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科技舊秩序 人工智慧是一個開始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改變科技舊秩序 人工智慧是一個開始

  不再復刻美國。在人工智慧這個被視為未來競爭關鍵因素的技術領域,中國人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徑。

  近日,《紐約時報》發文對比了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美國已經不再具備戰略性壟斷優勢。與此同時,文章稱讚了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商業化取得的進展,並認為百度將成為人工智慧的全球領導者。

  被一向以科技霸主自居的美國人誇獎,中國人似乎還有些不適應,但這種情況今後只會更多。以人工智慧領域為代表,中國企業正以令人驚訝的發展速度與成果,一步步改變著世界科技的秩序與格局。

  一個搜尋引擎的轉型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許多人眼中依然只是個搜尋引擎的百度,究竟在人工智慧方面做了些什麼,能夠讓美國人坐立不安。

  具體來看,《紐約時報》主要從科研實力和人才儲備等方面點評了百度人工智慧的發展。

  去年,微軟研究人員聲稱開發出了在語音理解方面可與人媲美的軟體,而早在兩年前,百度矽谷實驗室的人工智慧負責人員就表示百度在理解中文語音方面達到了相似精度。目前,百度語音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7%,百度的深度語音識別系統(Deep Speech 2)被《麻省科技評論》評為2016年十大突破科技之一。

  此外,在人工智慧其他技術領域,百度也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百度人臉識別準確率達99.7%,並在權威的國際評測——FDDB與LFW中獲得雙料世界第一。百度人工智慧已建成超大規模的神經網絡,擁有萬億級的參數、千億樣本、千億特徵訓練,從底層數據、算法架構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與所有行業的競爭本質一樣,人工智慧的競爭,歸根到底在人才。今年年初,全球人工智慧資深專家陸奇正式加盟百度擔任集團總裁兼營運長。《紐約時報》認為這位大腕的加入,將使百度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羊,並突顯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步。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行業領軍者,百度這樣的企業在摸索技術研究的同時,也在努力撬動更多行業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做好人工智慧研究者與產業實踐者的身份轉換。1月份,百度雲新發布的人工智慧平臺級解決方案天智,其底層為百度雲計算,由感知平臺、機器學習平臺和深度學習平臺三部分組成,為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全面的人工智慧服務。這也是繼「天算」「天像」和「天工」三大平臺後,百度雲發布的第四大平臺級解決方案。至此,百度雲實現了人工智慧、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和智能物聯網全方位的智能平臺服務。

  總之,百度依託算法、計算能力和數據構成的護城河,在人工智慧基礎能力層面持續不斷創新,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驅動了百度內部多個產品的進化和升級。更重要的一點還在於,百度將人工智慧與無人駕駛的結合,撬動了一個百億乃至千億美元的市場。百度當前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布局,未來三到五年,或將成為左右中國乃至世界網際網路的重要變量。

  頭狼背後有狼群

  除了百度,《紐約時報》還對中國企業整體在人工智慧商業化領域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美國人清楚的看到,作為群像代表的百度背後,是蓄勢待發的中企「狼群」。

  目前,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BAT)均是人工智慧市場的引領者。以阿里巴巴為例。2015年7月,阿里推出虛擬人工智慧客服。據公司2016年10月報告,問題解決率已達到80%;2016年8月,推出綜合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套件雲ET,包括視頻、圖像和語音識別技術;2017年春節,阿里公開展示了機器人書寫春聯。騰訊也不遑多讓。2015年6月,騰訊為開發者開放了其面部識別技術,以及優圖科技的其他核心技術。同年8月,騰訊設立的智能計算和搜索實驗室,專注於四個方面:搜索、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和人工智慧。2015年9月,又上線中國第一個新聞報導機器人Dreamwriter。目前已經應用到體育等新聞的撰寫,其文風、邏輯幾乎完全與人類作者一樣。

