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的發家史,李嘉誠的商業轉折點

2020-12-18 故人可期

每期一個財經小故事,本期我們的主人公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香港地鐵工程,長江實業實現彎道超車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鐵公司宣布,公開接受郵政總局原址發展權招標競投,這項工程,是當時香港開埠以來最為浩大的公共工程。各大地產商莫不垂涎欲滴。

參加競投的不乏香港各大財團,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香港置地,它的資金實力最為雄厚,是地產界最有希望摘得桂冠的財團。

但是在1977年4月5日,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長江實業擊敗了香港置地,一舉奪魁。究竟是一份怎樣的競標書,讓李嘉誠實現了彎道超車?

競標前,李嘉誠通過各種渠道獲知香港政府是以地皮的原價將這塊地產批給地鐵公司,讓其發展地產項目,以彌補地鐵興建費用的不足。但是,地鐵公司卻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地皮費用,而是希望通過一部分現金外加一部分地鐵公司的股票來完成交易,香港政府果斷回絕這種提議。

在獲知地鐵公司的艱難困境後,李嘉誠提出了由長江實業提供現金,其次在商廈建成後,產生的利益由地鐵公司和長江實業共享,長江實業佔49%,地鐵公司佔51%。

如此大的一筆現金,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也是無法滿足的,所以李嘉誠選擇了破釜沉舟,通過發行新股,集資1.1億港元,再加上銀行的2億貸款以及上年度的盈利,總計現金4億港元。正是這4億的現金支持以及豐厚的利潤分成,讓李嘉誠在與眾多財團的博弈中,實現彎道超車,也讓李嘉誠在地產界一鳴驚人。

幫助船王收購九龍倉,為以後獲取更大的利潤而退讓

九龍倉在當時擁有並控制了九龍尖沙咀繁華商業區的物業、葵湧以及荃灣的貨櫃碼頭運輸業和天星小輪、電車等公司。是當年英資的臺柱企業。

九龍倉的重要戰略地位讓李嘉誠下定決心吃下這塊大蛋糕。當時的他先採用分散的形式購入九龍倉的股票,到1978年9月,手頭上已經持有九龍倉18%的股票,與當時的英資怡和系財團相當。

與此同時,香港另一華資集團香港船王包玉剛也在爭奪九龍倉的控制權,在權衡了滙豐銀行和怡和財團之間的利弊之後,李嘉誠決定私下幫助包船王收購九龍倉,將自己已經掌握的9000萬股轉賣給包玉剛。

李嘉誠的這一退讓,讓包船王十分滿意,同時也讓背後的滙豐銀行頗為讚賞,這一舉動為以後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華資與英資的對壘,聯合對付香港置地

在當時,華資和英資佔據著香港的銀行業。英資旗下的怡和財團和香港置地,在九龍倉項目下的失利,讓英資開始警惕華資,香港置地和怡和財團兩家巨無霸公司為提高競爭力,通過互相持股對方四成股份的方式,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對抗華商資本。

1988年4月初,李嘉誠向公眾披露自己的長江實業持有置地股份,且股權已於怡和財團持股相當。當時的怡和財團和香港置地緊急商量對策,為防止李嘉誠收購香港置地,怡和策略宣布,由其旗下的文華東方按每股4.15的價格,發行10%的新股給怡和策略,使怡和對文華東方的持股比例增至41%,進行反收購策略。

同年5月4日,李嘉誠赴怡和大廈,提出以12元每股的價格收購香港置地。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第二天華資財團便宣布以12元每股的價格收購香港置地,1988年5月6日,怡和系宣布停牌,當天怡和策略宣布以每股8.95元,購入長江實業、新世界發展、恒基兆業以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從而使怡和所持置地股份增至33%,鞏固了怡和對置地的控制。

不過,由於不久後爆發股災,4大財團放棄了收購計劃,並承諾7年內不再收購,同時怡和以18億港元高價購回4大財團手中置地股份。

然而,李嘉誠對置地痴心不改。1997年8月,李嘉誠通過長實、和黃,購入置地3.06%股權(併購入怡和控股3.03%股權)。隨後,置地大漲22.35%,股價漲至3.12美元。

李嘉誠強調,增持怡和、置地股權,是善意收購的行動。不久,李嘉誠再度增持置地至4.02%,增持怡和控股至4.01%。該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到此次減持前。

李嘉誠1997年入股後,置地股價一度升至3.5美元高位,但金融風暴期間該股大跌,1998年2月曾跌至0.8美元。由於置地及長和一直沒有披露增持價格,因此難以評估李嘉誠是賺是賠。而根據新加坡上市公司監管規定,持股少於3%則無需公開披露買賣信息,也就是說,日後李嘉誠即便悉數拋空置地,也無需披露。

