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蓆一「保健」身價倍增
消保委:保健涼蓆賣概念,消費需謹慎
悶熱難熬的黃梅天,馬大嫂們忙著把棉花墊被換成蓆子。杭城賣場裡的涼蓆又迎來了銷售高峰。記者注意到,今年涼蓆市場上,各式廠家紛紛開打「保健牌」,一些號稱可以治療頸椎病、改善睡眠、保健美容等的涼蓆、涼枕頭粉墨登場。
杭州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涼蓆、涼枕頭披上了「保健」的外衣,身價高不說,其功效還得打個問號。
名字花樣百出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以前買涼蓆,最多不過竹蓆、草蓆,加上後來流行的牛皮席,現在式樣多了,連什麼材質都看不太懂。」昨天,杭州的張師傅陪家人到超市,想給老媽媽買張涼蓆度夏,可挑了半天還是沒選好。他忍不住抱怨起來,挑個涼蓆,就像霧裡看花一樣。被廠商這麼改頭換面還以為是什麼新材質,其實直接說是竹蓆、藤蓆就好了。
在杭州建國路上的樂購超市河濱店涼蓆銷售區,記者看到了「御藤蓆」、「竹纖維席」、「鏡面席」等多種涼蓆名稱。不過,仔細辨認發現,號稱「鏡面席」的材質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就是竹纖維製作而成。
而在一些網店裡,記者還看到有冰麻席、水磨碳化席、亞麻席等。商家宣稱冰麻席可以能使人體實感溫度下降4-8℃,而這種冰麻席其實也就是藤蓆。另外一種水磨碳化席,產品說明上標明材質就是竹子。
記者注意到,這些新式涼蓆身價普遍不便宜,雙人涼蓆售價普遍在百元以上,多數集中在200元—3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