  同時,數以百計的初創公司在網際網路+政策和資本的鼓勵支持下,也正大量投身到這一產業中。在人工智慧的各個細分市場及應用領域生根結果。這些領域包括:基本服務,如數據資源和計算平臺;硬體產品,如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智能服務,如智能客戶服務和商業智能;技術能力,如視覺識別和機器學習等。

  根據艾瑞諮詢(iResearch)的統計,目前,語音和視覺識別技術分別佔中國人工智慧市場的60%和12.5%。在中國,所有和人工智慧相關的公司中,71%專注於開發應用。其餘的公司專注算法,其中,55%的公司研究計算機視覺,13%研究自然語言處理,9%致力於基礎機器學習。iResearch預測,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將從2015年的12億元人民幣增長至91億元人民幣。2015年,約14億資本(年增長率76%)流入了中國的人工智慧市場。

  《紐約時報》稱,二戰後至今,在計算機和應用科學技術領域,美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全球技術力量的均衡正在逐漸發生變化,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這場革命中,中國力量正在崛起。可以說,無論是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時代,中國企業都曾被質疑有復刻美國的影子,但在人工智慧這個被視為未來競爭關鍵因素的技術領域,中國人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徑。

  體制優勢和力量

  中國人工智慧的突然爆發,《紐約時報》認為離不開體制的支持,因為「中國領導人正越來越多的思考如何確保自己在下一個科技浪潮中具有競爭力」。

  對於這一點,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智能信息處理開放實驗室研究員史忠植表示,早在上世紀我國開始「863計劃」時,就已經包括了人工智慧領域的方向。

  「智能計算機系統」項目的任務,就是在充分發掘現有計算機潛力的基礎上,分析現有計算機在應用中的缺陷和瓶頸,用人工智慧技術克服這些問題,建立起更為和諧的人機環境。史忠植說。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中國成功縮短了人工智慧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和人才基礎。據報導,根據提及「深度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的被引用期刊論文數量,201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去年10月,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白宮報告有多個腳註提到,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學者。

  近年來,在大力推動「網際網路+」戰略的基礎上,中國政府專門針對人工智慧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6年5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和其他相關政府機構發布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指出了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六大保障措施,包括資金支持、標準體系、智慧財產權保護、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和組織實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中國的人工智慧基礎資源與創新平臺、產業體系、創新服務體系、標準化體系應基本建立。發改委期望中國人工智慧產業整體與國際同步,其中系統級別的人工智慧技術和應用,要位於市場領先位置。

  耐心比速度重要

  幾十年的跟隨和模仿後,中國終於積累出今天崛起的充足實力,在人工智慧、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與西方站到同一起跑線上。但與走過百年工業化的後者相比,中國的人工智慧必然有著多方面的不足。

  史忠植就指出,我國人工智慧的科研存在課題比較分散,應用項目偏多、基礎研究比例略少、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需求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受研究經費的限制,很多課題既沒有取得理論上的突破,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應用價值。他建議今後基礎研究的比例應該適當提高,同時人工智慧研究一定要與應用需求相結合。

  另一方面的差距還在於方向。艾瑞諮詢的報告指出,就全球趨勢來看,目前歐美國家逐漸開始把重心轉移到醫療健康領域,而相對於發達國家醫療健康領域的科技成熟度而言,中國目前還有一段比較明顯的距離。此外,投資規模和理念上,中國也存在需要補足之處。數據顯示,在全球人工智慧企業融資規模的分布上,美中英三國融資規模為全球最大,但三者間的規模目前仍存在較大差距,美國是英國的21.9倍,中國的6.96倍。

  而在投資理念和意圖上,人工智慧學會主席本·格策爾此前的一番話很有代表性。在他看來,美國的風投真的會投一些看上去有前景的技術創新,但中國的風投非常在意能否很快賺到錢,對技術創新似乎並不怎麼感興趣。比如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上,百度都有相關研究,但並沒有如谷歌那樣率先推出AlphaGo。因為這需要企業聚集、投入大量資源,以及最重要的耐心去完成。

