。
第三部《觸不可及》法國版
電影在真情流露下娓娓送來,優美的音樂,漂亮唯美的畫面攝影,輕鬆幽默的對白,歡笑不斷且暖暖感動。兩個演員表演很精彩。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並且或多或少都在抱怨生活,就如電影開始,他因為身體殘疾,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不願同外人接觸,放著豪車不敢做,遠離自己喜愛的跳傘運動,而他剛剛出獄,寧願拿失業救濟金也不願去工作,可以說他們是茫然的,看不到生活的樂趣,但是在相處的時光裡,他們互相影響著對方,他快樂隨性以普通人的視角,告訴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大叔如何放聲大笑,如何大膽去愛,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享受歡樂,僅此而已。
所以生活中的不順,很多無法消除,但是換種生活態度,改變就會發生,就會讓生活變得快樂起來
第四部《浪潮》
本片講的是納粹速成法,德國某所高中的老師文格爾為了對付過於自由散漫的學生而別出心裁提出假想「獨裁」的實驗。「在為期一周的實驗中,文格爾被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學生們對他要絕對服從。從最初的玩樂心態,這些青年男女漸漸沉湎這個名為「浪潮」的組織中,他們體會到集體和紀律的重要性,卻在不知不覺中滑向了「獨裁」與「納粹」的深淵。」
第五部《美國狙擊手》
其實看完之後我一直在想,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男主說戰爭是為了消滅evil,是為了自己犧牲的戰友報仇,可是對於伊拉克無辜的人民來說,美軍才是evil,這部其實有過分美化戰爭的嫌疑,給觀眾造成美國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而伊拉克武裝組織是隨意殘害人民的暴徒,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想,被主角1mile射死的狙擊手,如果他是因為戰爭失去了所有親人,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被炮火襲擊,死在濃煙之下,才拿起武器去為自己的孩子報仇,那這場戰爭中真正evil的一方,既不是美國大兵,也不是伊拉克武裝組織,而是挑起戰爭的政府. 結局主角死於幫助veteran,我覺得這是最ironic的,一個legend不是死於戰場,不是死於敵人的攻擊,而是死於一個和他一樣飽受過炮火摧殘的士兵。他的妻子和他說:「i want you to be a human」,他在戰火中失去的不僅僅是戰友,健康,或者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機會,他失去的是他自己,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覺得自己時刻處於危險之中,如果退伍老兵沒有殺死他,最後殺死他的很可能就是他自己。當一代legendary被送入戰後精神恢復中心,我想,那可能是他比在濃煙中帶傷追逐戰友更絕望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