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都看透,怎會不「江湖」? 2004年05月12日16:35:40 網易娛樂 歡樂城市周刊 宋子文 |
香港年輕導演黃精甫原本是拍獨立電影出身,這一次藉助《江湖》上位,想必也是全盤託了曾志偉的「洪福」,是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奢望。但是命運周遭、千般際遇,隨著電影《江湖》的火爆上映,原本岌岌無名的新秀黃精甫卻一轉眼成了兩岸三地媒體眼中的紅人,訪問通告無數,搞得他自己也是措手不及、一頭霧水。或許這就應了那句老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想真正的踏進電影圈這個大「江湖」,時間與精力的犧牲就是在所難免的代價。 2004年五月初,已經被媒體追打得焦頭爛額的黃精甫給了這個小小的面子,接受了我的訪問,但是卻也給予了一個小小的請求,那就是不提那些捕風捉影的八卦閒事,只談現在這尚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電影《江湖》。 不是第一部電影,卻是第一次緊張 問:《江湖》如今在香港上映,好像並沒有預期中那麼火爆。 黃精甫:這個事先已有料到,但是一切還都不錯,還沒有偏離計劃中很遠。以前以為會有一段時間的冷場,但是目前還好,除了反映比較強烈評價分歧很大之外,並沒有直接影響到票房的勢頭。這一點恰恰是我自己最值得安慰的。 問:看起來這段時間你很緊張。 黃精甫:由於是第一次嗎!當然會緊張它的成績如何、反響如何了。以往說不緊張,往往都是給自己打氣,減輕一份壓力,但是今時卻不同,作品好與壞都要全盤交出去給大家評判,觀眾們第一次看到你的電影,更會初度認清你這個人,好與壞都決定了他們是否會在以後繼續選擇你。這對電影人是個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新人。 問:這應該不是你第一部電影,怎麼還會是第一次呢? 黃精甫:的確不是第一部,想必你去年也有看過《福伯》,因為那些還都是個人電影,自己隨心所欲的發揮,不會過多的去考慮作品出來是不是會有市場,實驗性質要大得多。但是《江湖》卻不同了,這是我第一次拍攝大銀幕電影,卡士大到你從前想都不敢想,後面有投資方,身邊有眾多江湖前輩,手底下還有許許多多的大牌演員,你說怎麼能不緊張。拍攝的時候我會找辦法給自己減壓,但是完成了工作以後卻更加要小心,因為你是新人,所以大家都會對你有更高的要求,要是一不小心失手,會被人家踩很多年,甚至是一輩子。尤其是現在香港電影環境不好,新人很難做事,如果稍有差遲,那很有可能就會無法繼續吃這碗飯,漸漸淡出這個圈子。 問:影片在香港的口碑似乎並不是很好。 黃精甫:這個目前我還沒有時間看,還有許多海外發行的事情要忙,許多前期的宣傳工作都還沒有做,很難注意到這些觀影后的評價。 問:這種現象事先有沒有估計到。 黃精甫:是的,這個現象事先我們也有想到過,因為影片的調子很黑色,故事的實驗性很強,這一點在香港就很難討好觀眾。香港人看電影一般都會選擇一些故事比較簡單明了,看起來不太需要思考的電影,很難接受這種沉重壓抑的風格。這一點是有歷史因素決定的,我們一時間還沒有能力去改變。 《江湖》其實並不難懂,只要你用了心! 問:有影迷說《江湖》這部戲很難懂,有許多地方讓人無法理解。 黃精甫:我身邊也有人跟我提到過這個問題,我都有注意過,但是我覺得有這樣的效果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這原本就是一部有智商的電影,需要人們去理解,而並不是只注意到它有什麼樣的情節,而是要去注意到它的內核。 問:爭議的一部分在陳冠希與餘文樂是不是年輕時期的左手與洪仁就。 黃精甫:是!也或者不是! 問:為什麼要這麼講? 黃精甫:故事的原旨就是在平行表現他們的兩個時代,其實主人公也就只有兩人,兩個時代的「江湖」是不一樣的,很多東西都有了改變,變化最大的就是人心,這種改變就是整個結局的真正原因。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同一段時間的兩件事,兩種不同的群體,一種是高高在上的兄弟情義,一種是掙扎在最底層的兄弟情義,兩種情義的付出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產生,一種是生、而另一種就是死。 問:這樣反而簡單起來了。 黃精甫:劉德華與張學友的戲,也可以說就是陳冠希與餘文樂的未來,事實上可以說與之前的那段戲是在講述同一個道理,那就是輪迴,一種很宿命的東西,要知道這種事情每一天都在這個顯得很小的「江湖」上演出,並不是意外,既然選擇了,就要付出代價,很簡單,不是生、就是死啦! 