  「百度的工程師和研發者都很聰明,之所以沒有做出AlphaGo,是因為做這樣的事看上去賺不到錢。谷歌願意投入,所以就能做出很酷的東西。」

(責編:魏豔、趙竹青)

相關焦點

  • 科技改變生活,小米人工智慧,從全方位為改變你的生活
    科技改變生活,小米人工智慧,從全方位為改變你的生活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人工智慧逐步走進千家萬戶,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其中不乏多項超你想像的功能,來給你的家提供全新的科技感。隨著人工智慧狗擊敗韓國圍棋高手,這才平地一聲雷人們如夢方醒,開始意識到人工智慧帶來的改變。這是人工智慧第一次響徹全世界,也是第一次廣泛地走進我們耳朵裡。人們才開始逐漸習慣這種和機器人"互動"的感覺,它甚至能幫你辦到你想辦的任何事情。
  • 科技改變教育,人工智慧讓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
    近些年,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內興起,隨著技術的發展、政府的重視,人工智慧迅速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人工智慧不斷在各行各業進行創新和改造,教育行業就是其中一個。  中國基礎教育有著數億學生群體數量,想要滿足如此大群體的教育需求,技術是關鍵,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雖積弊已久,卻始終沒能顛覆和改變。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與改變
    人工智慧通過技術來改變社會生產力,進而再改變生產關係,再改變社會結構和社會組成,從而完成對商業和社會的改變。一,人工智慧改變社會生產力的社會生產力由勞動力,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有機組成。人工智慧就是通過對社會生產力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行改變和創新,來提高社會生產力的。
  • 人工智慧改變了我們的什麼?
    我們在網上經常看到人工智慧多麼牛,它已經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出來的產品也有很多,比如圍棋高手AlphaGo,小愛音響,天貓精靈,為城市服務的天曜、天鷹、天機。先科普一下啥叫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
  • 譯想論壇⑤ 丨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
    本次推送的是第五場活動「譯論五丨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的現場內容報導。「譯論五丨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現場。科幻作家寶樹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在機器翻譯已經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那麼,人工智慧在翻譯領域有什麼突破?它對我們的社會有怎樣的影響?5月14日,在由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甲骨文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譯想論壇的譯論五上,寶樹、劉剛與劉勁松就「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翻譯」這一議題展開了探討。
  • 人工智慧也來看面相 高科技還是「黑」科技?
    都說如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事實也的確如此,以前看臉,多半是一些「外貌協會」的人看人家長得好不好看,現在可不一樣了,不僅人與人之間會互相看臉,連手機也要「看臉」,雖然它不是要你長得好看,但你如果遮住了臉,那它一定不會給你好看的。
  • 「黑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剛落幕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各場論壇的觀點對撞,從不同側面勾勒了未來智能世界的面貌。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人工智慧無疑是最熱門的領域。不少參會的業內人士認為,在算法優化、網絡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等有利條件助推下,人工智慧將迎來第三次爆發,「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場景已在烏鎮上演。
  • 科技改變教育:疫情期間實現了停課不停學
    ,是科技改變了教育,從而改變了命運。科技應用於農業,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不僅將農民的雙手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還實現了農業的集體化精耕細作。科技應用於工業,讓工業發展進入一個又一個飛躍,讓國家的工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但是,科技應用於教育,改變的是全人類,全民族的命運。
  • 財務金融服務產業被人工智慧做出了什麼改變
    打開APP 財務金融服務產業被人工智慧做出了什麼改變 Kyle 發表於 2020-01-15 15:29:38 數字科技成為破壞商業模式的驅動力。
  • 石頭科技與杜邦公司合作 深化人工智慧
    通過石頭科技在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和其他清潔電器領域的專業經驗,再加上杜邦科技在材料技術和創新開發方面的積累,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人工智慧、新型材料、雲服務和多元場景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以便滿足用戶對品質服務的需求。