香港置地是李嘉誠從商以來,為數不多的敗績,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讓李嘉誠對香港置地這麼執著呢?我們不得而知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關注本作者,我們將第一時間為你們帶來財經趣聞,讀懂生活中的經濟學

相關焦點

  • 華人首富李嘉誠退休,發家史堪比勵志大片
    3月16日,不管是八卦雜誌還是海內外新聞網,都在報導一件事情,加拿大籍華人首富李嘉誠退休。看李嘉誠的發家史簡直就是一部勵志大片......1928年7月29日,李嘉誠出生在廣東潮州潮安縣北門街面線巷的一個教師家庭。5歲的時候,李嘉誠在父親的影響下,在觀海寺小學讀書。
  • 香港莊月明樓,李嘉誠紀念亡妻的最好方式
    說到李嘉誠,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上個世紀,李嘉誠選擇了經商。作為香港的頂級富豪,李嘉誠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雖然現如今李嘉誠已經退休,但是李嘉誠在商場上留下的傳奇經歷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說到李嘉誠,人們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作為白手起家的典範,李嘉誠蟬聯亞洲首富很多年。
  • 香港「新首富」誕生!他超李嘉誠登頂首富寶座,6歲就開始做生意
    一直以來香港的經濟發展都很好,香港市場在全球經濟中有著良好的影響,而香港的地方不是很大,所以香港的房地產確實是一塊寶地,香港地理位置優越,由於背靠大陸,商業非常發達。那麼自然通過房地產發家的富豪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華人首富李嘉誠,李嘉誠這麼多年來一直佔據著香港首富的位置,不過今年卻出現了一些變化。
  • 香港首富寶座易主,李嘉誠發生了什麼?
    資產的接連縮水,還讓李嘉誠丟掉了霸佔多年的香港首富寶座。 同意赫斯基能源與競爭對手合併 據中新經緯援引華爾街日報26日消息,Cenovus與赫斯基能源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併,交易價值為38億加元(約合29億美元)。
  • 首富割肉,不止王健林,李嘉誠也在海外賣賣賣
    事實上,首富割肉也不算什麼了,繼赫斯基能源放手止血之後,前香港首富李嘉誠又要「賣賣賣」了,長和集團擬將歐洲電訊資產出售。香港首富李嘉誠日薄西山,即便有餘暉,也是悲愴的光景。與王健林也一樣,另一個首富也在割肉,海外夢也是不那麼好做了。
  • 香港首富李嘉誠到底是英國人,還是加拿大人,還是中國人呢?
    不過有一些富豪的身份,卻總是讓人搞不清楚,比如說前中國首富陳天橋。事實陳天橋雖然去新加坡居住多年,但是他依然保留著中國國籍,並沒有移民新加坡,所以他只能算是僑居新加坡。不過一些富豪雖然在中國生活跟做生意,但是卻早就入籍外國了,比如說潘石屹的妻子張欣。還有一個富豪也十分有爭議,這個人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
  • 香港首富易主:此人財富超過李嘉誠,身價高達2400億
    香港首富易主:此人財富超過李嘉誠,身價高達2400億推薦語:說到我國的香港知名富豪,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此前分割香港「半壁江山」的神秘四大家族,他們分別是李嘉誠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勝家族、鄭裕彤家族。但如今「廉頗老矣」,老一輩的企業家已經成為歷史,江山代有人才出,曾經穩坐香港第一富豪的李嘉誠今天終於被超越了。隨著《2020胡潤百富榜》的發布,香港新舊首富再度交替。該榜單顯示,順豐創始人王衛近年來財富漲幅高達118%,並以2400億元位列榜單第4位。
  • 華人首富李嘉誠,究竟是如何「發家」的?
    眾所周知李嘉誠是華人首富,身家資產成謎,但是有人知道李嘉誠是如何發家的嗎?從一個窮小子,到香港首富乃至華人首富,李嘉誠這一輩子,最關鍵的一次「戰役」就是拿下和記黃埔!
  • 他曾被稱為鐘錶大王,開創香港的鐘表帝國,李嘉誠迎娶他的女兒
    提起香港,很多人都會想起很多富豪,不錯,在這個狹小的地方,可謂是寸土寸金,而且成就了很多富豪。他們涉及各種行業,要說出現富豪最多的行業還是房地產行業,其中前亞洲首富李嘉誠知名度最大,我們也經常聽到李嘉誠的一些事跡。
  • 李嘉誠到底隱藏了多少財富?他曾親口承認,2010年就已是世界首富
    李嘉誠到底隱藏了多少財富?他曾親口承認,2010年就已是世界首富 對於富豪們來說,如何將自己巨額的財富傳承下去,似乎成為了一件難事。縱觀我國商界歷史,很多富豪家族都沒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這個魔咒,甚至不少富豪家族在傳承到第二代時,就出現了「問題」。
  • 香港的李姓富豪,不只李嘉誠一個 | 艾問人物