問:影片最後衝出來的刀手究竟是誰派來的。 黃精甫:這也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原因是我們也並不想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邏輯和想像,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因果,那你其實就已經猜對了全部。其實你可以把他們看成是另外的幾位老大安排的人馬,也可以看成是左手的人,你可能應該注意到,事實上殺出的刀手也不是同一票人馬,但是目的卻都一樣,就是幹掉老大而已。仰或是一些不相干的人,只想藉機殺掉老大上位呢?這些都有可能,謎底越多,就代表大家都在用心看,這事實上就是我們需要的效果,但是顯然這些猜測很不必要。 問:為什麼說它不必要? 黃精甫:結局只是講他們兩人在「江湖」規律中死亡而已,並不是要講懸疑,這不是希區科克的推理小說,只是在講人心險惡的「江湖」。洪先生決定洗底,事實上就是製造了一個口碑讓他背叛他所在的這個圈子,他的手下殺他,是出於自危的心理,而其他人要幹掉他,也是想藉機上位稱亂撈取些好處。事實上左手一直都是在維護洪先生,這一點在結局中更有體現,左手讓洪先生離開香港是想自己扛下所有事情,只要洗底就會天下大亂,這是明擺著的事情,但是左手的對白中也在透露著一個訊息,那就是如果不洗底,那麼一切麻煩都會迎刃而解,天下太平、風平浪靜。 爭議話題,暴力、剪輯、「人狗交」! 問:和事先想像的不太一樣,影片的暴力場面並不是很驚人。 黃精甫:這個是有原因的,以前是要在內地發行,以便順利通過電檢,所以就改掉了一部分戲,同時也刪減了一些暴力鏡頭。但是在香港也是一樣,為了避免影片被拉到三級,所以也做了一部分修繕,也N掉了一部分暴力場面。剩下的部分在後期處理上又做了一定的手腳,儘量把它包裝得很美,商業嗎!往往都是這樣子的,需要太多的事後加工,作許多手腳。 問:都剪掉了哪些部分? 黃精甫:我想目前這個問題我還沒有辦法透露,但是我保證,這些部分遲早還會如實的讓大家看到。 問:為什麼會遭遇到這麼多的麻煩。 黃精甫:這些麻煩是我事先很少去想的,但是你又必須得面對,這就是新人的尷尬。當然以後就會自然得多了,這一點我更要感謝志偉哥給我這個機會,相信有了這樣的第一次作經驗,以後做事會考慮得更多更全面一些。 問:在片中我們沒有看到事先透露出來的那場「人狗交」的戲。 黃精甫:剛才也有說到,這個完全是後期的原因,因為要保證影片的最終評定,也不得不作出一些很無奈的讓步。影片故事中陳冠希被社團追打,最後被迫與母狗相交,因為我以前也從未拍過這樣的戲,沒有經驗,但是最後還是堅持拍完了。影片需要一些這樣的黑色元素,影片偏鋒一點並不是什麼「大不幃」,就像是繩子,如果沒有破口,它怎也不會斷。人的忍耐力,是很強的,如果不去到那個(極端)位置,就沒有變化。尤其是作為電影,戲劇性更強,比現實一切來得更深更激,這樣才有現實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環境還沒有看得這麼徹底,如果這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可能大家會合理接受,但是如果這是一部香港電影,那就不一樣了,一定會有各種手段把你的刺削平除盡。 無法追求完美! 問:如今看起來,你覺得這部《江湖》算不算是成功。 黃精甫:很難講,因為你也知道,目前在圈中面臨的壓力很大,遇到的情況也都很複雜,要做到真正的完美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更何況是一個新人。這部《江湖》事實上我給了它很高的期望,但是卻也無法彌補一些遺憾。 問:遺憾在哪裡? 黃精甫:遺憾是在後期處理上,因為時間較短,而且需要考慮得線索也比較複雜,所以就沒有做到真正的精煉。有人對我說影片稍欠張力,兩線故事發展聯繫不好,在交差剪接時有不順滑的感覺。這些我自己也有體會,但是現實一點說,目前能夠做到這樣真的已經是盡力而為。 問:如果有機會,你還會重新搞一部這樣的江湖片嗎? 黃精甫:我想應該不會,這樣的經歷事實上一次也就足夠了。現在對於我來講,需要的是總結經驗,做好自己的功課,現在這個《江湖》僅只是開始而已,拼的只是火候,而以後卻不一樣,那時候大家講求的全部是實力,容不得有半點水分。 後記: 劍走偏鋒!黃精甫自言從小開始,已經滿腦子這種思想。曾志偉形容片中陳冠希的角色,很像年輕時代的黃精甫。而這一點黃精甫自己也不予否認,他自言小時候很反叛,天生就不是讀書的好材料,整日裡只想著要拍戲。由於母親是粵劇演員,他小時候在粵劇舞臺下成長,那時候父親只給他紙和筆當玩具,他就一筆一划地在紙上胡亂塗抹,一張又一張,漸漸地,看人生的周遭、際遇的發展,也像是一幅幅即將上演的分鏡頭腳本一般,成了被實現了的兒時童話。 |