  • 人工智慧何以改變教育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研究方向,霍普克羅夫特教授介紹了機器學習在人工智慧中的應用原理、意義和實踐,並就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做了深入解析。「智能時代」真的要來臨了?或許還需要40年才能取得突破霍普克羅夫特教授回顧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並指出,信息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社會,如同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一樣,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它會減少人力的投入並創造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未來假設只有25%的人需要工作,如何鼓勵其他人參與到更有價值的活動中去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
  • 人工智慧在雪梨科技大學的發展
    自從2017年阿爾法狗大戰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的這場「人機大戰」開始,人工智慧一次真正進入了普通大眾的視野,直到這一天起我們才意識到機器的智慧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乃至各行各業融入人工智慧算法後得到了飛速發展。到今天「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了發達科技的代名詞。
  • Coursera是如何改變學習的? 人工智慧催生在線教育又一風口
    Coursera是如何改變學習的?Coursera作為破局者帶來了一個在線教育2.0時代。如今,在線教育3.0版即將橫空出世,推動這次變革的力量仍然是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Coursera進入中國市場取得巨大成功科技對在線學習的改變首先體現在內容上。
  • 人工智慧、機器人「新工科」怎麼教?優必選科技給出了一個樣本!
    除了常見的信息化校園、智慧校園建設及教學互動設備等系列產品,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教育內容的展示,以及眾多來自高校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學院和學科的專業觀眾。       堂博士在博覽會,還發現了優必選科技的身影,這家業內知名的企業也在此次博覽會上展出了人工智慧&機器人高校教育解決方案,內容覆蓋了前沿技術研究、實驗實訓教學、行業落地及生態鏈搭建等。
  • 人工智慧改變英語學習
    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Google公司的AlphaGo戰勝了人類現今所有的圍棋高手,高盛公司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交易員人數,從最高峰時期的600人,下降到了2人。微軟最近推出了「小娜」「小冰」軟體應用。
  • 人工智慧正在如何改變世界:BBC 總結 AI 的 A 到 Z
    科技評論按:如今,人工智慧已經不是一項虛無縹緲的實驗室科技,它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如下。A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從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早期開始,科學家們就一直致力於創造在思考、推理和學習能力方面能夠與人類相媲美的機器,即人工智慧。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正式開始 商湯科技湯曉鷗有話要說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正式開始 商湯科技湯曉鷗有話要說 商湯科技 發表於 2019-08-29 17:35:18 8月29日,為期三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下簡稱:WAIC 2019)在上海正式拉開帷幕
  • 澳門科技大學2021年「人工智慧」與「先進網絡」博士研究生開始招生
    澳門科技大學建校於2000年,發展迅速,已成為澳門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大學。 澳門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和「先進網絡」兩個博士課程現正在接受博士研究生報名申請,致力培養全面掌握人工智慧和先進網絡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綜合型高級人才: 「人工智慧」博士課程 課程簡介:「人工智慧」博士課程以「人工智慧原理」、「機器學習」和「學術專題項目」
  • 過去的時間人工智慧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過去的時間人工智慧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資本實驗室 發表於 2020-03-11 15:00:10 當前,我們的世界正在向「軟體+硬體」和「萬物互聯」的方向邁步前行
  • 那些被人工智慧改變的生活
    2019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人工智慧的話題仿佛正在被人遺忘在角落,大家開始談論的是5G,是物聯網,是遊戲和電商。圖1 2017年至今幾個關鍵技術的百度指數我們已經經歷了幾個人工智慧爆發的大型事件,之前所造成的影響力仿佛要被新的熱點所取代了,但是正像當年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剛剛開始興起大家的興起的時候,現在的雲計算已經真正的變成了基礎建設,像磚,沙子和水泥一樣影響著各種高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