    1978年,李嘉誠作為香港的企業家代表,與鄧公進行了會面。那是改革開放的前夕,也是內地將要與香港進行更多商業往來的預警。此後,無論是李嘉誠還是李兆基,都愈來愈一發不可收拾,那幾十年,正是他們最輝煌的時代。
  •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有多大?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首富李嘉誠旗下有兩家龍頭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和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的大型綜合企業
  • 六度信用談誠信:華人首富李嘉誠到底有多講誠信!
    為了表達歉意,今天六度君就為大家端上一碗騰騰的雞湯:帶大家看一看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到底有多講誠信!早年清貧,堅守誠信發家李嘉誠,廣東潮汕人,是香港開埠後的第三任首富。早年李嘉誠一家為躲避戰亂逃到了香港,因父親重病也經歷過一段十分清貧的日子,後來在一家五金製造廠及塑膠袋製造公司當推銷員,由此開啟了李嘉誠的職業經商生涯。李嘉誠在創業初期的資金十分有限,甚至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了。
  • 馬雲、馬化騰、王健林三位中國首富,真的是白手起家嗎?當然不是
    然而,也有很多被大家以為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實際上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比如中國首富馬雲。馬雲的父親叫馬來法,浙江杭州人,是浙江曲藝美術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在藝術界享有一定聲譽。所以,馬雲的家境還是很富裕的。因而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學習英語的機會,可以在網際網路在中國還不發達的時候就了解網際網路。
  • 虧損1400億,亞洲首富李嘉誠踩雷
    來源:價值線、券商中國、中國證券報、環球時報、中國基金報等這年頭,不踩雷都不能算成功人士,前有地球首富巴菲特踩雷卡夫亨氏,一夜損失90億美元。今有亞洲首富李嘉誠持股一家加拿大能源公司損失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408.66億)。
  • 王建林以1億美元險勝李嘉誠 膺《福布斯》華人首富
    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最新公布2017年的全球富豪榜,內地萬達集團創辦人王建林,以全球排名18位的313億美元身家,繼續當選華人首富,而香港首富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則僅以1億美元之差,落後王建林排名第19位。
  • 華人首富李嘉誠八字分析
    ,下面就通過李嘉誠的婚姻,事業及家庭亡故等與八字的契合度說明此八字的準確性。 一,結婚時間「1963年,34歲的李嘉誠,與年近30的莊月明小姐結為連理。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成為香港華人社會的美談。」——《李嘉誠全傳》分析成婚的標誌在命理學上有很多,在這裡不多言。現在分析一下李嘉誠的結婚時間符合不符合這個八字。
  • 首富們儲備了多少現金?李嘉誠千億在手,而他則囤下了3500億!
    因此,國內的首富們往往會為企業儲備不少的現金。那麼,首富們儲備了多少現金呢?縱觀多個行業,房地產行業尤為看中現金儲備,而作為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集團,在儲備現金方面可謂底氣十足。在疫情危機之下,二代掌門人李澤鉅曾這樣表示:「財務仍穩健,集團見慣風浪,亦在風浪中成長」。
  • 亞洲首富李嘉誠欲購意甲球會拿玻裡
    中國日報網9月6日電(信蓮) 俄羅斯之聲援引馬來西亞光華日報電子新聞網報導,據義大利媒體《ultimecalcionapoli》披露,華人首富李嘉誠有意從拿玻裡老闆德勞倫蒂斯的手中購買意甲球會拿玻裡。德勞倫蒂斯將前往中國與李嘉誠進行會談。此前,李嘉誠曾向莫拉蒂問價購買國際米蘭失敗。
  • 朱李月華:香港女首富,父親是賭王好友,李嘉誠兒子也得退讓三分
    然而,香港女富豪朱李月華,卻用實際行動為大家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現實故事。她年紀輕輕便身價多達700多億,經濟低潮期,公司損失500億卻始終面色從容,連房地產大亨李嘉誠的兒子也對其謙讓有加,是香港地區首屈一指的女中豪傑。出生優渥度過美好童年她叫朱李月華,祖籍廣東東莞,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